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原姒自戕於郭況夫人靈堂前,時食邑高密﹑昌安﹑夷安﹑淳於四縣的高密侯鄧禹道出了自己心中的疑問:“本侯不惑,為何國舅未將此妾交於廷尉?”
郭況從容不迫地回道:“畢竟侍候過鄙人,念此情分,唯恐其蒙受冤屈而受刑,特意留下意欲先行審問,豈料陡生如此變故,鄙人實在不勝惶恐。”接著,又向著劉秀說:“令陛下受盡,實乃微臣之罪過,請陛下責罰。”說著,跪下請罪。
劉秀不急不緩地伸出手扶起了郭況,說:“孰是孰非,朕心裏明白。愛卿痛失夫人,好生節哀,朕該回去了。”
郭況微微躬身,俯首說:“謝主隆恩,微臣恭送陛下。”說著,便領著眾臣把劉秀送到府門外。
劉秀離開郭況府邸,在回宮的路上遇到了一女子攔路,她說自己叫溫爾蘭,乃是子後蘭卿未婚妻,欲進宮求見陰麗華。
劉秀聽了萬福的傳達後,對萬福說:“你去跟她說,見不見在於陰貴人,求朕無用,朕此番不計較她攔路之罪,可為她轉告陰貴人,令她明日宮門侯訊。”
“諾。”萬福立馬轉身走去轉告溫爾蘭。
溫爾蘭聽了也識趣,揚聲道:“謝陛下宏量。”說著狠狠地叩首三下後,起身恭敬地退至一旁讓路。
劉秀的車駕經過這麼一個小小的阻礙後順利地回到了皇宮。回到宮裏的劉秀本來想批閱奏折的,但轉念一想,還是去了長秋宮。
陰麗華當時正在帶著小兒女們念書,劉秀聽著陰麗華輕柔動聽的聲音,看著母慈子順的溫馨畫麵,劉秀的心頓時柔軟一片,竟舍不得打破這麼美好的時刻。
站在旁邊候著的餘心月看見劉秀來了,連忙迅速行禮,快得沒有給劉秀任何阻止的機會,“奴婢參見陛下。”
陰麗華聞言,抬首看去,果真看到了劉秀,頗感意外,愣了一下便噙著笑款款站了起來,屈身行禮,“妾參見陛下。”
劉衡、劉京與劉紅夫等見到劉秀也紛紛起身行禮,“兒臣參見父王。”
劉秀微微揚起嘴角,走過去將陰麗華扶起,說:“免禮。”
陰麗華看著劉秀麵露些許憂色問:“陛下此時來可是有何要事?”
劉秀並沒有馬上回答陰麗華,而是吩咐餘心月說:“把王子和公主都帶下去吧。”
“諾。”於是餘心月和傅母門把劉衡他們帶走了。
待眾人離開後,劉秀對陰麗華說:“今日我去了郭國舅府邸吊唁。期間,謀害國舅夫人的原姒闖到朕前汙蔑你,聲稱一切乃是出自你授意,後因無憑無據而撞柱自亡。我覺得此事甚有蹊蹺,然事已至此,隻怕難尋蹤跡,你往後不妨多加防備。”
陰麗華聞言,十分詫異,她想:郭聖通終於還是動手了。她猶豫了一下,問劉秀:“難道文叔絲毫不曾疑心妾?”
劉秀不假思索地回道:“我說過,不管任何時候,我皆信你,此話並無妄言。”
“文叔待妾真好。”有些話也許不是真的,但是往往聽起來那麼動聽,以致讓人忘了真假,陰麗華此時就不管劉秀所言真假,她的確因此心生感動了。可是,同時,她也覺得有了一種負擔,因為她不想辜負劉秀的這份信任,而她不知道能不能一如既往。陰麗華看著劉秀的目光裏有了些許複雜。
劉秀看陰麗華一副動容的模樣,嘴角的弧度愈發明顯,這時他想起了攔駕的溫爾蘭,他說:“回宮之時有一攔駕女子,自稱乃是子後蘭卿之未婚妻,欲求見於你,我令她明日宮門侯訊,你見或不見,自己做主吧。”
陰麗華想也沒想,便說:“既然她敢豁出性命一搏,隻為見妾,妾又豈有不見之理,明日妾讓青玉把她帶進宮一見。”
劉秀對此並沒有發表聲明意見,轉而說起了陰麗華近日的情況,“聽說自中禮與皇姐離開後,你這幾日胃口便不好,可有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