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1 / 2)

話說劉秀同意讓陰麗華離開,但讓誰護送陰麗華去,這讓他想了很久。最後,劉秀還是選擇了鄧禹。趁著夜色,劉秀親自將陰麗華、劉義王與劉陽送出城門。在蒼茫的夜色裏,劉秀目送他們漸行漸遠,即便消失了良久還站在那裏一動不動。最後,還是萬福提醒劉秀給回去了,劉秀才動身回去。這一夜,孤枕難眠。

翌日早朝,劉秀便在等大臣們再度勸諫,然遲遲未等到,他自是納悶不已,便問:“眾位愛卿今日怎麼不讓朕遣陰貴人到皇家別寺為五王子祈福?”

卻非殿上一片寂靜。

劉秀為此更是疑惑,他隨手點了一名大臣,說:“你,給朕說說,今日卻是為何默而不言?”

被點到名的大臣本就為此事汗顏,此時不幸被劉秀點問,更是無地自容。“微臣……”這話讓他當真難以啟齒,良久他就隻憋出這一個字。

劉秀見此自是生出些不悅來。

就在此時,來歙出列回稟道:“回稟陛下,今謠言已變,言王後因嫉恨陰貴人素來深得帝寵,欲除之而後快,故而刻意不按太醫所囑而令五王子病情反複,繼以重金令玄奕道長胡言而欺騙陛下,後為隱其醜,遂將玄奕道長殺害。”來歙說的這個謠言是經過以訛傳訛而來的,與散步此謠言之人的原話有些不同,但巧妙的是,很接近事實。

劉秀沒有想到一夜之間謠言竟然來個翻天覆地的變化,聽了來歙的話,想想大臣如今的沉默,再想想陰麗華所受的委屈,他沉聲而道:“朕用爾等乃是為朝廷效力,為天下黎民造福,然爾等所為實在令朕寒心。爾等偏信謠言,慷慨陳詞,冠冕堂皇逼迫於朕,為難朕之愛妃,此與婦人之行徑有何之分!昨日陰貴人為人誣陷,爾等欲加之詞,咄咄相逼之態,尚在朕之耳目,而今日王後為人汙蔑,其罪過比陰貴人有過之而無不及,然爾等卻默而不語,如此畏強淩弱,與小人有何之分!”

“臣惶恐。”眾臣除了少有的幾人皆倉皇頓首,齊聲而道。

劉秀對此嗤之以鼻,他麵不改色地繼續說:“昨夜,朕已按爾等之意,將陰貴人連同長公主、四王子連夜送往別寺為五王子祈福。按理來說,今日爾等該勸朕廢黜王後才是。然朕此番已有前車之鑒,為免爾等再咄咄逼人,朕這便告知爾等,朕今日即將王後廢黜。”

大臣們低著頭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盡是驚恐無措。若是勸劉秀收回成命吧,那他們便成了畏強淩弱的小人;若不勸諫吧,廢後茲事體大,怎能袖手旁觀。

就在眾臣們遲疑不言之時,陰興說話了,他對劉秀說:“望陛下三思。”

陰興這麼一說,眾臣馬上附和齊聲說:“望陛下三思。”

劉秀為此瞪了一眼陰興,但想到陰家人素來的品性,劉秀卻又無可奈何,他隻能拂袖而去。

“退朝。”萬福高唱一聲後,快步追隨劉秀而去。

到底謠言是真是假,除了當事人,隻怕誰也不知道,如今陰麗華離開了,旁人也隻能看五王子劉康的病是否好轉。

離開洛陽的陰麗華自是不知如今事態如何,這時的她化作平民模樣正向新野而去。雖然是被迫離開的,但是此時此刻,陰麗華卻是說不出的開心,感覺客氣很新鮮,周圍的一切都是那麼美好。若是從此天空海闊自由自在,陰麗華十分情願,奈何身份所累。雖然陰麗華盼望早日見到陰鄧氏,但因為有劉義王與劉陽在,行程本就不得不有些滯緩,更不幸的是,沒過幾日,陰麗華發現自己有孕了,為了照顧她的身子,便走得更慢了。陰麗華為了不讓劉秀擔心或者改變主意,她讓鄧禹對她有孕之事隱而不告。

這邊的劉秀本欲馬上將陰麗華接回來,但想到陰麗華想見陰鄧氏,他遂放棄了馬上接回陰麗華的念頭。若是讓他得知陰麗華有孕,他說什麼也要將陰麗華接回來。

假若愛有天意,那麼一切皆是避無可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