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玻璃球

愛達荷州東南部的一個小鎮上,有一位名叫米勒斯的小蔬菜商。

在經濟大蕭條的時期米勒斯先生總是在路邊擺一個小菜攤,鎮上的人辦完事回家時,就順便到這裏采購一些新鮮的蔬菜。當時食品和錢都極度緊缺,物物交換就被廣泛采用了。

在鎮上,有幾個家裏很窮的孩子,他們經常光顧米勒斯先生的菜攤。不過,他們似乎並不想購買什麼東西,隻是來欣賞那些在當時非常珍貴的物品。盡管如此,米勒斯先生總是熱情地接待他們,就像對待每一個來買菜的大人一樣。

“你好,巴裏!今天還好吧?”

“你好,米勒斯先生。我很好,謝謝。這些豌豆看起來真不錯。”

“可不是嘛。巴裏,你媽媽身體怎麼樣?”

“還好。一直在好轉。”

“那就好。你想要點什麼嗎?”

“不,先生。我覺得你的那些豌豆真新鮮呀!”

“你要帶點回家嗎?”

“不,先生。我沒錢買。”

“用東西交換也可以呀!你有什麼東西和我交換吧?”

“哦……我隻有幾顆贏來的玻璃球。”

“真的嗎?讓我看看。”

“給,你看。這是最好的。”

“看得出來。嗯,隻不過這是個藍色的,我想要個紅色的。你家裏有紅色的嗎?”

“差不多有吧!”

“這樣,你先把這袋豌豆帶回家,下次來的時候讓我看看那個紅色玻璃球。”

“一定。謝謝你,米勒斯先生。”

每次米勒斯先生和這些小顧客交談時,米勒斯太太就會默默地站在一旁,麵帶微笑地看著他們談判。她熟悉這種遊戲,也理解丈夫所做的一切。

鎮上還有兩個像巴裏一樣的小男孩,這三個孩子的家境都非常不好,他們沒有錢買菜,也沒有任何值錢的東西可以交換。為了幫助他們,又顯得非常自然,米勒斯就這樣假裝著和他們為一個玻璃球討價還價。就像巴裏,這次他有一個藍色的玻璃球,可是米勒斯先生想要紅色的;下次他一準兒會帶著紅玻璃球來,到時候米勒斯又會讓他再換個綠的或桔紅的來。當然打發他回家的時候,一定會讓他捎上一袋子上好的蔬菜。

多少年過去了,米勒斯先生因病過世,鎮上所有的人都去向他的遺體告別,並向米勒斯太太表示慰問,包括那些年幼的孩子。在長長的告別隊伍前麵,有三個引人注目的小夥子,一位身著西裝,另兩位頭戴禮帽,身著筆挺的黑西服白襯衫,相當體麵莊重。

米勒斯太太站在丈夫的靈柩前。小夥子們走上前去,逐一擁抱她,親吻她的麵頰,和她小聲地說幾句話。然後,她淚眼蒙蒙地目視他們在靈柩前停留,看著他們把自己溫暖的手放在米勒斯先生冰冷蒼白的手上。這三個小夥子就是當年經常用玻璃球之類的小玩藝兒和米勒斯先生交換蔬菜食品的那幾個窮孩子。在同米勒斯太太握手慰問的時候,他們告訴她,他們多麼感激米勒斯先生,感謝他當年“換給”他們的東西。現在,米勒斯先生再也不會再對玻璃球的顏色和大小改變主意了,這三個孩子也再不需要他接濟度日,但是,他們永遠都不會忘記他。雖然米勒斯先生一生從沒發過大財,可是現在,他完全有理由認為,自己是愛達荷州最富有的人。在他已經失去生命的右手裏,正握著三顆晶瑩閃亮的紅色玻璃球。

情商點撥

同情心是可貴的,但同情常常會不自覺地演變為對自我的炫耀和對他人的可憐。如果是這樣,同情已不是同情,同情就變成了虛榮和輕視。付出了同情又不流露,這是平常人難以做到的。米勒斯先生做到了,因為他付出的不僅是同情,還有愛。

