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外擠滿了圍觀的人群,死者的6位親屬都呆呆佇立著,年輕的警察標不住向他們投去同情的一瞥。他知道,他們的哀傷與絕望,不僅因為親人的逝去,還因為他們是基督教徒。對於基督教徒來說,自殺便是在上帝麵前犯了罪,他的靈魂從此將在地獄裏飽受烈焰焚燒。而風氣保守的小鎮居民,會視他們全家為異教徒,從此不會有好人家的男孩子約會他們的女兒們,也不會有良家女子肯接受這個家庭男子們的戒指和玫瑰。
這時,一直沉默著雙眉鎖緊的警長突然開了口:“這是一起謀殺。”他彎下腰,在死者身上探摸了許久,忽然轉過頭來,用威嚴的語調問道:“你們有誰看見他的銀掛表嗎?”
那塊銀掛表,鎮上的每個人都認得,是那個女子送給年輕人唯一信物。人們都記得,在人群集中的地方,這個年輕人總是每隔幾分鍾便拿出這塊表看一次時間。在陽光下,銀掛表閃閃發光,仿佛一顆銀色溫柔的心。
所有的人都忙亂地否認,包括圍在門外看熱鬧的那些人。
警長嚴肅地站起身:“如果你們誰都沒看到,那就一定是凶手拿走了,這是典型的謀財害命。”
死者的親人們嚎啕大哭起來,恥辱的十字架突然化成了親情的悲痛,原來冷眼旁觀的鄰居們也開始走近他們,表達慰問和吊唁。警長充滿信心地宣布:“隻要找到銀表,就可以找到凶手了。”
門外陽光明媚,六月的大草地綠浪滾滾。年輕助手對警長明察秋毫的判斷欽佩有加,他不無虔誠地問道:“我們該從哪裏開始找這塊表呢?”警長的嘴角露出一抹難以察覺的笑意,伸手慢慢地從口袋裏掏出一塊銀表。年輕人禁不住叫出聲來:“難道是……”警長看著周圍廣闊的草原,依然保持沉默。
“那麼,他肯定是自殺。你為什麼硬要說是謀殺呢?”
“這樣說了,他的親人們就不用擔心他靈魂的去向,而他們自己在悲痛之後,還可以像任何一個基督教徒一樣開始清清白白的生活。”
“可是你說了謊,說謊也是違背十誡的。”
警長用銳利的眼睛盯著助手,一字一頓地說:“年輕人,請相信我,6個人的一生,比摩西十誡重要上百倍。而一句因為仁慈而說出的謊言,隻怕上帝也會裝著沒有聽見。”那是年輕警官遇到的第一樁案子,也是他一生中最有意義的一課。
情商點撥
英國人文主義者阿謝姆說:“在適當的地方說適當的謊言,比傷害人的真話要好得多。”上帝在對我們進行判斷的時候,決不看我們在怎樣說或怎樣做,而是在乎我們為什麼這樣說和這樣做。在為人處世方麵,很多行為不能一概而論,關鍵是一要看當時的境況,二要看引起的後果。在必要的時候,說一些必要的善意的謊言會讓人生充滿美好的希望,也會讓善良的說謊者倍添其人性的魅力,使人們更加愛他、敬他。
迪卡尼奧的放棄
在英國的曼徹斯特城,英格蘭超級足球聯賽第18輪的一場比賽在埃弗頓隊與西漢姆聯隊之間進行。
比賽隻剩下最後一分鍾時,場上的比分仍然是1:1。這時,埃弗頓隊的守門員傑拉德在撲球時膝蓋扭傷,巨痛使得他將四肢抱成一團在地上滾動,而足球恰好被傳給了潛伏在禁區的西漢姆聯隊球員迪卡尼奧。
球場上原來的一片沸騰頓時安靜下來,所有的人都在等待,迪卡尼奧離球門隻有12米左右,無需任何技術,隻要一點點力量,就可以把球從容地打進對方球門。那樣,西漢姆聯隊就將以2:1以獲勝,在積分榜上,他們因此可以增加兩分。埃弗頓隊之前已經連敗兩輪,這個球一進,他們就將遭受苦澀的“三連敗”。
在幾萬現場球迷的注視下──如果算上電視機前的觀眾,應該是數百萬人的注視下,西漢姆聯隊的迪卡尼奧沒有用腳踢球,而是將球抱在懷中。掌聲,全場雷動的掌聲,如潮水般滾動的掌聲,把讚美之情獻給了放棄射門的迪卡尼奧,或者說,是獻給迪卡尼奧體現出來的崇高精神──和平,友誼、健康、正義!
