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轉戰陝北時,有一天來到一個不大的村子—白龍廟。這個村子建在山頂上,居高臨下,形勢十分險要。由於長時間以來連續轉移、作戰,周副主席覺得毛主席過於疲勞,打算在這裏宿營,就安排說:“這裏地勢對我們有利,司令部可以住在這裏。”

主席也說:“對,就在這裏住下,把警衛部隊布置好,敵人要上山,還可以打他三個多鍾頭,到那時再走不遲。”天黑時,敵人在佳縣以西一帶,點起堆堆大火,烈焰衝天,站在山頂上可以看得真真切切,好像近在咫尺。汪東興同誌忙去向周副主席彙報。周副主席看了看情況後說:“把警戒部隊布置好,不要告訴主席,讓他好好睡吧,他太疲勞了!”

誰知主席在屋裏聽到了,大聲說:“汪東興啊!不要擔心,現在不是他們的天下,是我們的天下了!”

後半夜天下起了大雨,雨水嘩嘩直往山下衝去,駐紮在山下的敵人,被水衝得嗚嗚呀呀亂吼亂叫,又是打槍又是放炮,給自己壯膽子。我們的部隊駐在山上,卻安安寧寧一夜好睡。清早,雨下得更猛了,整座山白茫茫的,像是掛滿了瀑布。部隊下山的時候,簡直是被水推著走的,腳站也站不住。馬也被水衝得不能正常行走,毛主席和警衛戰士手挽著手走下山去。

下到溝裏往北走了一段路,到了葭蘆河上遊。由於下了大雨,河水暴漲,大水淹沒了河床,也不知有多寬。先頭部隊找到了一處最窄的河麵動手架橋。那裏跨河有兩座巨石,正好用來做橋基。隻是水流湍急,看了叫人頭暈。

毛主席走到河邊,仔細觀察了一會兒,並拿起一根樹枝,插到河裏測量流速。周副主席和任弼時同誌正忙著指揮架橋。

突然,在昨晚宿營的白龍廟方向槍炮齊鳴,轟隆隆的爆炸聲就像在頭頂上,這是我們的警戒部隊和敵人接了火。眼看這裏就要變成戰場了,毛主席回身望了望山頭,神態自若地在岸邊來回踱步。

為了盡快把橋架好,戰士們都脫光了衣服,拚著全力,把繩索、木杆往對麵扔,想搭起個架子,好鋪木板。河寬水急,有些木杆落在河心,被水衝走了。

情況這樣緊急,橋一時又搭不好,汪東興同誌忙來請示主席,要設法先護送主席過河。主席搖搖頭說:“不!我留在這裏,你想辦法先把秘書、譯電員和文件送過河去吧!”

按照主席的吩咐,機要人員伏在未加鞍子的馬背上,順著水勢泅過河去。

戰鬥更加激烈,架橋工程仍然進展緩慢。機關人馬全部彙集在河灘上,偏偏這時敵機也冒雨出動了。大家為毛主席捏著一把汗,可主席並不在意,回身對參謀人員說:“把電報拿給我看!”隨即坐在一塊濕漉漉的青石上,聚精會神地翻著電報。一會兒,電台也架起來了,河灘上響起了“滴滴嗒嗒”的發報聲。

在敵情十分緊急的情況下,毛主席這樣從容鎮定、泰然自若,給戰士們增添了巨大的力量,架橋的速度加快了。

當浮橋終於架好後,主席這才站起身來,走在前麵,大踏步過了橋,其他首長也一一走過橋,向新的戰鬥地點走去。

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看起來反動派的樣子是可怕的,但是實際上並沒有什麼了不起的力量。從長遠的觀點看問題,真正強大的力量不是屬於反動派,而是屬於人民。

——毛澤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