對愛的最好表達

當年在挖掘特洛伊古城的時候,一位英國考古學家發現了一麵古銅鏡,銅鏡背後雕刻了一段古怪難懂的銘文,他窮盡畢生精力,請教了不少古希臘文專家,都無法破譯其中的奧妙。

考古學家逝世後,這麵鏡子就靜靜地躺在大英博物館裏,直到20年後,有一天,博物館裏來了一個英俊的年輕人,在博物館館長的陪同下,他徑直走到古鏡的麵前,在工作人員的協助下打開玻璃櫃,小心翼翼地取出銅鏡,翻過來放在一塊紅色天鵝絨上。古鏡背後的銘文在紅色的背景上反射著冷冷的金色光澤。年輕人從背囊裏拿出來一麵普通的鏡子,照著古銅鏡上的銘文,轉過頭去,微笑著對博物館館長說:“看,這麵古鏡背後的銘文其實並不難解,隻是將普通的古希臘文按著鏡像後的文字圖案雕刻上去的。”博物館館長也是一位古希臘文專家,他扶著鼻架上的老花鏡,將臉湊過去,仔細辨析鏡子反照後的文字,緩緩地,一字一字讀道:“致我最親愛的人:當所有的人認為你向左時,我知道你一直向右。”

年輕人抬起頭,歎了口氣說:“真可惜!我祖父花了畢生的精力,也沒能破解文字中的奧妙,卻不知道他一直在浪費著時間,結果竟然是這麼簡單!”博物館館長沉默了一會兒,淡淡地說:“或許你以為他一直向左,其實他一直在向右。”年輕人神色一動,陷入了沉思。

我們已經無法得知,這段文字是否就是當年美麗的海倫寫給她那苦命情人的,但銘文中包含著的那種對愛人無限支持的精神,直到今天仍然令人動情不已。在古代許多國度的習俗中,都有左卑右尊的觀念,看來史前的特洛伊古城也是這樣。我們從古鏡的銘文中可以看到,作者的情人或許正被他人視作不斷墮落,即將陷入四麵楚歌的困境,而在這種困境之下,那甜蜜的人兒,卻用這段話表明了對愛人的無比信任,相信他的努力必然會達到一個正確的目標。這種信任對於一個身陷困境的人來說,該是多麼寶貴的鼓勵啊!

那位考古學家沒能揭開謎團,不一定是他做錯了,隻能說明他沒有足夠的運氣發現真相,外人或許認為他向左了,但其實他一直在向右。作為考古學家的繼承人,他的孫子需要明白這一點,並尊敬祖父的這種不懈的努力,以告慰他那鍥而不舍、死而後已的崇高精神。這或許就是博物館館長話語中的含義。

當所有人都認為你所愛的人向左時,你不妨對他大喊一聲:“我知道你一直向右!”這或許就是對愛的最好表達。

情商點撥

每個人都會遇到困境,對於一個身陷困境的人來說,他是多麼需要愛人的寶貴的鼓勵和支持。當所有人都認為你所愛的人向左時,你不妨對他大喊一聲:“我知道你一直向右!”這或許就是對愛的最好表達,它表明了對愛人的無比信任,相信他的努力必然會達到一個正確的目標。

寬大

這是一個來自越戰歸來的士兵的故事。他從舊金山打電話給他的父母,告訴他們:“爸媽,我回來了,可是我有個不情之請。我想帶一個朋友同我一起回家。”“當然好啊!”父母回答:“我們會很高興見到的。”

不過兒子又繼續下去:“可是有件事我想先告訴你們,他在越戰裏受了重傷,少了一條胳臂和一隻腳,他現在走投無路,我想請他回來和我們一起生活。”

“兒子,我很遺撼,不過或許我們可以幫他找個安身之處。”父親又接著說,“兒子,你不知道自己在說些什麼。像他這樣殘障的人會對我們的生活造成很大的負擔的。我們還有自己的生活要過,不能就讓他這樣破壞了。我建議你先回家然後忘了他,他會找到自己的一片天空的。”就在此時兒子掛上了電話,他的父母再也沒有了他的消息。

幾天後,這對父母接到了來自舊金山警局的電話,告訴他們親愛的兒子已經墜樓身亡了。警方相信這隻是單純的自殺案件。於是他們傷心欲絕地飛往舊金山,並在警方帶領之下到停屍間去辨認兒子的遺體。

那的確是他們的兒子沒錯,但驚訝的是兒子居然隻有一條胳臂和一條腿。

情商點撥

那位士兵的死無疑是他的父母造成的,因為他們的自私與狹隘。生活中,大多數人都喜愛麵貌姣好或談吐風趣的人,卻很難去喜歡那些造成我們不便和不快的人。我們總是寧願和那些不如我們健康、美麗或聰明的人保持距離。放下你的殘酷吧,請無怨無悔地愛,無怨無悔地去接納。每個人的心裏都藏著一種神奇的東西稱為“友情”,你不知道它究竟是如何發生何時發生,但你卻知道它總會帶給我們特殊的禮物。

