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卻道海棠依舊(1 / 2)

神龍王朝統一度量衡,書同文,車同軌。在文化,語言上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統一,多種族的融合,帶來了多宗教的交流,思想高度自由,信仰自由。

長安城受前朝影響,幾乎家家信佛,城中寺院佛塔數不勝數,佛教成為了長安城第一信仰。

李元帥作為一個地地道道的秦川人,也受到了佛教的影響,雖然不算是虔誠的信徒,但是每年還是會去城裏最大的寺院——雙龍寺朝拜禮佛,然後舍下大筆的黃白之物。也因此,雙龍寺和帥府的關係非常親密。

初春時節柳絮紛飛,冰雪消融,地處西北的長安城雖然比別處苦寒一些,但此時節也有了幾分暖意。

今天是三月十三,老夫人的祭日,老夫人信佛甚篤,所以每到這一天老元帥就會攜家人去往雙龍寺朝拜祭奠。

雙龍寺雖說確實在長安城裏,可長安城卻緊挨著秦川所以,長安城東麵沒有城牆,但巍峨的秦川為它鑄造了天然的城牆。綿延的山脈在這裏仿佛突然裂開了,有一座單獨的山丘被甩了出來,正好嵌入長安城,所以這一座山被長安人稱作“衛城山”

雙龍寺就在衛城山頂。

雖然不是在王朝內數一數二的大寺,但起碼前十是有的,老元帥的錢可沒有白舍。雖說是在山頂建寺,但從山腳起就算是進山門了。

老元帥吩咐侍衛們退下,自己隻帶著兒子,孫子,以及管家周不平上山。

元帥駕到寺裏自然不敢怠慢,老早就派人在山腳等候,待到元帥到,已經等了有兩個時辰了。

“阿彌陀佛,元帥,小僧在此恭候多時了。”了塵禪師雙手合十,躬身說道。

“了塵大師無需多禮,老頭我年年來,年年都是你在這兒,咱也算老相識了”元帥還了一禮

不等了塵開口,一個脆生生的聲音說道“爺爺,這個爺爺為什麼沒有頭發?”

開口的正是李青山,時光飛逝,此時的李青山剛剛過完十二歲生日,慢慢的有了少年的俊秀五官和玩耍心性,第一次見到僧人,自然非常好奇。

“青山,不許胡說”李老元帥趕忙說道。

“哈哈哈,無妨無妨”了塵禪師自然不會計較

他蹲下身看著李青山,慈祥的一笑,說道“爺爺呀,是出家人,頭發是紅塵的牽絆,是煩惱絲,斬去三千煩惱絲,自然了無牽掛,才能一心向佛呀”

李青山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當然了塵禪師也沒指望讓一個十來歲的小孩懂這些。

“阿彌陀佛,老元帥,請吧”說罷頭前帶路。

一行人向著山頂走去,這山腳到山頂的石階每一階都雕刻著一朵蓮花,寓意步步生蓮,李青山好奇的去摸,摸得滿手是土,老元帥心痛的用手絹給他擦去,然後隨手把那條沾了土的描金手絹扔到一旁,看的了塵一陣陣的肉疼。

山間的晨霧還沒散盡,飄飄渺渺,如幻似真,滴點陽光透過薄薄霧靄,像佛國遺穗,竟讓人有一種身在仙境的感覺。

越爬越高,終於來到了雙龍寺門口,小青山向來時的路看去,都藏在了霧裏,什麼都看不見。

“斬去三千煩惱絲,來路不知蹤跡,去路不知何方,豈不惑?”李青山喃喃自語道。

別人聽來沒有什麼,了塵心中一震,暗道好厲害的孩子,年紀輕輕居然有這等禪心。聽說這孩子出生不哭不鬧,雙目圓睜,難道有什麼大來頭。話說前朝有一瘋僧,相傳是降龍羅漢再世臨凡,救得一方百姓疾苦,成就大羅金身,莫非這李青山也是個什麼羅漢轉世不成?

心中這麼想著,可沒這麼說出來,畢竟這話聽著像胡言亂語,但再看李青山的眼神多了幾分期待。

一行人進了大雄寶殿,老方丈慧空禪師迎了上去,和老元帥寒暄了一番。不到祭拜時間,李青山到院子裏四處轉了起來。

李青山越走越深,都知道他是李元帥的孫子,也沒人阻攔,況且,了塵禪師一路跟隨,也出不了什麼事。

走著走著,李青山在一個獨院門口停住了腳步。其他院子都修葺的很完美,唯有這個院子,古色古香,和周圍格格不入。

李青山轉身問了塵“大師,這裏是什麼所在?”

了塵歎口氣說“這裏原是我師弟了緣禪師的住所,四年前師弟出外遊方,再無蹤跡,現在裏麵住著了緣的徒弟,辯機。辯機最孝,原是一個孤兒,師弟從不知什麼地方撿回來的,真正的視如己出,現在師弟不知所蹤,辯機也不願意修葺院牆,他怕師父回來找不到家了,唉”

李青山聽後點了點頭“我可以進去看看嗎?”

“可以,隻是自從師弟走後,辯機便不言不語,公子多擔待。”

李青山推開院門,步入院中,院子裏沒有他想象的雜亂不堪,反倒是幹幹淨淨,花材修剪的很整齊,一看就是有人經常打掃。庭院的中間居然還單獨種了一株不知名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