情商點撥
我們不能把迪卡尼奧的行為簡單地解釋為善良,實際上那是一種比善良更理性的正義。對一個人來說,善良是可貴的;但對一個世界來說,正義具有更崇高的精神價值。因為多數時候,人們並不缺少善良,卻缺少正義。
最珍貴的施舍
一座小城的乞丐們在聖誕節的前一天聚集在一起,他們在這座小城靠乞討生活已經將近一年了,城裏的居民給了他們一日三餐,給了他們溫暖,也給了他們許多難以忘懷的善良。在聖誕節就要到來的時刻,他們決定大家要舉手選出一位施舍給他們最多,最善良,也最使他們感動的人,然後全體乞丐要編織一隻“善良天使”的花環,把它做為聖誕禮物,送給大家公認的最善良的他(她)。
有人提議“善良天使”應該是那位大腹便便的闊綽富翁,因為向他乞討時,他每次都是給予百元的美元大鈔。也有人提議應該把這項榮譽給予市中心的那家餐廳老板,因為每當大家肌腸轆轆時,他總能雪中送炭地讓你飽吃一頓熱氣騰騰的麵包和美湯。甚至還有人提議應該把這項桂冠授予一位德高望重的醫生,因為大家誰有小疾,他總是及時地出現在你的麵前,不嫌棄我們肮髒和貧寒,熱情耐心地幫大家治病……
正當所有乞丐都爭吵得麵紅耳赤的時候,一個腋下夾著拐杖的女孩站了起來,她說:“我想應該把‘善良天使’授予那個下巴頦上長著一顆黑痣的大嬸。”馬上有人站起來反對說:“不行,她並不比我們富裕什麼,沒給過我們百元大鈔,甚至連一塊麵包也沒有給過。”但夾著拐杖的姑娘說:“但隻有她才給了我們別人沒有給予過的東西。”
“別人沒有給予過的東西?那是什麼東西呢?是黃金?是支票?還是鑽石什麼的?”有人站起來疑惑問。
夾著拐杖的姑娘臉色羞紅地說:“不,這些她都沒有,但她給予我們的比這些都珍貴。”比黃金鑽石還珍貴,那麼她給予的是什麼呢?大家都靜下來了,一齊探詢地望著那個夾拐杖的姑娘。姑娘沉靜地望著大家說:“她每次都給了我們微笑,並且還抱歉地同我們每個乞討者說:‘對不起,因為我實在沒有什麼能給予您的。’”姑娘想了想說:“對,她給予了我們尊重。”
大家都沉默了,是的,麵包、衣服、金錢、美酒都常常有人施舍給過他們,但又有多少人能施舍給他們微笑和尊重呢?沉默了一會兒,所有的乞丐都嘩嘩鼓起掌來,大家一致通過把這項桂冠授予那位幾乎一無所有的老太太,因為她施舍給了大家從沒有人施舍過的珍貴東西,那就是:微笑和對大家的尊重。
情商點撥
在這個世界上,黃金和鑽石並不是最高貴的禮物,最能讓一顆心靈感動的,才是心靈和生命最感珍貴的禮物。而最能讓人心靈感動的是對人的尊重。
尊重每一顆心靈,給一顆心靈以尊嚴,這才是每一個人和每一個生命最珍貴的禮物。
金魚和魚缸
一個商人到一個小鎮去推銷魚缸,但小城的人們沒有養觀賞魚的習慣,他們對養觀賞魚沒有任何經驗,也沒有能把魚長久養活的信心,所以商人到小城裏推銷了很久,盡管他的魚缸工藝精細造型精巧,但是賣了很久依舊是問津者寥寥。
