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1 / 2)

劉秀自離開京都洛陽,路上難免會遇到一些危險,好在每次都能平安無事。他深知此行不易,興許有去無回。每每想到這裏,他不免有些遺憾,不能和陰麗華成為名副其實的夫妻,給她留下一兒半女的,但隨即又轉念一想,若他真有一個萬一,完璧的陰麗華依然能再找一個如意郎君,他為此感到興幸,同時又感到難受。好在一路上事情繁多,讓她並沒有心思多想。劉秀以有名無實的特使身份,帶領著數百人馬渡過黃河,持節北上,一路安定撫慰州郡官民,所到郡縣,皆會見郡守、長吏、三老、官屬,下至佐史,考察升降事宜,好像州牧巡視郡國辦事一樣;平反錯案,遣放囚犯,除掉王莽時留下的苛政,恢複漢室官名,讓一切開始變得井井有條起來,百姓得以安定。官民為之喜悅,爭相以牛酒迎接慰勞,民心所向,有傑之士也紛紛前來跟隨。此後,劉秀就是以此為基礎,建立東漢,他的“雲台二十八將”也多出自這一帶地區。當然,此乃後話。

話說回來,陰麗華在兄長陰識的護送下安然回到新野娘家。陰識將一切告知陰鄧氏,陰鄧氏聽後,便對陰麗華道:“既然如此,便安心住下,別胡思亂想。”話雖如此說,心裏卻忍不住為陰麗華姻緣的坎坷而歎息不已。

陰麗華莞爾回道:“女兒省的。”

陰鄧氏看了一眼陰麗華,再看一眼陰識,笑道:“如此也好,我們一家人終於又可團聚一堂。人老了,就想著你們都在身邊,每日看著你們,為娘便心滿意足。”

一旁服侍陰鄧氏的田嬤嬤這會插話道:“老夫人每日約莫得笑醒。”

陰鄧氏笑著點點頭,頗以為然。

看到陰鄧氏如此高興,陰麗華與陰識亦為之高興,陪著她多說了一會話方去歇息。

等陰識和陰麗華離開後,陰鄧氏頓時沒了笑容,歎了一口氣,一臉愁容。早知道會是今日這個局麵,她就不應該將陰麗華許給劉秀,還嫁得那般委屈,想想心裏真是難受。

田嬤嬤作為陰鄧氏身邊的老人,她又豈會不知陰鄧氏所想。陰麗華也是她看著長大的,陰麗華如今這樣,她心裏也甚是憐惜,可她是個奴婢,不能跟著主子一起唉聲歎氣,隻聽她對陰鄧氏說:“兒孫自有兒孫福,小姐是個有福氣的,老夫人你就放寬心瞧著便是。”

陰鄧氏哪裏不知田嬤嬤說這話不過是為了安慰她而已,她說:“但願女婿能好好的活著回來。”

“定然會的。”田嬤嬤如是回應道。

晚膳的時候,陰家最小的嫡子陰欣見到陰麗華和陰識自是十分高興。陰欣是陰鄧氏上了三十歲方懷上的,可以算是陰陸的老來子。可惜陰欣剛過滿月,陰陸就故去了,可以說陰欣自幼就沒有父親。長兄為父,陰識對於陰欣來說如父如兄,陰欣一直對他很是敬慕,可惜總是聚少離多。而陰母要打理府中諸事,沒有什麼時間陪陰欣,一直陪著他玩耍,悉心照顧他的是陰麗華,故而他跟陰麗華的感情最為要好,陰麗華出嫁唯一反對的便是他了,卻無可奈何,為此難過至今,如今終於又可以跟自己的大哥和姐姐久久在一起,他實在太高興了,晚膳也吃得比往日多了些。

晚膳後,陰識領著弟弟妹妹到院子裏散步。

陰欣左手牽著陰識,右手牽著陰麗華,嘴角一直上揚著。陰就見此,便打趣說:“你這小子,見到大哥和姐姐,就把二哥和三哥給拋之腦後,真是沒良心的家夥。”

陰欣也不小了,哪裏聽不出自己三哥這話是打趣之言,他笑著回過頭對陰就說:“三哥盡說瘋話。”說完,還不忘做了個鬼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