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錦江情(1)(1 / 3)

小序:成都,生我養我的城市,自古就是一座詩意

的城市,李白自此出川去,杜甫落難到此來,皆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錦繡詩篇。

我家離杜甫草堂不遠,小時候,或隨父母,或隨學校組織的春遊,常去玩耍,每每看到牌匾上那些詩句,盡管不懂意思,但讀起來那朗朗上口的音樂美感,總讓一個童子駐足半天,不願離去。“錦江春色公占去,草堂人日我歸來”,“新鬆恨不高千尺,惡竹應須斬萬杆。”就是那時候讀上一兩遍後記住的,至今難忘,那時尚不足十歲。踏入職場後擔任日語導遊期間,又不知道多少次帶領日本遊客前往杜甫草堂,每每遺憾於那些美妙的詩句沒法用日語譯出。

微臣忽然生出一個猜想,詩歌其實沒那麼高大上,讓一個童子讀上一兩遍也能記住的詩,就是好詩;若是連一個成年人讀了之後也要想半天才大體明白詩人到底想說什麼,就不是好詩。李白那些膾炙人口流傳至今的好詩篇,其實都是大白話。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哪一句不是大白話?哪一個童子讀上三遍記不住?

人民的語言就是最好的詩歌原材料。

成都市民的語言幽默詼諧,是一座詩人作家們取之不盡的原材料寶庫。連微臣這麼個笨人,饒天之幸,生於斯,長於斯,侵淫日久,也多少沾染了點成都市民幽默詼諧的靈光。

說來笑話,微臣的首部長篇小說《職場現形記》,就是因為跟三歲小侄兒天仁打架打輸了,胡編瞎寫,居然歪打正著,憑著這一本報複三歲小侄兒天仁的荒唐小說,擠進了作家之列,位添末座。近兩年來,又因為上了伊藤禮治的當,被他騙掉7萬塊錢後瞎寫詩歌成了個詩人。

微臣自己想來也發笑,微臣成為作家詩人的故事本身,就是一個幽默詼諧的故事。這得得益於成都這個語言土壤,若不是生活於成都這個語言土壤中,微臣恐怕也沒那幽默感拿自己開涮,將自己變成個笑料供眾人哂笑。

所以,微臣覺得,成都這塊語言土壤是一塊盛產作家詩人的好土壤,是一塊作家詩人盛產好作品的好土壤。

2013年春季,忽然天眼洞開重新發現了成都似的,抬頭望去,覺到成都到處都洋溢著詩情。

成都的市樹銀杏,就是一首詩;成都的市花芙蓉,也是一首詩。

自那以後,成都的古跡新景,趣聞傳說,街邊小吃,烈女靚妹,盡采入詩,居然弄出一籮筐來,整理如下。

以上,是為小序。

成都市樹銀杏

樹中偉丈夫,柔情兼傲骨。

你歌我婆娑,我舞你吟頌。

春來風為媒,秋至白果熟。

幾度洪荒劫,情漫天地中。

注:成都市樹銀杏,又名公孫樹,雌雄異株,雌樹近旁必有一雄樹,缺一皆亡,難以傳子。

成都市花芙蓉花

當年秋來我獨尊,姹紫嫣紅覆錦城。

人生自古知音少,臣妾千年獨憶君。

花開滿樹盡雙色,一紅一白多並蒂。

知音千年駕鶴去,紅為赤心白哀思。

注:成都市花木芙蓉,相傳五代時蜀主孟昶偏愛芙蓉,命遍城牆盡種芙蓉。從此,成都得名蓉城。

成都天府廣場古木

古木無言居鬧市,閱盡滄桑三千年。

神龜繞河定宏基,李冰率民治水患。

相如駟馬高車回,獻忠七殺無生還。

如今古城大拆遷,古木默默又無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