商人想了想,在花鳥市場上找到了一個賣金魚的老頭兒,以很低的價格向老頭訂下500條小金魚。賣金魚的老頭很高興,因為他在這個城市裏經營金魚生意多年,生意一直很慘淡,盡管今天這筆生意價太低,但一下子就能出售500條,這是他想都不敢想的千載難逢的一宗大買賣啊。
商人讓擔著金魚的老頭兒同他一起來到一條穿城而過的水渠上遊,商人說:“把這500條金魚全部投放到這條水渠裏。”賣金魚的老頭十分不解,商人說:“你盡管放,買魚的錢我一分不會少給你的。”賣金魚的老頭兒按照商人的吩咐,就把500條美麗的金魚都投放進了那清波蕩漾的水渠裏。
剛過半天,一條消息就立刻傳遍了小城的大街小巷:穿城而過的那條水渠裏,不可思議地有了一條條漂亮、活潑的小金魚。城中的市民萬人空巷爭先恐後湧到那條水渠邊,許多人都跳到渠裏,小心翼翼地尋找和捕捉小金魚去了。
捕到了小金魚的人,立刻興高采烈地去街上買了魚缸,那些還沒有捕到金魚的人,也紛紛湧上街頭,搶購玻璃魚缸。大家都興奮地想,既然這水渠裏有了金魚,雖然自己今天沒捕到,但總有一天自己一定會捕到一尾的,那麼買個魚缸早晚會有機會用上的。
賣魚缸的商人雖然把售價抬了又抬,但他的幾千個魚缸很快就被人們搶購一空了,他轉眼就發了一筆財。欣喜若狂的商人想,如果不是自己靈機一動在水渠裏投放進那區區500尾小金魚,自己那幾千個玻璃魚缸不知要賣到何年何月呢?
情商點撥
有舍,才有得,你不舍棄那500條人生的小金魚,你就得不到幾千玻璃缸的人生大賣買。“將予取之,必先與之”,隻有勇於舍去我們命運裏的一些磚瓦,我們才能得到一塊塊自己人生的美玉。
拋舍我們生活裏的磚,引得我們人生的玉,這是鍍亮我們自己人生星星最好的功課。
沉默是8萬美元
美國大發明家愛迪生發明了自動發報機之後,他想賣掉這項發明以及製造技術,然後建造一個實驗室。因為不熟悉市場行情,不知道能賣多少錢,愛迪生便與夫人米娜商量。米娜也不知道這項技術究竟能值多少錢,她一咬牙,發狠心地說:“要2萬美元吧,你想想看,一個實驗室建造下來,至少要2萬美元。”愛迪生笑著說:“2萬美元,太多了吧。”米娜見愛迪生一副猶豫不決的樣子,說:“我看能行,要不然,你賣時先套套商人的口氣,讓他先開價,再說。”
當時,愛迪生已經是一位小有名氣的發明家了,美國一位商人,聽說這件事情後願意買愛迪生的自動發報機發明製造技術。在商談時,這位商人問到價錢。因為愛迪生一直認為要2萬美元太高了,不好意思開口,於是隻好沉默不語。
這位商人幾次追問,愛迪生始終不好意思說出口,正好他的愛人米娜上班沒有回來,愛迪生甚至想等到米娜回來再說吧。最後商人終於耐不住了,說:“那我先開個價吧,10萬美元,怎麼樣。”
這個價格非常出乎愛迪生的意料,愛迪生大喜過望,當場不假思索地和商人拍板成交。後來。愛迪生對她妻子米娜開玩笑說沒想到晚說了一會兒就賺了8萬美元。
是啊,我們總是不願意在接受別人批評的時候保持沉默,不願意讓對方把要說的內容說完,事實上在我們人生的很多關口,譬如麵對一個自我讚揚的環境,麵對一個據理力爭的爭論,麵對一個強詞奪理的上司等,沉默雖然不會創造愛迪生的8萬美元,但它同樣會讓我們看到刹那間的前程和退路,沉默可以給對方和自己都留下餘地,沉默甚至可以挽救我們。
