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4章 擁有一顆感恩的心(1 / 2)

卡羅琳·肯尼迪身為名門、政治世家的掌上明珠,卻堅持與政治絕緣。從哈佛大學法學院畢業後,她直接進入律師界,成為一名專業律師,同時一直堅持自己的愛好——寫作。

卡羅琳之所以喜愛寫作,主要是受母親的影響。在母親的詩集《傑奎琳·肯尼迪·奧納西斯最愛的詩》的出版儀式上,卡羅琳回憶說:“媽媽在我心裏永遠是最美好的,她給我留下了無數溫馨的回憶。我記得小時候,全家人總是聚在一起玩連詞遊戲,媽媽特別神奇,她總是能隨口說出很多新奇的字眼,並且能隨口背出一段我們這些孩子根本就沒聽過的著名的詩句。媽媽很喜歡閱讀,所以,她的知識非常豐富。讀書的習慣,是我從媽媽那裏繼承下來的最好的禮物。”

對於父親,卡羅琳的回憶則大多與鎂光燈有關。父親由於工作關係,經常不在家。1960年的一天,肯尼迪在贏得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提名之後,高興地回到了位於雅尼斯港的家,卡羅琳當時2歲。她興奮地奔出大門迎接親愛的父親,但被突如其來的鎂光燈嚇壞了,她將腦袋死死地貼在爸爸的懷裏。肯尼迪立即蹲下身子,慈愛地對小卡羅琳說:“別怕,寶貝,有爸爸呢!”

無論從父親還是母親身上,卡羅琳都感受到了濃濃的愛。雖然最後政治和名譽吞噬了父親、叔叔甚至弟弟的生命,但在卡羅琳心目中,家人給自己永遠都是幸福和溫馨的回憶。在卡羅琳心中,有兩個詞特別重要,這就是“珍惜”和“感激”。

卡羅琳已成為三個孩子的母親,她將自己從父親和母親身上感受到的濃濃的愛和關懷,加倍傳遞給孩子們,目的是讓孩子們世世代代都記得這份愛,當他們年邁時,都能感激曾經擁有的幸福生活。

卡羅琳堅信自己的選擇,她的生活是為感恩而來,而不是為了獲得“名譽”而來。孩子們之所以會心存感激,原因在於他們有父母和他人的關愛的回憶。把愛傳遞給孩子,才能讓孩子感受到愛的幸福、愛的力量,他們才能學會“愛”與“被愛”,感激擁有的幸福生活。

感恩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品德,是一片肺腑之言,是人與人之間的潤滑劑,如果人與人之間缺乏感恩之心,必然會導致人際關係的冷淡,所以,每個人都應該學會“感恩”。學會“感恩”,其實就是學會懂得尊重他人,對他人的幫助時時懷有感激之心,知道每個人都在享受著別人通過付出給自己帶來的快樂的生活。

三國時期,諸葛亮僅為了報答和感激劉備的友待,諸葛亮真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劉邦以自己的真誠善待韓信,把自己的飯菜給韓信吃,把自己的衣服給韓信穿,韓信十分感動。後來,韓信為了報劉邦的大恩大德,南征北戰,為大漢王朝立下大功。感恩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可以改變人,改變曆史,甚至整個世界,我們應該感謝幫助過你的人。

在一個偏僻的小鎮,據傳有一個特別靈驗的寺廟,許多有困難者都到請求神的幫助。有一天,一個拄著拐杖、少一條腿的退伍軍人,一跛一跛地走向鎮上的寺廟。旁邊的鎮民帶著同情的口吻說:“可憐的家夥,難道他要向上帝請求再要一條腿嗎?”

這一句話被退伍軍人聽到了,他轉過身對他們說:“不是要向上帝請求有一條新的腿,而是感謝他還讓我擁有一條腿,並且要請求他幫助我,教我沒有一條腿後,也知道如何過日子。”

學會珍惜感恩所得,學會接受麵對所失。不管人生是得與失,總是要讓自己的生命充滿了亮麗與光彩。不在為失去而掉淚,最重要的是努力活出自己的人生。

一次,美國前總統羅斯福家失盜,被偷去了許多東西,一位朋友聞訊後,忙寫信安慰他,勸他不必太在意。羅斯福給朋友寫了一封回信:親愛的朋友,謝謝你來信安慰我,我現在很平安。感謝上帝:因為第一,賊偷去的是我的東西,而沒有傷害我的生命;第二,賊隻偷去我部分東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慶幸的是,做賊的是他,而不是我。對任何一個人來說,失盜絕對是不幸的事,而羅斯福卻找出了感恩的三條理由。這個故事,啟發我們該如何感恩生活。感恩是一種處世哲學,是生活中的大智能。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風順,種種失敗、無奈都需要我們勇敢地麵對、豁達地處理。這時,是一味地埋怨生活,從此變得消沉、萎靡不振?還是對生活滿懷感恩,跌倒了再爬起來?英國作家薩克雷說:生活就是一麵鏡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你感恩生活,生活將賜予你燦爛的陽光;你不感恩,隻知一味地怨天尤人,最終可能一無所有!成功時,感恩的理由固然能找到許多;失敗時,不感恩的借口卻隻需一個。殊不知,失敗或不幸時更應該感恩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