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比如,媽媽在廚房裏煮了一鍋湯,叫你過來端湯。看到你半天不過來的時候,就會很生氣地說:“叫你幹點活,沒有聽見啊?你是沒有手,還是沒有腳,還是耳朵聾了?”你進了廚房,不知道要端哪一碗的時候,可能媽媽還會罵你:“你眼睛又不是瞎了?”很多人,尤其是我們這一代人,就是在這樣委屈的環境下長大的。我們的父母雖然希望我們好,但是不懂得如何教育我們,總是用負麵的方法來教導我們。讓我們好好讀書的時候,往往會說“不好好讀書,將來就種地”或者說“不好好讀書,將來就去當女工”之類的話,這使我們在做任何事的時候,都好像是被威脅著才去做的,而不是自己積極努力地想去做。
第二個催眠師是形形色色誇大其詞的廣告。看到電視廣告說某個產品多麼神奇的時候,可能大家都會去買。其實等我們買回來以後才發現,這種產品並沒有電視廣告裏說得那麼神奇,然後所有的希望都變成了失望,對自己也造成了負麵的影響。
第三個催眠師是我們的老師。以前的老師教育我們的時候經常采用負麵的方法,什麼考不好就把家長叫來怎麼怎麼,或者把你們拉到操場上去跑50圈,等等,這類話好像都是在威脅我們。
在種種負麵教育下,很多人就變得非常沒有自信,說話也很沒有底氣,總是不相信自己。我們初中剛入校的時候,學校要做智力測驗。智商測出來以後,一到五十名都在一年一班,五十一到一百名,都在一年二班,以此類推。每個學生走在路上不用說話,智商就寫在臉上。我們都有學籍號碼,’這個學生從對麵走過來,抬頭挺胸把胸部的號碼牌露出來給你看,上麵寫著學籍號碼10101,是一年一班l號,他肯定就是全校智商最高的。你再看另外一邊走過來一個學生,低垂著頭,盡量用手臂擋著學籍號碼牌,上麵寫著10245,是一年二班45號,不用說,他的智商肯定不高。他肯定會覺得自己在最差的班級裏麵,因而非常沒有自信。
第四個催眠師是我們周遭的朋友。你的朋友通常希望你好還是不好,這是很難說的。比如你和一個朋友一樣是大學本科畢業,進入了同一家公司工作。幾個月以後,你的職位提升了,可是他沒有提升,這對他來說就是一個巨大的壓力。因此,在他的潛意識當中,就希望你的工作業績比較平淡,也不要提升,一直都在原來的位置上停滯不前。
最後一個催眠師就是我們自己。其實我們對自己有時候也有很多負麵的影響。假設你去拜訪一個很有地位的人,你拜訪了18次人家都沒有理你,第19次你再站在他家門前時,你的自信是非常低的,影響你的大部分都是負麵的思維。你的心裏一定在想,今天肯定還是會被拒絕的。如果有這種心態的話,當你進去就算真的見到了要見的人,人家打一個噴嚏也會讓你膽戰心驚,因為你太沒有自信了。可能本來可以成交的談話,最後你都會搞砸。如果你站在門口,在心裏對自己高喊:“反正前麵都失敗18次了,還怕這一次嗎?行動就是力量,我這次要像第一次來一樣,隻要我努力,就一定能談成這次生意,一定能!”當你這樣想的時候,可能結果就和你很沒有自信的時候想的完全不一樣。
晚上下班回來,我們一般都會覺得非常累,上床睡覺之前你告訴自己一句話:“這一天過得真是不值得。”就這樣一句話,重複好幾遍,然後睡覺。等你第二天早晨醒來以後,你會發現,今天的生活很不值得,而且你說話的方式、走路的姿態,所有的狀態都會變得非常不好。因為人的潛意識24小時都不休息。現在我建議大家做一件事情。準備一個CD或者MP3,存放一些音樂,最好是沒有歌詞的,也沒有鳥蟲鳴叫的聲音、下雨的聲音或者流水的聲音,就是純粹的音樂背景。下班以後回來,把音樂和錄音設備打開,然後做三件事:第一,寫下自己想要成為的人。比如,我想成為一個有自信的人,我想成為一個很熱情的人,我想成為生活積極的人,諸如此類,寫10個句子。第二,開始錄音,把音樂打開,聲音調低一點,音樂響起3分鍾以後,慢慢地念自己剛才寫的內容。重複錄幾遍,你就有了一個自我確認的錄音。第三,睡覺之前,昕一聽這個錄音。到了第二天,你會發現,自己真的是一個很積極、很熱情的人。
研究顯示,一個人在睡覺的時候,潛意識還在運作,所以聽到的東西仍然能夠對你的意誌起作用。所以,當我們白天聽了很多負麵的聲音以後,晚上就有意地給自己聽一些正麵的聲音,進行一下自我確認,讓自己更有信心。或者早上剛起床的10分鍾,聽一下自己的錄音,也會起到鼓勵自己的作用。
為了讓大家了解什麼是潛意識、什麼是表意識、我舉個例子。在巴西,有一棟兩層樓的房子著火了,火一直燒到二樓。有一個媽媽抱著自己的孩子站在二樓的陽台上,下麵有很多圍觀的人。圍觀的人跟這位媽媽說:“跳啊,趕快跳啊!”這個媽媽說:“我抱著孩子怎麼跳啊?”下麵的人說:“你把孩子丟下來,你再跳。”媽媽說:“我丟下去,你們能接得到嗎?”人們都啞口無言,沒有人敢說自己能接得住。情況越來越危急,眼看母子倆就要被火燒到了,這時候,圍觀的人群中出現了一個人,是巴西國家足球隊的守門員。如果這個人都接不到,恐怕沒有人能接到了。這個守門員就在下麵喊:“你把孩子扔下來吧,我能接住。”孩子的媽媽一看很高興,她相信這個守門員一定能接得住,就把孩子扔了下去。當這個守門員把孩子接到手以後,閉著眼睛倒在地上。請問,這個守門員接球的時候是用表意識接球,還是用潛意識接球?大家一看,既然孩子真的接住了,就趕緊誇讚幾句吧。可是沒有想到,這個守門員迅速站起來,一腳又把孩子踢出去了。這回大家都知道了,這個守門員接孩子的時候,是靠潛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