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戰將如雲(1 / 2)

劉聰這個人不簡單,先別說手下戰將如雲,單說他自己,就不是一個凡人。舉史料記載,此人自幼聰慧好學,漢化程度很高,14歲已通習經史、百家之學,對孫吳兵法尤為精熟。又善書法、詩賦,工草隸二體,有詩百餘篇,賦頌50餘篇。劉聰武藝精強,15歲時開始學擊劍、騎射,膂力過人,彎弓300斤。上次劫糧之時和石勒過招,那是因為劉聰已經和晉軍打了一陣了,若二人真正較勁,石勒未必是劉聰的對手。劉聰文武俱佳,在當時確是一個難得的人才。所以太原名士王渾曾對劉淵說;“此兒尋不能測。”劉聰年輕時常遊曆於洛陽京城,廣結名士、豪傑,被新興太守郭頤辟為主主薄,這是劉聰政治生涯的開端。以後逐漸被提升為驍騎別部司司馬、匈奴右部都尉。八王之亂爆發後,他先為河澗王司馬(顒)赤沙中郎將,後又歸依成都王司馬穎,被拜為右積弩將軍。手下大將呼延晏、劉曜、王彌都不是善主。

聽說石勒來降,劉聰興奮異常:自己手下又要添大將了,他找來自己的手下商議,看如何應對這個石勒。王彌首先說:“將軍,上次那石勒和張付利度攪在一塊,劫糧時還和將軍打了一仗。此人現在又忽然來降,還是多個心眼為妙。”

劉聰再看看呼延晏和劉曜,那二位將軍都不以為然:“看看再說唄,就憑我們這實力,撐死他能把我們怎麼樣。將軍不要隻身前往,我等也跟隨,預防萬一。”

城門大開,吊橋放下,劉聰領三人騎馬走了出來。石勒領自己的手下王陽、郭敖、夏侯亮、張付利度,在城門前邊一字排開,身後是自己的大軍。看到劉聰出城,石勒驅馬前走幾步,雙手抱拳說:“將軍,自從那日交手,石某念念不忘。我石勒從鄴城一路趕來,不為別的,實為投奔大漢,願為大漢效犬馬之勞。但不知將軍願不願收留我等。”

“石將軍,這是說的哪裏話?”劉聰一聽哈哈大笑:“將軍來投,實乃我大漢之大幸啊,焉有不收留之理?石將軍勇冠三軍,有勇有謀,在下十分佩服。更何況將軍手下戰將如雲,個個都不是等閑之輩。我劉某能和諸位將軍一起掃平天下,實屬大幸。”

石勒這下心裏踏實了,這才轉過身來給劉聰介紹自己手下將軍:王陽,郭敖,夏侯亮,張付利度……說到張付利度時,劉聰雙手一抱拳:“張將軍,久仰啊,你可是大名鼎鼎啊,我劉某對將軍早就仰慕已久。”

劉聰這邊收將興奮異常,那邊他手下的大將王彌、呼延晏、劉曜心裏有點不很痛快。為啥呢?要說今後都在一起征戰沙場,多個幫手,理應高興才是。可這幾個人都發現人家石勒手下將官太多了,尤其那個張付利度,劉聰過去想把人家拉過來人家還不願意。現在倒好,這個石勒一下子都給拽過去了。石勒加上自己手下這幾員大將,足足能與劉聰匹敵了。這要今後打起仗來,還不都成了他石勒的功勞?……

不滿意絕對有他的道理,可也沒辦法。劉聰終究不是凡人,氣度很大,讓石勒安頓好大營,然後就領著石勒和王陽、郭敖、夏侯亮、張付利度到金殿上晉見自己的親爹——大漢皇帝劉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