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1 / 2)

曲媚交代完畢後,接下來便是燕秋奕進行陳述。燕秋奕的陳述比較簡單,她說:“奴婢雖是長秋宮的宮人,然奴婢實則乃是王後的人。這些年一直為王後監視著長秋宮的動靜,及時彙報,必要時替王後做事,具體奴婢便不多言,總之,王後對陰貴人一直欲除之而後快。前不久,王後身邊的周姑姑命奴婢在溫美人下毒謀害陰貴人後到王後跟前指控溫美人,奴婢依計行事,佯裝感於陰貴人素相友善而自告奮勇為陰貴人抱不屈,鳴不平,進而與在曲媚配合下揭露溫美人下毒謀害陰貴人之事實。”燕秋奕能在柳嬤嬤底下沒有暴露自己,除了她素來言行謹慎之外,還有一個原因便是她聰慧,在萬福的忠告下,她和曲媚、玉言一樣選擇明哲保身。

最後進行陳述的是玉言,玉言本來以為自己難逃一死,被關起來的她回想起自己被利欲熏心而背叛了曾經與她甘苦與共的溫爾蘭,念及溫爾蘭曾經在那些艱苦的日子裏對她的照顧與愛護,心裏忽然生出了深深的悔意,她原想著接下來如有機會,她一定要在最後為溫爾蘭做點什麼以彌補她進宮之後犯下的錯。可是,就在不久之前,萬福突然跟她說,她可以活下來,但前提是必須把她知道的一切在各位主子麵前都說出來,若稍有隱瞞,便是死路一條。萬福的話無疑給了她活下去的希望,她清楚的知道,隻要能活下去,一切才皆有可能,甚至包括好好彌補溫爾蘭,她想了又想,最終還是決定坦白一切事情,至於對溫爾蘭的愧疚,她想著來日方長,總有機會去讓她好好補償的。於是,她在燕秋奕陳述完畢之後,忽視溫爾蘭向她投來的警告目光,一鼓作氣地將自己知道的都說了出來。

玉言乃是溫爾蘭的貼身婢女,自幼侍候溫爾蘭。據玉言說溫爾蘭此番進京並非是為尋子後蘭卿,而是為報複陰麗華,想讓陰麗華一嚐被人拋棄的滋味。溫爾蘭其實早已不是子後大人的未婚妻,早在子後蘭卿認祖歸宗迅速擁有族中地位後,便已到溫家退婚,溫爾蘭曾因此成為眾姐妹嘲笑的對象,頗受非議,之後旁人以訛傳訛以致溫美人耽擱閨中,受盡冷眼與欺辱,就在此時,恰逢子後大人奉旨歸鄉,溫爾蘭尋機特意趕去質問子後蘭卿退婚緣由,子後蘭卿當時據實告知,子後蘭卿說他認祖歸宗隻為有資格求娶心儀已久的女子。溫爾蘭見當時子後蘭卿仍孑然一身,便知子後蘭卿並沒有如願以償,觀子後蘭卿器宇軒昂,不免心生喜愛而憑借自己的遭遇博取子後蘭卿憐惜,借機接近子後蘭卿,子後蘭卿為溫爾蘭所惑而不拒其親近,而溫爾蘭在子後蘭卿毫無防備之下下藥成功委身子後蘭卿,不料卻弄巧成拙,子後蘭卿因此察覺溫爾蘭居心不良而對其退避三舍,避如蛇蠍。溫爾蘭見事與願違,得不償失,自是十分難過,想起子後蘭卿與她肌膚相親時喊的陰麗華,從前所受的屈辱與當時的失意委屈頓時盡然轉化成對陰麗華的恨意。後來,子後蘭卿功成隱退,溫爾蘭失去子後蘭卿的消息,卻意外發現自己有了身孕。溫爾蘭為此驚慌失措,正想墮胎時卻被人揭發了,幸虧得到嫡親弟弟與妹妹的幫助,得以逃過被族人誅殺的命運,其後不得已帶著玉言開始流浪。在亂世裏,兩個弱女子的遭遇可想而知,溫爾蘭自從被陌生男子強占了身子而小產後,心裏便對陰麗華滿是恨意,為了能活下去報複陰麗華,溫爾蘭開始委身於不同的男子,才得以順利地來到洛陽。來到洛陽之後,溫爾蘭通過努力與郭況取得聯係,對其道明了自己的目的,建立合作關係。一開始,郭況以為有詐,後來等郭況調查了溫爾蘭之後,郭況慎重想過之後還是決定和溫爾蘭合作。然而,郭況相信溫爾蘭的目的,不代表郭聖通相信,為了以防萬一,郭聖通從一開始便打算收買玉言,企圖徹底掌控溫爾蘭。郭聖通一邊與溫爾蘭精誠合作,一邊暗地裏準備一石二鳥,將陰麗華與溫爾蘭一起除掉。所以才會有溫爾蘭給陰麗華下毒後,所有太醫聚於含章殿的情況,才會有曲媚與燕秋奕揭露溫爾蘭謀害陰麗華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