裏,顧名思義應該是一裏方圓的意思,然而事實上並非所有的裏都隻有一裏方圓。
長安城中的裏有大小之分。最大的如高官聚集的北闕裏,方圓何止十裏,而且裏中戶戶都當街開著門。北闕裏算是城中一道獨特的風景線,城中更多的則是不允許當街開門的裏,這些裏大的有一兩百戶居民,小的也有十幾戶居民。周圍用高高的牆圈起來,由一個裏正,兩到三個裏監管理。
李廣與張秀居住的這個裏可能是長安城中最小的裏,隻有十幾戶人家,開了一道門通往外邊。但,這個裏也可能是長安城中人口密度最大的裏,裏邊每間房屋都被各等行商租住,房屋之間,庭院角落,到外堆放著如山貨物。夜裏還不覺得怎樣,淩晨時分,天還未亮,裏邊已經渲囂起來。
有的在大呼小叫,讓老婆孩子趕緊起床,運送貨物趕往市場開個早市。有的叮叮當當做起早飯,飯菜香氣充斥於裏間四處角落。有的訓斥婆姨管住小孩不要哭亂,還有的不知因何不順意煩臊的踢打東西。裏中的場麵就跟打仗一般,張秀坐在床頭朦朧著眼神罵了幾句娘,推醒旁邊尚在酣睡的李廣,一同出去找到房東。
花了一個大錢,在房東那裏混了個半飽,兩人梳洗打扮一番,天已泛出魚肚白。
吃飯的當口,李廣向房東打聽去哪能找到衛尉與郎中令。房東沒弄明白意思,以為他們兩個人初來長安,想要去見識一下衛士與郎衛的威風。先是抱怨一番陛下對商人太過不公,商人雖有些錢財,可是有著諸多的限定。不能穿這不能吃那,出趟遠門還不能坐車,幸好沒有不讓坐船,不然的話過個河都不知該如何過。臨了,又道:“我們商人就跟畜牲一樣,幹的是牛馬活,吃的是豬狗食,有時候真想不通賺那麼多錢幹啥?”
囉嗦歸囉嗦,抱怨歸抱怨,在知道了房東是個冶鐵業商人,平生最大的抱負是成為卓家那樣的大官商後,房東終究沒有忘了李廣的問題,張口道:“去北闕吧,到了那裏便能看到你們所說的人!”
出了裏,行色匆匆的朝末央宮方向趕。到了那裏,太陽已升起一竿子高,數千瞧熱鬧的將北闕前邊圍了個水泄不通,兩百多衛士拿戟握劍,威風凜凜的站在人群前邊維持秩序。人群亂的跟一鍋煮沸了的粥,最外圍的人卻不敢借著這陣混亂衝散衛士結成的警戒線,到門闕前邊看個仔細明白,隻是衝著後邊的人喊罵,讓他們莫擠。
末央宮是個龐大的宮殿建築群,前殿是整個宮殿群最重要的建築。當初蕭何利用龍首山高大丘陵形成的高台作為殿址,讓前殿看起來就像是蓋在空中的樓閣,縹緲而莊嚴,尤如人間仙境。
前殿南北長一百七十丈,東西寬一百丈,高七丈二。上去的台階分為三層台麵,每一層都有九十九個階麵,暗合九九歸一的玄機。建殿所用木材都是能夠散發清香的名貴木材——木蘭,有些不太重要的地方也是用紋理雅致的杏木,屋頂椽頭貼敷金箔,陽光下熠熠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