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最大的問題是各地的企業改製五花八門,孫祖傑和程廣的在京師的做法現在看起來已經相當保守,這理所當然的引起了一些老同誌的強烈不滿。
孫祖傑並沒有表態,他隻是靜靜的聽著老同誌們的發言,認真的記錄著,做足了學生模樣。
座談會結束時,孫祖傑表達了一番感謝之意,並沒有進行評論,他畢竟才來,情況不了解,並不適合發表觀點。
座談會結束後,三位主要負責人坐在了一起,孫祖傑也又讓人請來了另外兩位副執事,召開了第一次執事辦公會議。
孫祖傑告訴大家,他準備從明開始就下地方熟悉情況,第一站就是南都,然後先北後南,準備用三個月時間把江東仔細走一遍。他不在南都期間,江東的日常工作由呂執事代理。
完了這個,孫祖傑又交代了幾件事,首先就是金萬華同誌的工作調動。作為孫祖傑在江東期間的第一件人事任命,幾位執事當然都表示了讚同。
至於原來高新區負責人和蘇州高新區的新主任,孫祖傑就不管了,請其他四位執事商議決定。這也很正常,一個負責人坑位的變動,往往是一連串的人事變動。
孫祖傑雖然是班長,又掛著總助,但是絕對不能吃獨食,因此他擺出的友好姿態幾位執事都很滿意。
這時候,石巡撫就問起孫祖傑對於老同誌們意見的看法,孫祖傑笑著道,“怎麼搞國企改製,各地方法很多,沒有一定的規矩。
老同誌們有意見,就請他們選擇一家企業指導改製,發揮他們的餘熱,然後看一看好壞,誰搞得好,老百姓意見少就聽誰的。
對於省內的大中型企業,我們需要慎重一些,原則上我認為華投模式比較合適,當然同誌們如果有不同的意見,也可以用各種方式與我交流。
同誌們,不管怎麼改製,我們的目的就是可以把江東的企業做大做強,讓江東的經濟發展上去。隻要不違背這個大目標,一些發展中遇到的問題,省裏不要多摻和,多看少少幹預!”
孫祖傑很明白他這番表態意味著什麼,但這是一個大發展的時代,發展才是最重要的,有些事情就讓曆史來回答吧。
孫祖傑這番開明的表態,石執事長出了一口氣,孫祖傑在第一次執事會議上這麼表態,他的工作就比較好做了。
至於老同誌的意見,石巡撫很清楚,孫祖傑這麼做是為了安撫老同誌,總不能他們提意見,孫祖傑置若罔聞吧,既然你們有意見,那就讓你們參與進來,批評容易,做起來可就不那麼容易了。
當然孫祖傑這麼做,下麵可能比較難做,但是省裏還是希望下麵的改革矛盾少一點,平緩一點。
讓威望很高的老資格參與進來,平衡一下,未必是壞事,畢竟有些地方把盈利的企業直接破產清算,這吃相確實有些難看,真要被人告到中樞,他也不好看呀!
會議快要結束時,一邊默不作聲的呂執事詢問孫祖傑下地方時的陪同人員。既然孫祖傑把日常事務交給他,ì shū háng又沒有入常,當然隻能他過問了。
孫祖傑想了想,“就讓老榮這位lǎ jiāng東陪同我走一走吧。我雖然是農村出身,但是不了解三農工作,正好可以跟老榮多請教一番。
老呂,你和我一樣,剛剛調來,不熟悉情況,老林留守省裏,可以協助你,這樣不會耽誤工作。
對了,通知下麵的同誌時,告訴他們我下地方,不要一大堆人跟著陪同。去企業參觀時,也要遵守企業的規矩,不要影響了他們的正常生產。”
幾位執事互相看了看,雖然孫祖傑這番話得合情合理,可是執事下去不帶ì shū háng,這就有些意思了,嗬嗬,這麼會拉關係的老林看來以後日子不好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