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7章 演講口才(5)(1 / 3)

所有能夠引起聽眾興趣和熱切關注的事例、名言、佳句和精辟獨到的見解都屬興奮點的範疇。在演講稿中,按照演講內容需要,有計劃、有目的地選取一些興奮語言,綿延不斷地”埋設”在演講稿中,讓它像星星一樣閃爍,像眼睛一樣放射出睿智的光芒,會拉近演講者和聽眾的心理距離,滿足聽眾的心理需要,但要講求順理成章、水到渠成,千萬不能不顧對象,故弄玄虛,刻意求工。美國總統杜魯門在日本投降時發表的廣播演說中,首先把人們的注意力集中到了日本簽署無條件投降的美軍軍艦密蘇裏號上,接著又回顧了四年前的珍珠港事件,讓所有美國人的心都為之跳動,在緬懷親人的同時,闡明這是自由對暴政的勝利,並認定“勝利後的明天將是全世界和平與繁榮的希望”。整篇演講起伏有致,既肯定了民族的精神與意誌,又讓人民對明天充滿必勝的信心。

(3)敢於打破定勢,善於標新立異

人都有好奇心,滿足人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本身就具有興奮作用。打破常規,標新立異是設置興奮點的很好方法。為了使演講吸引聽眾,在尊重文化傳統和思維習慣的基礎上,要對演講稿進行必要的創新,打破思維定勢,要敢於創造,善於借鑒,造清新之氣,樹時代新風。外交場合的演講大多平穩有度,但1972年尼克鬆來華時,在一次演講中卻說:“長城已不再是一道把中國和世界其他地區隔開的城牆。但是,它使人們想起,世界上仍然存在著許多把各個國家和人民隔開的城牆。長城還使人們想起,在幾乎一代人的歲月裏,中國和美國之間存在著一道城牆。”聽到這裏人們不知來意是善是惡,自然細心聆聽下文:“四天以來,我們已經開始了拆除我們之間這座城牆的長期過程。”一句話讓人輕輕放下提起來的心。

(4)加大語言力度,提高刺激強度

從生理學角度講,在額定域值內,人的感官接收外來刺激的強度越大,神經興奮的程度越高。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們最容易記住對自己有重大影響、對自己有利的、窩己主觀願意記住的或給予自己重大刺激的信息。聽眾對演講反映強弱,或者說演講對聽眾興奮程度的影響,一定程度上取決於演講語言的強度。演講語言的強度主要取決於演講者對演講內容的熟悉程度、對事物的感悟程度、對問題分析的透徹程度和現實立場的鮮明程度。演講要盡最大努力把問題看得透徹、準確、鮮明,始終給聽眾一種壓力感和責任感。如泰戈爾在清華大學的一次演講開頭便說:“我的年輕的朋友,我眼看著你們年輕的麵目,閃亮著聰明與誠懇的誌趣,但是我們的中間卻是隔著年歲的距離。我已經到了黃昏的海邊;你們遠遠地站在那日出的家鄉。”相對陌生而又清新雅致的詩句從詩人的口中緩緩流出,哪一個青年能不為之動情動容,繼而為他的連珠妙語所吸引?他由此升發開去的保持純淨靈魂和自由精神的演講自然就異常深入。

7、演講語言風格的不同魅力

演講風格,是不同個性的演講者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對語言進行自成一體,別具一格的選擇、加工,錘煉而形成的。要使演講詞能達意,妙語連珠,多姿多彩,就要精心追求演講語言的風格美。

(1)凝練的美

凝練的風格,是由演講者從表達演講內容出發,適當運用蘊含豐富、意義深刻的詞語和修辭方式,使旬義的綴合以單獨連接為主而形成的。用語集中而豐滿、簡潔而味長,是凝練的主特征。如,一位演講者對女英雄劉胡蘭的讚頌:

敵人一口氣鍘死了六個同誌,讓十五歲的你看什麼叫死。你早知道那是怎麼回事,沒眨眼就走過去,讓誓言變成茴麵。當你的頭枕在鍘刀另一邊,你告訴劊子手:不怕死的,就是共產黨員!你是站起又倒下的,但歸根結底,你是倒下又站起的!

演講運用生動凝練的詞語和修辭手法,使劉胡蘭的形象氣吞山河,光照日月,給聽眾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加之他選用的詞語音節整齊,鏗鏘有力,寓意高深,適境得體,給演講平添了悲壯感人,餘音不盡的音響和色彩。

(2)繁豐的美

繁豐,就是潑墨縱筆,不惜反複,話說得痛快盡致,意思表達得酣暢淋漓。其特點是旬義複合意義綴合,即在一個語義段落中,圍繞一個命題或中心思想,反複描述或說明,加重語氣,深化主題。如孫泱的演講詞《理解萬歲》:

乘著創世紀的諾亞方舟,理解是那隻窺探到大自然,銜回了橄欖枝的鴿子;沿著千回百折的淚羅江,理解是屈原感歎社會而傳唱於今的騷體長詩;撥出高山流水的琴聲,理解是蔡鍔、小鳳仙人生難得一知己的知音一曲。反複的同義回環,渲染氣氛,造就氣勢,強化節奏,加深情感,使理解之歌響遏行雲、蕩氣回腸。

(3)樸實的美

樸實的語言特點是質樸無華,平白如水,清新自然,不加雕飾,少用比喻而多用白描,使語境語義純淨、真誠、厚重,形象親切、生動、感人。語言的自然天成,是一種美的極致。“理不直指,情不顯出。”作者的感慨情致和見識,自然熨帖地表露出來。

也許,平庸會對你說,對酒當歌,人生幾何?哪條大路平穩走哪條,保你一生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