情商點撥
麵對我們沒有信心把握的事情,如果為了急於表現而去發言,會顯得非常愚蠢,有時也會傷害到別人。因此,恰當的沉默,是對別人的尊重,是以退為進的取舍,也是一種智者的風度。所以,先學會傾聽,再選擇用語言去應和吧。
心中的野狼
在一個很遠的地方,有一年冬天,天氣非常寒冷。人們去向王訴苦,說有一群凶殘的野狼襲擊了他們的牲畜和家禽。國王馬上召集衛隊中最優秀的武士,命令他們去消滅這群凶殘的野狼。國王說:“等明年春天你們回來的時候,我將邀請你們中功勞最大的那個人和我共進晚餐。”
武士們聽了都躍躍欲試,他們都想成為那個唯一受到邀請的人。不顧冰雪和嚴寒,他們爭先恐後地出發了。他們在森林和原野中追尋野狼的蹤跡……轉眼就到了第二年春天。
第一名武士先回來了。他滿身傷痕,一隻胳膊用繃帶吊在胸前,一條腿也斷了,拄著拐杖。他對國王說:“陛下,我的功勞應該是最大的。我徒手和狼群搏鬥,雖然沒能全部消滅它們,但也消滅了許多隻野狼。您看,在搏鬥中,我的右臂和右腿都負傷了。”
正在國王為這名武士欷噓不已時,第二名武士出現了。他的肩上扛著一具野狼的屍體。他對國王說:“陛下,我把狼群中領頭的那隻野狼帶回來了。擒賊先擒王,我一箭就射中了它。其他的野狼不戰自潰,四散奔逃。我的功勞應該是最大的。”
國王說:“祝賀你,勇士。”這時他看到又一位武士回來了。武士身邊跟著一隻安靜的野狼。國王問他:“你做了什麼呢。”
那名武士回答說:“陛下,當我的同伴在追殺野狼時,我所想的是,隻要還有一隻野狼沒被殺死,它就會重新回來禍害附近的村莊。所以我就花時間在遠處觀察野狼,結果我發現與其說它們很凶殘,倒不如說它們很饑餓。這個冬天異常寒冷,野狼的食物變得非常稀少。他們之所以在陛下的土地上四處遊蕩,傷害家畜,是因為它們實在找不到別的可吃的東西。所以我就每天給野狼帶去一些食物,逐漸把它們引離陛下的土地。我把它們引到了一個山穀裏,那裏的氣候相對溫暖,食物也多一些。那裏還有一條沒有結冰的小河,可以給野狼提供飲水……我想它們不會再到陛下的土地上來了。”
國王又問:“你腳邊趴著的這隻野狼是怎麼回事。”
武士回答說:“它救了我一命。在高山上的時候,我不幸遇上了黑熊。多虧有這隻勇敢的野狼從旁相助,我才得以脫身。”
國王因此認定最後這名武士的功勞是最大的,邀請他晚上來赴宴。但是這名武士卻拒絕了。他解釋說:“陛下,我已經得到了最好的回報。這隻野狼已經成了我的朋友,我們彼此友好,不再是敵人。我今後會仔細照料它,而不是試圖依靠武力去強迫它、征服它。而它也尊重我,視我為夥伴。”
有時外在的威脅是虛幻的,它們隻是我們自己內心深處恐懼的反映和表現。在我們的內心深處也同樣生活著野狼,我們除了去殺戮,還可以選擇傾聽和馴服,把我們心中的野狼變成一個夥伴。這是一個比爭鬥更加光明的選擇,它獲得的是雙方的和諧與友愛。