有愛就有一切

城市郊區的一間低矮的小房子裏,一家三口正坐在一起準備吃晚餐,幹淨的舊木桌上隻放著幾個幹麵包和幾片胡蘿卜。他們家每月隻有很少的收入,所以必須將每一分錢都用到該用的地方。即使如此,明天一家人也要挨餓了。

“咚!咚!咚!”有人在敲門。女主人打開門一看,隻見三位老人站在門口,一副風塵仆仆的樣子。

“事情是這樣的。”第一個老人開口說道,“上帝知道你們是一個幸福的家庭,聽說你們的生活遇到了困難,特地派我們來幫助你們。我叫成功,這兩位分別叫做愛和財富。我們三個之間,隻有一個人能留下來。而且,你們隻有一次機會!”屋裏的男主人聽見了他們的談話,一陣驚喜,飛快跑到門口對著自己的妻子叫了起來:“快,我們就把財富請進來吧!”女主人卻表示反對:“親愛的,為什麼我們不選擇成功呢?有了成功,就有鮮花和掌聲,就有了一切!”這時,坐在桌子旁邊的小男孩開口了:“爸爸媽媽,我們還是把愛請進來吧!有了愛,我們不就更加幸福了嗎?”夫妻倆相互看了一眼,覺得兒子的話很有道理:“對!我們還是把愛請進來吧!”奇怪的是,當愛走進門的時候,財富和成功也跟了進來。女人疑惑地看著他們:“你們怎麼都進來了?”三位老人異口同聲地回答道:“愛出現在哪裏,哪裏就少不了財富和成功的忠實相伴。這就是上帝的旨意!”

情商點撥

這世上最能體現無私意蘊的情感就是愛,它能清除悲傷的瓦礫,推倒絕望的斷壁,也能點燃希望的燈。有愛就有一切。

一個人是否富有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心中是否有愛。因為有愛,所以哪怕身無分文也不會覺得困苦,哪怕身處人生的低穀也不會放棄希望。擁有了愛,等於擁有了打開通向天堂大門的金鑰匙,善用它,一切都會伴之而生,比如財富、成功、機遇。心中有愛,就能擁有整個世界。

為心靈安裝愛的程序

某日,一位神色黯然的客戶走進一家安裝人類程序的軟件公司,請求工程師幫他排除煩惱。因為最近一段時期,在他與別人交往的時候,他的係統經常死機。他討厭身邊的每個人,說親朋好友都在莫名其妙地遠離他!軟件工程師聽完他的傾訴,啟動了他的人體機器,進入他的心靈認真檢查,幾秒鍾後,工程師安慰他說沒出什麼大毛病,隻是他的心靈存儲器中丟失了love.exe程序。於是,工程師耐心指導客戶按步驟在心靈中安裝愛的程序。

工程師:首先請打開你的心靈,現在,你在心靈的位置了嗎?

客戶:是的,我進入了“我的心靈”,但是這裏有幾個文件正在運行,在它們運行的同時我可以安裝love.exe程序嗎?

工程師:請問是哪些文件?

客戶:稍等,是我以前安裝的“怨恨文件”、“往日傷痛文件”、“自卑文件”和“嫉妒文件”,這些文件正在運行。

工程師:安裝沒有問題。隻是你必須馬上將“往日傷痛文件”從你的操作係統中刪除,這樣,love.exe程序才可以無障礙地自動安裝起來,並且將永久性地保存在你的內存中,完全不會妨礙其他程序的運行。同時,在love.exe程序安裝的過程中,它會利用自身攜帶的一個叫做“自信”的文件覆蓋掉你係統裏的“自卑文件”。最後,你還要把“嫉妒文件”和“怨恨文件”的運行窗口關閉,因為這兩個文件的運行會阻止love.exe程序的正常安裝,你能關閉它們嗎?

客戶:對不起,關閉無效,請幫我一下吧!

工程師:好的,請返回你的“心靈主菜單”,調出一個名為“寬容”的文件來,你可以根據自己的安裝需要,反複調用多次,直到把“嫉妒文件”和“怨恨文件”徹底從你的心靈中清除。

客戶:好極了,我完成了!現在我看到love.exe程序正在安裝呢。

工程師:請注意,幾秒鍾後,你會從桌麵接收到一條新信息,它提示你:“當前係統重新配置了你的心靈,配置完畢!”你看到了嗎?

客戶:我看到了,這意味著love.exe程序已經安裝完了?

