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1 / 2)

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春,劉秀趁沐休之日攜陰麗華母子外出打獵,車駕夜裏返回,至上東門,上東門侯乃是汝南人郅惲,郅惲拒絕開門。劉秀命萬福海從門縫間與郅惲見麵,郅惲說:“火明遼遠,看不清。”遂再予以拒之。

劉秀當時頗是不悅,欲當場處置郅惲,陰麗華卻勸道:“上東門侯亦是盡職盡責罷了,非刻意為之。京畿重地,本該嚴加防範,萬分謹慎,倘若居心叵測之人冒天子之諱輕易進至城中而行不軌之事,如此,上東門侯便是罪該萬死。”

劉秀一想,正是此理,隻好返回,從東中門進城。可是,東中門侯一聽是劉秀,又見了萬福海,二話不說便打開城門,迎其入內。

第二日,郅惲為此上書規勸說:“昔文王不敢於遊田,以萬民惟正之供。而陛下遠獵山林,夜以繼晝,其如社稷宗廟何!”

奏章呈上後,劉秀賞賜郅惲一百匹布,貶逐東中門候當參封縣尉。

二月,朱佑奏曰:“古者人臣受封,非直係族人,不加王爵。”

二十七日,劉秀下詔,長沙王劉興、真定王劉得、河間王劉邵、中山王劉茂,都降爵為侯。丁巳(二十八日),改封趙王劉良為趙公,太原王劉章為齊公,魯王劉興為魯公。這時,劉氏皇族以及原封國撤銷而由後世繼承爵位的,共一百三十七人。富平侯張純,是張安世的四世孫,曾經曆王莽時代,因敦厚謹慎守法而能保全爵位。建武初年,張純先來歸附,照舊為侯。隨後以紹嘉公孔安為宋公,承休公姬常為衛公。

三月十二日,劉秀任命沛郡太守韓歆當大司徒。十七日,代理大司空職務的馬成又擔任楊武將軍。

這時,吳漢從蜀地整軍返回,到達宛城。劉秀下詔,準許他到家鄉祭祀祖墳,賜穀二萬斛。夏季,四月,吳漢回到洛陽。

自王莽地皇三年(公元22年)十月,劉演、劉秀起兵舂陵,與新市、平林會師,從那時起,直至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四月,大司馬吳漢自蜀郡還師為止,前後十幾年的歲月,劉秀戎馬倥傯,久在兵間,厭心武事,且知戰亂災荒,天下疲耗,益欲與民生養歇息。於是,大饗將士,班策書勳。功臣增邑更封三百六十五人,外戚恩澤受封四十五人。罷左右將軍官,收大將軍耿弇印綬。二十二歲的耿弇在劉秀即位之初被拜為建威大將軍,近10年時間,平郡四十六,攻城三百,未嚐受過挫折。罷免耿弇的大將軍職,以列侯身份就第奉朝請,隴蜀悉平,除了對交趾、南蠻等地用兵外,非遇急警,劉秀不談兵事,劉秀偃武思文的誌向由此可見端倪。

這時皇太子劉強,年已十三歲,常在帝側,有時問及攻戰方略,劉秀正色道:“從前衛靈公問戰陣,孔子不對答,此事非你所宜問。”鄧禹、賈複由此知道劉秀決定放下武器,用禮樂教化進行統治,不願功臣們身在洛陽而擁有重兵,於是二人交出軍權,潛心研究儒家經典。劉秀也考慮到功臣們今後的去向,想保全他們的爵位和封地,不讓他們因為職務而有過失,便讓他們以侯爵的身份離開朝廷,回到自己的宅第,隨後被加以特進之銜,定期參加朝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