中國有句古話,“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這句話雖簡短卻精辟地揭示了一個人在社會上生存、發展、成功的秘訣。
也就是說,一個人要想改變自己的命運,要想取得事業的成功,除了自己要努力奮鬥,還需要有足夠的人脈支持,即一定要有貴人相助。
人生大贏家的成功秘籍
“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動地球。”這是阿基米德的一句名言。幾千年來,人們借助形形色色的支點,事半功倍地完成了許多使命,甚至達到了憑借自身力量無法達到的高度,以種種形式證明著阿基米德的話。人沒有翅膀,卻能在天空中翱翔;人憑借雙腳不可能跨山越洋,卻能借助先進的交通工具在五大洲自由旅行;人沒有足夠的精力,卻能借助計算機在瞬間完成人工終身也完不成的計算……人們之所以能完成這些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使命,是因為人們找到了一個個足以撬動這些使命的支點。
非但在自然科學領域,在社會生活領域,人們也借助一個個支點,在日常工作、生活、事業中大顯身手。世界上任何一個普通人,如果找到一種可以憑借的力量,找到一個支點,都可以成為令人矚目的傑出人士。這不是白日囈語,而是一個事實,因為在每一個普通人的生命中,都有一個這樣的支點,那就是貴人。
中國有句古話,“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這句話雖簡短卻精辟地揭示了一個人在社會上生存、發展、成功的秘訣。也就是說,一個人要想改變自己的命運,要想取得事業的成功,除了自己要努力奮鬥,還需要有足夠的人脈支持,即一定要有貴人相助。
人是社會性動物,一切活動都離不開社會,人的成功隻能來自於他所處的人群以及所在的社會。所以,如果一個人能夠在社會上遊刃有餘,八麵玲瓏,能取得更多人的支持和幫助,就可以為自己的人生開拓寬廣的道路。反之,如果一味孤軍奮戰,或者處處樹敵,就算能力再強,也會寸步難行,處處碰壁。
從某種意義上講,一個人能取得多大的成就,就要看是否有貴人肯對他出手相助,幫助他的人越多,他所能取得的成就也就越大。我們經常看到有人身負曠世才華,卻步履維艱,四顧茫然;有人資質平平,卻能要風得風,要雨得雨,最終幹出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業。造成這兩種際遇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後者擁有良好的人脈關係,總是能得到貴人的扶持和幫助。
一個人的成功,確實不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整個人生旅途中,有許許多多外在因素會左右你的發展方向和進程,貴人就是這些外因中最重要的一種。有了貴人相助,成功就會變得相對簡單。近現代相聲藝術承前啟後的關鍵人物、新相聲的代表、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馬季先生,在相聲事業上就得益於眾多貴人的幫助,最終成為一代宗師。
馬季先生出生在一個極為普通的家庭,家境很是一般,上小學時甚至還賣過冰核以補貼家用,後因家貧無法繼續學業,馬季進入上海一家紡織廠當學徒,解放後回到北京新華書店工作。在新華書店工作期間,每逢周末工會組織的聯歡活動,酷愛文藝的馬季都是積極分子,不是唱京劇就是模擬醜角表演。
1955年,馬季參加了劉寶瑞、郭全寶親自授課的工人業餘藝術團,得到二人真傳並受到二人的欣賞。1956年,全國職工業餘曲藝彙演在北京舉辦,22歲的馬季在這次彙演中展示出了自己在相聲表演上的天賦。
彙演結束後,表現優異的馬季遭到幾家文藝團體的爭搶。當時,馬季並不想當專業相聲演員,而更想去搞電影,所以,煤礦文工團在馬季爭奪戰中占有先手,但最終卻被大師雲集的中國廣播說唱團奪愛。因為中國廣播說唱團派出幾位德高望重的老藝術家找到馬季,並跟馬季進行了推心置腹地談話,先是劉寶瑞老師,他說:“你小子說相聲有出息,演電影出息不了,你專業幹相聲吧,肯定有前途,我教你。”後來,侯寶林老先生又找到他問:“認識我嗎?”馬季回答道:“我認識您,可我不敢跟您說話。”侯寶林對他說:“你學相聲吧,我教給你。”最後,中國廣播說唱團的領導也找到馬季,明確告訴他:“為什麼要你來?就是要你去發展新相聲,不是靠你去說傳統相聲。”
這些重量級的人物,以及他們說的這些話終於使馬季鐵下心來進入了相聲界。
進入中國廣播說唱團以後,馬季的相聲才華很快就顯露出來,兩三個月後,就因《王金龍與祝英台》、《打電話》等作品在全國叫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