工程師:是的。不過你剛才僅僅是在本地機器中安裝了love.exe程序,隻有將你本地機器中的love.exe程序同其他的人類機器的心靈連接在一起,你的love.exe程序才能不斷升級。

客戶:不好了!我的安裝桌麵顯示一條錯誤信息!

工程師:請念。

客戶:“程序無法在網絡中運行”,這是什麼意思?

工程師:不必擔心,這隻是一個常見錯誤。是說目前love.exe程序隻是在你的心靈外部運行,還無法真正運行在你自己的心靈世界中。這是一個複雜的過程,用非技術性語言解釋就是:在你愛別人之前,必須先要愛你自己。

客戶:那麼下一步我應該如何操作呢?

工程師:不用著急,請進入名為“自我認可”的目錄中。

客戶:好啦,我已打開了這個目錄。

工程師:請點擊該目錄的以下文件,它們是:“寬容文件”,“自信文件”,“實現自我價值文件”以及“仁愛文件”,將它們全部選中後,複製到“我的心靈”的文件夾中,拷貝完畢後,你的心靈係統將自動刪除某些不兼容的文件。

如“自私文件”、“偽善文件”等,同時修複程序運行中出現的故障,最後不要忘記將“自我苛刻文件”從當前目錄中刪除!

客戶:我成功了!現在桌麵顯示:“我的心靈”已經安裝了正版的love.exe程序!係統提示“微笑文件”啟動了,同時,“熱情”、“友好”以及“滿意”三個文件正在“我的心靈”中運行呢!

工程師:恭喜你,係統已經順利安裝了love.exe程序!故障解除了,但最後,我可要提醒你一句。

客戶:什麼?

工程師:記住,愛是一種免費軟件,你完全可以慷慨大方地把愛的各種指令贈送給那些你遇見的人,愛會在人類靈魂間傳播、共享,當愛的指令把一個人的心靈同另一個人的心靈鏈接在一起的時候,love.exe程序會自動在彼此心靈間升級。用非技術性語言解釋就是:隻有當你把自己的愛給予別人的時候,你才能得到別人的愛!

客戶:多謝,我會的!

情商點撥

愛是一種給予,也是一種索取,你把愛給予他人的同時,你也得到了他人的愛,並且這種愛可以累積,使我們的整個生命裏都被愛充滿著。每個人都請自問自己心靈中那個愛的程序丟了嗎?

努力做個善良人

祖父母在科圖拉有個農場。小時候,每年夏天我都去那兒過暑假。“華利貝姆大篷車俱樂部”經常組織車隊在美國和加拿大各地開車旅行。祖父母也是俱樂部成員。每隔幾年,他們便會開上自家那輛老爺車,車後拖著幾十英尺長的大篷車,參加旅行車隊。就是在這樣一次旅途中,祖父說了一句令我永生難忘的話。

我當時不大,也就1O歲左右。但對周圍的世界,我已經開始有了自己的觀點,自以為就無所不知了,並和現在一樣,還迷戀跟數字有關的東西。

經曆過長途旅行的人都知道,你總有多餘的時間來胡思亂想。那天也不例外,我算出了老爺車每英裏的耗油量,算出了各種零食的平均價格……還有什麼可算的嗎。我曾看過一個反對吸煙的電視節目。主持人說每抽一口煙,就相當於縮短了兩分鍾的生命。祖母是煙民,我決定算算她的壽命。

我已經不記得具體數字了:一口=2分鍾,一支香煙=20口,一包煙=20支。祖母有30多年煙齡,按每天1包計算——她的壽命縮短了16年還多。我反複核對了結果,開始為自己的聰明才智沾沾自喜。

我把頭探到前排,拍了拍祖母的肩膀:“您的壽命因為抽煙而減少了16年!”我得意地向她展示我的論據和推算過程,完全沒有顧及她的感受。突然,我看到眼淚從祖母臉上無聲地落下。這不是我期待的反應,她沒說“你真聰明!”或者“你的算術真棒!”

在祖母無法抑製的淚水中,我好像一腳踩中了地雷,這才發現自大無知的我對他人造成了多大的傷害。我不知所措地縮回到後排座位,尷尬得說不出話來。一直默默開車的祖父,小心地把車停在公路邊,跳下車,示意我也下車。我惹了大禍!我會受多重的懲罰。這之前,祖父一句嚴厲的話也不曾對我說過。但這次不比從前,我驚慌失措地下了車。

我們往後走了幾步,在老爺車和大篷車的連接處站定。我等著受處罰,而祖父則看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