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鋼琴鍵盤的調整(2 / 3)

黑鍵的平整,由於間隔著白鍵難以用眼看和手摸來判斷其平整程度,平整黑鍵時,應以平尺測量。在工廠時,是以1.2m長、平整度不大於千分之一的金屬平尺來測量。在售後服務或維修舊琴時,以300mm以上的平尺來測量即可,發現不平的鍵,采用處理的方法與白鍵相同。黑白鍵高差:靜止狀態12.5mm、黑鍵下沉後與白鍵差2.5mm。

第五節 琴鍵下沉深度的調整

琴鍵的下沉深度在工廠加工時已做好,出廠時通常以±0.5mm為基準。

前麵講過鍵下沉深度,是琴鍵的重要數據,鍵下沉深度雖然可以調整,但偏離9.5~10mm的標準越大,觸鍵感覺就越差。

演奏者多認為,琴鍵的深淺與音樂表現力有關。鍵深些似乎音樂層次就多些,就更容易控製和容易表現多層次的聲音效果。但是,多數演奏家都認識到琴鍵很深的琴,在演奏速度極快的曲目時,難度就很大,以琴鍵較淺的琴去演奏就比較易於彈奏,難度較大的曲目也不易出錯。

由於上述原因,調律師對琴鍵深淺的認識應有一個適當的標準,即在國際標準範圍內來調整,根據大多數人多年的經驗,以10mm±0.5mm為標準,即9.5~10.5mm(多以9.5~10mm),能適應多數人的要求,個別人的特殊要求可以個別對待。

鋼琴在出廠前的調整中有嚴格要求:白鍵麵距中盤的高度、下鎖門條距離中盤的高度,都有嚴格的要求。每個琴鍵氈墊下應加墊一個厚紙圈和一個薄紙圈,以便維修時增減。

鋼琴使用中,琴鍵深淺的變化是因琴鍵前端的氈墊厚度受濕度變化而增減的結果。多數工廠20世紀80年代以前使用純毛氈墊,受潮後可增厚50%以上,幹燥時又基本恢複原狀,使鍵深度改變。90年代以後多已改為采用化學纖維製成的氈墊,從根本上解決了氈墊變化導致的鍵深淺變化的問題。但因鋼琴基本為木材製成,尤其鍵盤、擊弦機係統更是如此,所以因濕度變化而鍵深淺有些改變是難以避免的。通常情況下,鋼琴出廠前木材需嚴格的處理,以最大限度減少其變化的量值。另一方麵,使用鋼琴的客戶群體,多數經濟狀況較好,濕熱季節能使用空調,客觀上給鋼琴造成了一個好的使用環境,使鋼琴能處於較穩定的狀態。如果完全處於自然狀態,甚至兩年不調整一次,再好的琴也不能保持完全不變化的狀態。

調律師應準備兩種厚度不一的紙圈,以便對鍵深淺進行調整。調整時將鍵頭部提起,用提呢圈的專用工具(沒有這種工具可自備一醫用鑷子)將呢圈取下(同時可能取下紙圈),根據深淺差別程度減少或增加厚度不同的紙圈,然後將五個白鍵同時按下,用另一隻手觸摸鍵表麵來感覺深淺,直至將整個鍵盤調好。

有時將鍵調整到深度適合,但弦槌擊弦時仍出現抖動(連擊)現象,這可能是擊弦機和鍵盤的配裝有問題,多數是鍵盤靠前所致(即卡釘對切克的位置靠近鍵前端)。若是大型琴,將鐵螺絲上配置的木卡釘往裏推移1~2mm即可;若是中、小型琴鍵尾配銅卡釘則調整起來比較困難,隻好適當將鍵加深。另需特別注意的是,將木卡釘往裏推,會加大弦槌行程,可克服抖動的毛病。但卡釘往裏推移事實上是加長了鍵杆後臂的長度,觸鍵的重量亦會同時加大,因此要視情況而定。

琴鍵普遍下沉深度不足10mm,一個一個加紙墊很麻煩,可采取在鍵盤中檔下加紙片的方法,調整起來比較快捷。但需注意不可墊得過厚,否則黑鍵會過深影響彈奏;反之,鍵普遍超深時可將中檔下原襯墊的紙去掉一層,即可解決問題。

鍵深淺合適,但弦槌普遍出現抖動(連擊)時,千萬不可將“拾條”擰開,這樣會出現輕彈不響、重彈無力的後果。最簡單的辦法是,將背檔前移(活背檔隻要調整踏瓣螺絲即可,固定背檔則將鐵架上的背檔螺絲鬆開,在鐵架與背檔原來墊氈子的部位,再增加2mm),這樣做實際上減少了弦槌擊弦的距離,即技師們所說的“減小開門尺寸”,這雖然不是根本辦法,但是對彈奏影響不大。因為有些琴的設計“開門”即為44~46mm,所以彈奏者不會察覺。隻是背檔前移後,所有的卡釘都需升高,這也是比較簡單的但很費時間的工作。

第六節 鍵盤阻力的調整

調整琴鍵阻力即觸鍵的力度是最困難的工作,鋼琴出廠前調整鍵阻力,是在鍵前端或後端加上1~3個鉛砣,在客戶家裏調整就沒有那麼簡單,關鍵是缺乏設備和工具,有時不得不將整副琴鍵取下,拿到工廠去加工。

一般情況下,鍵的阻力在使用中不會有大的改變,多數情況下是對鍵阻力的要求有變化,在不加鉛砣配重的情況下改變鍵阻力,可做以下兩方麵努力。

(1)將製音器勺釘調整得“攏”一些,即標準是弦槌運行1/2時製音器啟動,改為弦槌運行到2/3時製音器啟動。這會使弦槌有輕微感覺,也會使彈奏感到有些不夠靈敏。反之,將勺釘調整為弦槌運行到1/3時製音器啟動,則會使觸鍵有加重之感,止音靈敏,彈奏不會有不良反應。觸鍵敏感的人會有些不靈活的感覺。

(2)將卡釘往裏推移,起到改變杠杆比(加長後臂)的作用,可增加琴鍵阻力。大型琴可先推移幾個音試奏效果,找到最佳位置再按調好的式樣調整,但要注意是否會出現“斷奏”的現象,即高速連續擊弦,會出現斷奏。若此現象比較普遍,則是卡釘向裏推移得太多所致,找到適當的位置即可。若個別鍵出現斷奏,可將個別鍵卡釘調低,使切克頂杆與軸擊器之間留有0.5mm間隙即可解決問題。又可同時將聯動器圈簧向上拉一拉,增加些彈性即可緩解斷奏現象。

小型琴的卡釘通常為較短的銅卡釘,不可能做前後調整,上述第一種方法不能解決問題,可將所有鍵盤螺絲取下,使整個鍵盤向前移動1~2mm,在不緊固鍵盤螺絲的情況下,試彈移動後的效果,效果滿意後在確定移動位置對原鍵盤螺絲孔應以木棍封堵後,在適當的位置以錐子定位,擰上兩端的中檔螺絲,再次試彈,滿意時將鍵盤螺絲緊固,後再將其他螺絲固定。若要做些微調,可將鍵盤螺絲擰開,但不要取下。在需要的位置重新以錐子定位,並擰進部分螺絲,再次試彈,滿意後再將其他螺絲擰緊。如此解決了鍵過輕的問題,但帶來的新問題是,下鎖門檔縫加大,可以將下鎖門螺絲鬆開,做適當的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