情商點撥
武力是不能夠解決問題的,它隻會讓我們的朋友變成敵人,讓我們與敵人的矛盾更尖銳。出現了問題,大度地選擇傾聽與理解,這樣不僅能使我們“心中的狼”變成我們的夥伴,還能很好地達到我們的目的。因為隻有和諧與友愛,才能夠得到永恒的幸福。
醬菜店老板的蘋果
經濟大恐慌期間,日本有許多中小企業都受到嚴重波及,紛紛麵臨破產的命運。有一家醬菜店也深受影響,老板雖然勉強經營,卻是舉步維艱。他很不甘心,心想:“努力了大半輩子,不能就這麼放棄。”於是,他開始拚命研究如何讓日益挑剔的客人們,願意繼續照顧他的生意。
有一天,他想到一個絕妙的方法。老板跑到蘋果的產地,訂購了一批蘋果,並在尚未成熟的蘋果上貼了一個標簽,等紅蘋果成熟時撕下標簽紙,於是在水果上便會留下一片空白,老板便在這個空白處發揮創意呢!當周邊的醬菜店紛紛倒閉,隻有這家醬菜店的銷售量大增,每天都顧客盈門,最後還擴大生產,供不應求。
那位醬菜店老板的成功秘訣究竟是什麼?就是蘋果身上的創意,原來每次他都會從客戶名單中挑出二百名客人,把他們的名字寫在透明的標簽紙上,並貼在蘋果的空白處,然後隨貨品一起送給客人。每當客戶收到這些蘋果時,都充滿驚奇與感動,他們沒有想到老板竟如此細心與用心。醬菜店老板的這個小動作,其實花費不多,但是當每位客人接到這份小禮物時,心中都非常感動,更甚於贈送一箱醬菜的價值。因為這富有人情味的蘋果,使得客戶們深刻記住了這間醬菜店,隻要蘋果的盛產期一到,主顧們便會想起:“該是訂購醬菜的時候了。”
別小看這些蘋果的功效,這不僅是老板的創意與關懷,更是他經商智慧的高度展現。所謂消費心理,其實就是讓顧客有親切感,當我們與銷售員交流的時候,銷售員的態度正是我們最在意的第一件事;態度親切,懂得投顧客所好,業績自然能蒸蒸日上。
情商點撥
在人際交往過程,如果你希望擁有更多的“老顧客”,便要用心觀察他們的需求,真心誠意地與他們交往,彼此就會充滿關心與愛心,而不會有衝突和矛盾發生。
幽默的警官
傑瑞是一個極富幽默的警官,無論遇到什麼案件或難題,在他手上總能迎刃而解。
有一天,有三位女士為了芝麻大的小事而大吵大鬧來到警察局。她們你一言,我一語,誰也不肯讓誰先說,嘰裏呱啦幾乎把房頂都要掀翻,連局長都沒有辦法。這時傑瑞來說了句:“請你們中間年紀最大的一位先說吧。”話音剛落,房間裏頓時鴉雀無聲。
某日,一男子試圖製造一件轟動全國的新聞,便爬上紐約國際貿易中心,往樓頂上一站,做跳下去的樣子。很快,樓下圍滿了人,包括警察,醫生和記者。局長和警長輪番喊著話,並試圖救險,那男人總是色厲內荏地叫著:“別過來啊!誰要是過來,我就跳下去!”僵持片刻後,傑瑞帶了一名醫生走上前,隻說了一句話,那男子便默默地走下樓去。傑瑞說的是:“我不是來抓你的,是這位醫生要我來問問你,你死後,願不願意把屍體捐獻給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