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中的樹如此,生活中的人亦如此。彎曲中蘊涵著豐富的哲理,它並不是倒下和毀滅,而是順應和忍耐。生活中,忍就是彎曲的藝術。做人能懂得彎曲並敢於彎曲,是一種本領,更是一種境界。有這樣一個小故事:
兩個身受不白之冤的人被關在同一所監獄。一個看到的是窗口外明亮的星星,而另一個看到的卻是四周的高牆。看到星星的人甘於默默忍受困苦,而看到高牆的人終因承受不了外來的流言飛語,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上吊了。十年後,案件水落石出,真相大白,那個看到星星的人被洗掉了冤屈,重獲了自由。可歎的是另一個悲觀的人卻早已命歸黃泉。
可見,生活中不要什麼事都過於苛求,懂得彎曲,也不失為大丈夫。這種靈活的變通不是見風使舵,不是奴顏婢膝,不是媚上欺下,相反,它是另一種意義的人格和超脫。做人要忍讓,是為了不放棄正直的原則。有時候,適當的忍讓是一種理智。忍讓不是妥協,而是戰勝困難的一種理智的做法。
忍讓不是倒下,而是為了更好、更堅定地站立。忍讓不是毀滅,而是為了退一步的海闊天空;是為了讓生命鍛煉得更堅強。
智慧之源
生活中,夫妻相處需要一點彈性的空間,這也是家庭和睦相處的最好方法。否則,一味地硬挺,你自己累,對方也會很累。而適當地忍讓一下,也許你一時難以解決的問題就會在你躬起的脊背上悄然滑落。那麼,夫妻間的相處,也就會變得輕鬆很多。
信任是情感的基石
如果說信任是夫妻之間愛情的基礎,那麼猜疑便是愛情的蛀蟲。如果因丈夫或妻子與異性接觸而無端猜疑,甚至發展到監視對方的做法,對夫妻感情和家庭穩定都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
猜疑是人性的弱點之一,曆來是害人害己的禍根,是卑鄙靈魂的夥伴。
有句俗話說“猜疑把你和我都變成了蠢驢”。然而我們還是經常推斷別人的思想和行為。夫妻之間要充分信任對方,不亂猜疑。外國有句俗話,叫做“疑來愛則去”,深刻地揭示了猜疑的危害。著名的文學家莎士比亞在其名著《奧賽羅》中,就敘述了類似的一個悲劇。
國王的女兒苔絲德蒙娜衝破家庭和社會的阻力,同奧賽羅這樣一個出生卑賤、膚色黝黑的將軍結了婚。婚後的生活十分美滿。然而,奧賽羅部下的一個軍官尼亞古出於卑鄙自私的目的,編造謠言,製造陷阱,挑撥他們的夫妻關係,使奧賽羅對忠誠純潔的妻子產生了猜疑之心,在一個漆黑的夜晚竟用被子將苔絲德蒙娜活活悶死了。後來,奧賽羅知道了事情的真相,追悔莫及,自刎於妻子的腳下。
現實生活中,我們的身邊經常在上演著這樣的家庭悲劇,應該足以使我們警醒。夫妻兩個人,並不是時時刻刻生活在一起的,各人也有各人的心事和社會活動,如何鞏固感情,除了相互進行感情交流,增加互相了解外,就是首先打下互相信任的基礎。輕易懷疑對方,勢必造成夫妻間的隔閡,以至感情破裂。
李剛深深地愛著他漂亮的妻子曉晴,他像一位老大哥似的整日看護著妻子,從走路姿勢到頭發式樣,從一言一行到一舉一動,從口紅的濃淡到穿著,可以說,他把滿腔的愛都恨不得全部傾倒在妻子身上。對於他這種“老大哥”
式的愛,他的妻子曉晴膩煩透了,她渴望衝出丈夫精心織下的愛網,自己獨自到外麵闖一闖。於是,經朋友介紹,她進了一個劇組,她認真的工作態度和高效率的工作贏得導演的好評。有一次,天下起雨。下班後曉晴發現自己忘了帶雨傘,正好導演和她順路,就用摩托車送她回去。就在導演帶著曉晴衝出劇組大院時,迎麵正碰上李剛騎著自行車給曉晴送傘。由於雨很大,坐在導演身後的曉晴沒有發現丈夫李剛的身影,摩托車噴出一股黑煙,一溜煙地衝進了雨幕。李剛手裏拿著雨傘,癡呆呆地望著兩人遠去的背影。於是,李剛便斷定妻子曉晴和導演有染,一怒之下,請了長假,去廣州度假。李剛走後,曉晴發現自己意外地懷孕了,但是李剛並不相信孩子是他的。丈夫的無情和多疑反而使曉晴生下孩子的決心更加堅定了。十月懷胎,一朝分娩。
孩子那圓乎乎的大眼睛和上翹的小鼻子活脫脫是他的再版,事實不說即明,孩子無疑是他的親骨肉。李剛後悔了,他使用了各種辦法想挽回他的過失,喚回妻子的愛,但是,妻子曉晴那顆冰冷的心再也無法暖和過來。他們隻好分手了。
猜疑是夫妻關係的大敵,是感情破裂的一大隱患。生活中遇到懷疑的事,不宜過早下結論,要客觀、理智地去分析,才能夠了解真相。古人雲:“人之相知,貴在知心。”夫妻之間更需加強了解以求心心相印,杜絕猜疑的發生。
智慧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