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1 / 2)

陰麗華回到新野陰府,關起門來將長安的情況緩緩向家裏人道來,末了,她說:“夫君那邊亦有消息傳來言道河北諸項事宜皆為順利。”

陰識說:“為兄對此亦有得知,不日前收到文叔之信,一切暫時尚為順利,如今,文叔在河北亦算是深得民心。”

聽到有劉秀的信,陰麗華不免高興,再聽了陰識後麵的話,心裏更是歡喜。

這邊正在說著劉秀,為他的成就感到高興時,遠在千裏之外的劉秀卻已經經曆了幾番生死。

更始二年正月,劉秀因為王郎日益強盛,便北上巡行薊縣。王郎恐劉秀為大患,發檄文懸賞十萬戶捉拿劉秀,而從前之廣陽王的兒子劉接於薊縣應兵王郎,於是薊縣一片混亂。劉秀剛把寫給陰識與陰麗華的信寄出,得訊後,帶著下屬官員們急忙向南而去,從清晨到夜晚都不敢進入城邑,於路邊風餐露宿。到達饒陽縣時,劉秀一行人糧食已盡。無奈之下,劉秀隻好決定劍走偏鋒一回,下令整頓一番,便冒充邯鄲使者而進了饒陽的傳舍(即驛站),奈何下屬官員們已是饑餓不堪,看到食物便爭相搶奪起來,引來傳舍官吏的懷疑,逃竄之時好在饒陽的門長曾與劉秀有一麵之緣,對劉秀亦甚是敬佩,因此故作不聞吏者的命令,沒有當即下令關上城門,如是一來,劉秀驚險地逃過了一劫。之後,劉秀帶著下屬繼續向南逃去,披星戴月,又是嚴寒季節,難免折兵損將,眼看到了窮途末路,卻又時來運轉,得到信都郡時任太守任光開城歸降,隨之,又征調附近各縣兵力,得四千人,降堂陽縣,貰縣,繼而又有劉植、耿純等率宗室子弟占據所在縣邑前來擁護,再降下曲陽縣,又得中山國,盧奴縣,所經之地,征調勇士,發檄文到所屬郡縣,要求共同攻擊邯鄲王郎,郡縣紛紛響應,可謂是一呼百應。情況似乎越來越好了,可是過真定時,真定王劉揚雄兵在握,能守能攻,實在不能與之硬戰,便派出劉植作為說客,意欲說降劉揚。

劉揚對於劉秀自是有所耳聞,麵對劉植的遊說,他並沒有立即予以回答。回頭私下對自己的王妃說起此事,卻袒露了心裏的想法,他說:“縱觀天下,邯鄲王郎不過一時之勢,更始政權恐怕亦是強弩之末,而這大司馬劉秀他日隻怕勢不可擋。今日若是不應,他日隻怕是個隱患,若是應下,本王卻又心有不甘。”

真定王王妃劉於氏向來是知道劉揚心裏的宏偉大誌的,從邯鄲王郎不過是見他成事不足,偏聽愚鈍,好圖他日之謀罷了,若是換作劉秀,隻怕大事難成。但是,劉揚也說得對,不應他日隻怕有麻煩,於是,她開始想到底有何破解之法。突然,靈光一現,再細細思量一番,然後對劉揚說:“昔日夏有妹喜,春秋有西施。聖通才智俱佳,雖不及二人之貌,卻也豔麗不俗。”

劉揚聽後,不由得沉思起來。郭聖通不日就要及笄,他原本打算將她許給自己的兒子,但自家王妃這麼一說,他不免有些意動,在他看來,他是這個外甥女自幼聰慧懂事,乖巧聽話,將其安置在劉秀身邊為自己謀劃,何懼大事不成。如此一想,劉揚自是沒有否決。

劉於氏見自家王爺讚同此事,心裏不免高興,如此一來,她也算是放下了一件心事,她終於把這個將她兒子迷得暈頭轉向的外甥女嫁出去了。郭聖通才貌雙全,舉止投足間無一可令她挑剔,但也正因為如此才惹她不喜。在她看來,郭聖通小小年紀便已是極有城府,但從郭聖通在眾位表姐妹,她的女兒們中脫穎而出而取得自家王爺的喜愛便可窺見一二,更難得的是得到偏愛卻沒有引起眾位表姐妹的嫉妒,還能讓她們推心置腹,這手腕豈非簡單,而她的兒子劉得也不知從何時起被這個外甥女迷了心竅,恨不得整日圍著其轉,多有厚愛,讓她實在真心喜歡不起。了了一樁心事,劉於氏一夜好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