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在寒暄語中,加入自己的意見。
寒暄語雖然能替你與對方開啟話題,但是若要維持談話的進行,你不妨在寒暄語中,加入自己的想法,比方說今天天氣非常涼爽,你便可對他人說:“今天天氣真舒服。”如果對方回答:“是啊!”這時你就可以加上一些意見,好比:“這麼涼爽的天氣,實在很適合郊遊踏青,不曉得你喜不喜歡到郊外走走?”這也就是說,你可以利用詢問對方的意見,使得雙方的話題繼續下去。
人與人的談話一般均是由禮貌性的問候開始,可是如果認為打招呼隻是一種形式,進而忽略了它,我們就無法開啟主要的話題,因此我們和別人初次見麵時,還是應禮貌性地與對方交談,再逐步深入主題,以便讓溝通過程能更順暢。
此外,有些人因為個性害羞內向,在聚會或公開場合中總是很少與他人交談,這時候你應主動和他們說話。也許你會認為和他們說話是件很累人的事,往往都要你先說一句,他們才會答一句,建議你不妨以對方為談話中心,比方:“聽說你從小就學鋼琴;相信你一定彈得很棒。”或是“你在學琴過程中,有沒有什麼印象深刻的趣事?”類似這種的話題,除了能讓對方覺得親切外,他也比較容易響應,隻要等到對方心情完全放鬆了,你們自然就會愉快地繼續談論其他話題。
6、如何做好介紹人
最不容易的談話,是兩個陌生人被互相介紹的時候。
有時我們去拜訪朋友,碰巧也有第三者在場。如果對方隻顧和你說話,或隻顧和他說話,都是失禮的,彼此間的氣氛也不自然。在聚會中或宴會裏,通常我們都會與許多陌生人比鄰而坐,這時候更需要有人來介紹。
我們先研究怎樣去做一個介紹人。
假定你現在是一個宴會的主人,請來了許多賓客,你自然不能一一在旁邊招待的,所以,把一些單獨無伴的客人介紹給另一些客人是最妥當的。
在介紹甲客人給其他的客人之前,你最好先做一個計劃,就是替他選擇一個能和他契合的友伴。如把兩個都從事於同一行業中的牽在一起,那是最好不過的,因為興趣相投,自會有許多可交談的話題,也許更因職務的相同,因你的介紹而從此建立了很好的友誼基礎。此外,把一個詩人介紹給一個音樂家認識,把一個化妝品商人介紹給一個化學師認識,把一個新聞記者介紹給一個軍政界的人物認識,把出版家介紹給印刷商,或把畫家介紹給電影明星,把醫生介紹給體育家等,往往都會收到很好的效果。
至於背景不相同的人,除非不得已,最好別把他們牽在一起。例如,一個牧師被介紹給一個舞場經理認識,或一個富豪被介紹給一個文藝作家認識,他們都不能暢談自己所熟悉的事情,而不得不另外扯一點彼此皆不相關的話題來敷衍一番,這情形是相當痛苦的。作為一個聰明的介紹者,一定要先考慮到這一點。
開始介紹時,按照國際的規矩,總是向女客介紹男客,向老年人介紹年輕人。這是一種禮貌,因為表示對前者的尊敬,你要記住這點才行。再者,介紹雙方姓名的時候,聲音要說得清楚,許多人替人介紹之後,結果雙方都仍舊不曉得對方姓什麼,這種情形實在太多了。一個善於介紹的人,他一定把雙方名字說得清楚,而且,光是清楚是不夠的。因為人總是善忘的,最好能夠再說一次。
但怎樣再說一次呢?僅僅介紹雙方的名字是不夠的,為使他們易於開始交談,一定還要介紹雙方的職業和身份,這才是一個完滿的介紹工作。於是,在介紹雙方職業時,便可以重複把雙方的名字再說一次了,名字說得清楚,然後又重複一次,那麼一般人就可以記得清楚了。
除替雙方介紹職業之外,如果你知道雙方有共同的嗜好那更好,例如說,他們都喜歡集郵或關心球賽等,都不妨在介紹詞中提出來,如此他們將更容易親近。
如果不是介紹一個名人,在介紹時不妨把名字省去,僅把雙方的姓氏介紹,也是個很好的辦法,這可使初見麵的人易於記憶。他們自己覺得需要知道彼此的名字時,讓他們往後再自己問好了。
介紹完後,陪他們交談一兩句,替他們把話題打開,也是很需要的。以上簡單扼要地說明了介紹的原則。不過,許多關於介紹的禮節和方法必須再補充說明。
介紹是人與人之間關係建立的開始,借著這個模式,新的友誼形成了,新的同事認識了,業務上的交易談成了。
而這類介紹的場合的氣氛不能是嚴肅又古板的,它必須彌漫著一種自然、輕鬆和友好的情調。這樣才可以使有些害羞和怕與別人接觸相處的人排除懼怕不安的心態而變得自然和開朗,同時使最容易弄僵的初次相見順利地進行。
不過,對於西方傳統的介紹禮儀,卻有研究的必要:
當你替人家介紹的時候,請記著這些簡單的禮節準則。
——女士第一。男士是應先介紹給女士的,即在介紹過程中,她的名字應先行介紹,然後再提他的名字。如:“李小姐,讓我給你介紹王先生。”
但是這個例子有時也會改變。如果你要介紹一男一女相識,而男方年紀比女方大很多的時候,則她應被介紹給他,以示尊敬長者之意。如:“張先生,讓我介紹我的外甥女給你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