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1 / 2)

就在鄧禹猶豫要不要把真相告知陰麗華時,劉秀的信來了。劉秀說他已然敗了龐萌,不日將親迎陰麗華回宮。

鄧禹雖不情願卻仍強顏歡笑地告知陰麗華這個喜訊。

陰麗華聽後,並沒有為之欣喜。看鄧禹近日心事重重的模樣,便說:“我看將軍近日愁眉不展,似有心事。若有需要我的地方,將軍但說無妨。”

陰麗華的關注讓鄧禹心裏為之歡喜,但隨後卻更為苦澀。見陰麗華聽訊後不見歡喜,反倒染上了一絲愁緒,他便問:“陛下不日親迎貴人回宮,貴人可是不喜?”

陰麗華見鄧禹避而不談,反倒問回來,笑了笑,道:“將軍可知世上有一處戰場,不見刀光劍影,卻有森森白骨;不見敵之將馬,卻需枕戈待旦?”隻見鄧禹搖頭,回道:“不曾。”他甚至詫異世上怎會有這樣的地方。

陰麗華告訴鄧禹:“將軍不知此地,而我早已活在此地數年,餘生亦不能逃離。”

鄧禹頓時明白了陰麗華所說的地方是哪裏,隻是他不能理解後庭為什麼會是那般可怕,但是,他信陰麗華,如同他的愛那般,不需理由。而正因為信,所以他也明白了陰麗華的愁,他為此而心痛。但是,他不得不安慰陰麗華說:“貴人有陛下愛護,往後定能喜樂無憂,貴人無需憂懼。”

陰麗華對此自是甚不以為然,“陛下愛護我,亦愛護王後,愛護美人,況我與王後已是你死我活之地,死而方休,而這卻為陛下所不知。我並不否認陛下如今對我寵愛有加,然縱觀古今,古來寵妃有多少能盛寵不衰,哪個不是色馳而愛衰,或淪為紅顏禍水,為大臣口誅,為天下文人所筆伐,為天下人及後人所唾棄?”陰麗華不知為何就對鄧禹說出了心裏話,話說出口,方知自己失言,畢竟,鄧禹與劉秀乃是忘年之交,又是劉秀親信。隻是,覆水難收,陰麗華如今也隻能靜觀其變。

鄧禹一直看著陰麗華,自是沒有錯過她一閃而過的懊惱之色,他明白陰麗華的顧慮,為令陰麗華寬心,他連忙說:“此話我絕不與外人道,陛下亦然。”要知道,他護陰麗華都來不及,又怎會舍得傷害她呢。

陰麗華知道鄧禹乃是一言既出駟馬難追的君子,得了鄧禹如此承諾,陰麗華頓時放心了,卻沒有說話。

鄧禹此時正在深思陰麗華方才所言,自是沒有在意陰麗華此時的沉默。他沒想到陰麗華與郭聖通竟然已經到了劍拔弩張的地步,他更沒有想到陰麗華會有如此之憂懼,想要安慰一番,卻又無從開口。

陰麗華見此,當即轉移了話題,說:“因我之故,令將軍與涵湘分開如此之久,實在抱歉。涵湘指不定都要怨上我了。”

鄧禹連忙說:“貴人言重了。”

陰麗華笑了笑,說及區涵湘,自是難免回想起往事,“昔日我願得一心人,終老不相負,而涵湘願得愛重她的富貴郎君,豈料天意弄人,我倆所得與所求竟截然相反,可見姻緣之事,當真是隻可遇而不可求,萬幸涵湘得了良緣。我如今隻願將軍能待她始終如一,讓我親眼看看一世一雙人之好,權當如己之癡願。”

陰麗華如此為區涵湘,讓鄧禹心中更是痛不可言。“微臣自當不忘初心。”鄧禹如是回應道。

陰麗華為之淺淺一笑。可惜她並未明白其中深意。

這一日,陰鄧氏攜陰許氏、陰欣與劉義王姐弟又來了。當她得知陰麗華不久便要離去,自是有所傷感,但想到此番能與女兒幾番相見,還見到了劉義王與劉陽,她把這些看作上天恩賜,如此一想,也便看開了。她再次細細叮囑陰麗華要好好侍候劉秀,與後庭妃子和睦共處,但遇歹心之人,必須要狠心等等。

陰麗華雖然對陰鄧氏所言有許多並不認同,但她還是認真地聆聽著,她深知此去也許再無相見之日,能如今日這般聽著母親殷殷叮囑,敦敦教導,她覺得這是人生之幸事。

陰欣聽說陰麗華要走了,心裏自是非常不舍,求著陰鄧氏留在天音寺小住幾日。

陰鄧氏認為這個時候住下並無不可,於是她便讓陰許氏回去料理府上事宜,而她則帶著陰欣住了下來。

有了陰鄧氏與陰欣相陪,陰麗華的離愁與惶恐皆大大的淡去了,每日心情大好。然她不知道陰鄧氏此番留下並非隻是為了多與她相處,還要探知她在宮裏到底過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