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家庭是人生的根基放下就是快樂(2)(1 / 3)

“你不是說吃喝拉撒睡都不用向我彙報嗎?”耿太太狡猾一笑。耿先生一愣,也笑了起來。此後,耿先生有事外出都會先說一聲,讓太太放心。

就像我們和朋友一起吃飯一樣,大家點菜總是以少為原則,寧可少一點,但是感覺舒服,胃有空間心靈才有空間。同樣,對待感情,夫妻之間的要求也是半飽為好,彼此都有空間才不會那樣局促無奈。不過,空間的距離很好測量,心理的距離,卻難。愛情的安全線,恰恰是看不見而不摸不著的心理距離。有些時候,真的就是這樣,夫妻雙方因為愛而彼此走近,近得恨不得不分你我。於是走進婚姻,長相廝守。此後,彼此的距離慢慢地,在不知不覺中一點點拉開,親密有間。因此,若想夫妻之間的感情更長久,讓夫妻之間的感情永遠保鮮,就要學會給彼此適度的空間,讓愛在有氧的空氣裏得到喘息。

智慧之源

不要以為走進了婚姻就是走進了墳墓,夫妻雙方都有自己的生活圈子,自己的愛好,給彼此一些空間,偶爾出去放放風也未嚐不可。這樣不至於兩個人天天拴在一起,熟悉到產生陌生感,無話可說。距離產生美,婚姻生活也需要距離來為它保鮮。

溝通是最好的表達

夫妻之間朝夕相處,當然要懂得溝通,這不僅是關愛、理解,更是調節雙方關係的潤滑劑,每個人在煩惱和喜悅後都有一份渴望,那就是對人傾訴。

夫妻關係是人世間所有關係中最微妙的關係,如果當事人善於經營,那麼它就是最美麗的花朵,最後還會結出豐碩的果實;相反的,處理不好,那麼它就會成為人世間最荒蕪的墳塋。

那是一個聖誕節,一個美國男人為了和家人團聚,興衝衝從異地乘飛機往家趕。一路上幻想著團聚的喜悅情景。恰恰老天變臉,這架飛機在空中遭遇猛烈的暴風雨,飛機脫離航線,上下左右顛簸,隨時隨地有墜毀的可能,空姐也臉色煞白,驚恐萬狀的吩咐乘客寫好遺囑,放進一個特製的口袋。這時,飛機上所有人都在祈禱,也就是這萬分危急的時刻,飛機在駕駛員的冷靜駕駛下終於平安著陸,於是大家都鬆了口氣。

這個美國男人回到家後異常興奮,不停地向妻子描述飛機上遇到的險情,並且滿屋子轉著、叫著、喊著……然而,他的妻子正和孩子興致勃勃地分享著節日的愉悅,對他經曆的驚險沒有絲毫興趣,男人叫喊了一陣,卻發現沒有人聽他傾訴,他死裏逃生的巨大喜悅與被冷落的心情形成強烈的反差,在他妻子去準備蛋糕的時候,這個美國男人卻爬到閣樓上,用上吊這種古老的方式結束了從險情中撿回的寶貴生命。

夫妻之間需要溝通,更需要傾聽!當你在傾訴時,卻發現無人在傾聽,這種痛苦,無疑是很大的打擊!懂得傾聽的人才能懂得尊重別人。懂得傾聽,不僅是關愛、理解,更是調節雙方關係的潤滑劑,每個人在煩惱和喜悅後都有一份渴望,那就是對人傾訴,他希望傾聽者能給予理解與讚同,然而那位美國男人的妻子沒有做到,所以導致了悲劇的產生。

傾聽不是被動地接受,而是一種主動行為。當你感覺到對方正在不著邊際地說話時,可以用機智的提問來把話題引回到主題上來。傾聽者不是機械地“豎起耳朵”,在聽的過程中腦子要轉,不但要跟上傾訴者的故事、思想內涵,還要跟得上對方的情感深度,在適當的時機提問、解釋,使得談話能夠步步深入下去。

傾聽,是一個渴望成功的人必須掌握的技能。當然,掌握傾聽的藝術並不難,隻要克服心中的障礙,從小事做起,肯定能夠成功。夫妻間尤其要注重傾聽技巧的修煉,因為家是人們真正放鬆的地方,不管是高興的事情還是在工作中遇到的麻煩,人們都希望在最親的人麵前一吐為快。當然,這種一吐為快,應該看準時機。一般人隻顧自己此時此刻的情緒,非得一吐為快,卻忽略了聽者現在是否聽得進自己所說的話。當一個人煩悶疲憊的時候,將不再有餘力去傾聽和關注配偶的訴說,反過來也會使說話者因不受重視而心生挫折感。所以溝通意見或討論事情,最好選擇雙方心平氣和的時機,這樣才能產生良好的結果。

智慧之源

婚姻中的你往往急於表達自己的意見,忽略了對方在說什麼,而造成各說各的話的後果,溝通品質也大打折扣。傾聽是指站在對方的觀點,用心去了解對方的口語與非口語所表達的信息。不僅包含聽到對方說什麼,還觀察到對方非口語行為所蘊涵的意義,注意到其手勢、表情、神態、聲調、身體動作,當一個人心口不一時,往往可從非語言信息看到真正的含意。然後對於所聽到、觀察到的,給予適當而簡短的反應,讓對方知道你在聽,也會讓對方感受到尊重。

不要讓關心成為負擔

有時候過度的關心是種負擔,它會讓人無力辨別“體諒”和“憐憫”的區別,甚至會讓人對這種無緣無故的同情和憐憫感到痛恨。

幾乎所有的人都認為家庭生活是一座圍城,婚姻束縛了他們的自由,是他們最重大的負擔,同時太多的關心又摧毀了他們的意誌,使他們失去了奮鬥的動力。結果導致婚姻關係破裂呈愈演愈烈之勢,原本相愛的夫妻成陌路人,上演著一幕幕悲劇。建立一個家庭不容易,我們要善待它、嗬護它,對它負責,不要輕言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