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之源
隻要把握住婚姻生活的大方向,不偏離正常的軌道,不偏離道德的航線,試試在小事上裝一次傻,說不定你會愛上“裝傻”這種生活方式,因為這種方式離福很近。
多些寬容,少些埋怨
愛情的成功與否其實暗含著很多原因。我們要有付出的能力、理解的能力、寬容的能力和自我承擔的能力。付出才能得到回報,理解和寬容才能營造愛情繼續生長的環境,自我承擔才不致使愛情成為萎靡不振的禍首。
白頭偕老不是一句空泛的誓言,而是融入我們每一天的生活細節裏的行動。白頭偕老不僅僅需要愛情的支撐,更需要彼此的寬容和禮讓,而這寬容正體現在日常生活中。
夫妻之間的相處,難免會有一些磕磕碰碰,在細節中給予對方更多的關心和體貼,不要動不動就揪住“雞毛蒜皮”的小事不放。這樣做,你會發現生活更美好了,家庭更和睦了。在生活中,如果妻子發牢騷,丈夫決不能采取“以牙還牙”的頂撞態度,而應有“宰相肚裏能撐船”的氣量,暫且不去計較妻子的話說得難聽或是否符合事實,而要多想妻子平時對自己的恩愛,過後再找機會向妻子說明原因,這樣就可避免一場不愉快的“衝突”。
有一天,夫妻二人決定坐下來好好地談談。他們之間實在是存在太多的問題需要解決了。
妻子說:“你有多久沒有回家吃晚飯了?”
丈夫說:“你有多久沒有起床做早飯了?”
妻子說:“你不回家陪我吃晚飯,我有多寂寞啊。”
丈夫說:“你不給我做早飯吃,你知道上午工作時我多沒有精神。上司已經批評我好幾回了。”
“早飯你可以自己弄的啊,每天回來那麼晚吵我睡覺,我怎麼能起得來。你可以不回來陪我吃晚飯,我就可以不給你做早飯。”妻子不高興地說。
“你知道我一天上班有多辛苦,壓力有多大。一個晚飯,自己吃怎麼了,難道你還是孩子,要我喂你不成?”丈夫也沒有好氣地說。
妻子抱怨說:“你總是喝得爛醉而歸,有多久沒有給我買花,多久沒有幫我做家務了。”
丈夫也不甘示弱地說:“你知道你做的飯有多難吃,洗的衣服也不是很幹淨,花錢像流水,有多久沒有去看我的父母了……”就這樣,夫妻二人你一句我一句地互不相讓,最後竟翻出了結婚證要去離婚。在去街道辦事處的路上,他們遇見了一對老夫婦正相互攙扶慢慢走著,老婦人不時掏出手帕給老公公擦額頭上的汗,老公公怕老婦人累,自己提著一大兜菜。這對年輕夫婦看到這個情景,想起了結婚時的誓言:“執子之手,與子偕老。休戚與共,相互包容。”可是現在竟然……於是他們開始互相檢討。
丈夫說:“親愛的,我真的很想回家陪你吃飯,可是我實在工作太忙,常常應酬,並不是忽略你啊。”
妻子不好意思地說:“老公,我也不對,不應該那麼小氣,你在外工作掙錢不容易,早上我不應該賴床不起的。”
“早飯我可以自己熱,每天回家那麼晚一定吵你睡不好覺,你應該多睡會兒的。”
妻子也忙檢討自己……就這樣,這場離婚風波平息了。從此之後,夫妻倆變得互敬互愛,彼此寬容忍讓,更多地為對方著想,恩恩愛愛。其實,導致婚姻失敗、愛情終結的常常都不是什麼大事,而是一些日常瑣碎小事中的摩擦,無休止的埋怨。
而埋怨隻能讓彼此疏遠,讓愛情更早地被葬送。爭吵的危險傾向是算舊賬、翻老底,爭吵的最好結局是達成新的諒解。寬容才能讓彼此互相交流、融洽,寬容才能讓感情更融洽。但寬容也是有原則的,並不是一味地忍讓。要常常換位思考一下,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強加於人,要給予對方解釋的機會,這樣才能讓婚姻更完美,幸福更長久。
智慧之源
夫妻之間沒有多少實質性的矛盾。隻是為一些瑣事你爭我吵,卻壞了情緒,誤了正事,甚至或多或少地影響了夫妻之間的感情,這樣確實不值。雙方應該學會互相謙讓,互相理解,這樣生活才會輕鬆起來。與其埋怨爭辯,不如低頭讓步。埋怨隻會讓夫妻感情步入狹小的胡同;而低頭讓步,眼前卻會豁然開朗。
家庭中需要更多的忍讓
什麼是忍?《說文解字》解釋為“忍,能也”。忍,確實是有能力、有雅量、有修養的表現,它是積極的,主動的,高姿態的。人人都懂得這個理,何愁家庭不和諧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