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者,百姓之安居之所也,朝廷,執國權柄者也。
愛民,則可得國。殘民,則必傾其朝。
幅員萬裏之大秦皇朝,盛世離幽,國君仁治天下,其政治清明,國庫殷實,邊境安定,百姓安居樂業,共享康泰。
然而。
太平盛世並未延續多久。
所謂貪官汙吏漸生橫行。
朝堂之上,別有用心之人聚斂財富,結黨營私,賄賂公行,貪贓妄法,胡作非為。
以致朝野上下一片烏煙瘴氣之境象。
本原,五洲大陸版圖,共存戰之七國——紫焰、曦寧、北冥、蘭果、旭堯、太陽、離幽。
天下七分,紛紛擾擾,關係亦是錯綜複雜。
其之離幽,屬小國,立國百年,太祖始皇英勇驍戰,是以治世之能君,亂世之英雄。然而曆任國君亦昏庸有之,鮮少利民國策,以致離幽逐漸民生凋敝,與各國國力懸殊,依次排行,名列漸漸沒落於眾國之末。
大秦元年二百七十一年,夏四月,先帝軒轅崢崩於乾清宮,享年五十有三。
太子儲君軒轅靖宣,奉先帝遺旨繼位,擇日舉行登基大典。
新帝繼位,未改元,沿用太祖‘德豐’年號,大秦元年二百七十一年,軒轅新帝年僅一十九歲。
登基大典之日,共襄盛舉。銷聲匿跡約七載有餘,離幽國師一歸現身宗廟,留下十六字真言。
「東方異象,降世國母,離幽得姝,將得天下。」
隨即,又再沉寂無蹤,杳無音訊。
離幽國師一歸成名天下已屆百年,天下眾人不知其名、不知其齡,隻知其號一歸,行蹤詭秘,字字珠璣,不曾失算。
各國國君得此卜算之訊,心驚膽顫,終日提心吊膽惶恐不安。皆蠢蠢欲動之。是以為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明著暗著予以離幽使各種絆子、放各種冷箭,見針插縫,無孔不入。
其中曦寧、旭堯更是大軍壓境,頻頻來犯。
眾等一直翹首以盼之降世國母——顧美美小姐,因無端遭受各方絡繹不絕之人馬、花樣繁多之騷擾招式,水深火熱防不勝防,終,不勝其煩,怒也!
紅顏赤膽,芊芊玉手直指各國無上君主,滿腔義憤,斥:
——尼瑪!
——你們一個兩個吃飽了沒事撐的是吧!!
——眾番抬舉,我謝謝你們全家!!!
——並以我二十一世紀新新人類的心聲忠告諸位,take.care皇權終成黃泉!!!!
——不用客氣、不用謝我、不用隨禮、後會無期!!!!!
曙光初照,颯爽英姿,中華兒女,巾幗須眉。
同時配以右手,以食指、中指向天直豎,餘下三指皆握掌心之手勢,比劃之——你們這群二貨!
誠然,被天下第一大神……棍(!)忽悠了去,居然還樂此不彼前赴後繼,實在愚昧,真切悲哀!
無證外來戶之國母顧美美小姐,因遭受其所謂‘神級預言家’無故陷害,莫名其妙一係列顛沛流離之後,火冒三丈,狠誓,放話天下之:神棍一歸,你最好祈禱這輩子別碰到我顧美美,否則,我倆不死不休!
擲地之聲,鏗鏘有力,許諾之言,以隨你我之終生,盟誓!
顧美美從此國母之名更勝以往,其真鳳之氣幾乎於直逼九天,天下民眾均以國母二指豎天此霸氣之姿,修葺佛堂銅像以金漆渡身、或繪製圖樣貼以正堂大廳正中央,朝九晚五,誠心膜拜。
而大秦皇朝,離幽國盛世之名,乃軒轅靖宣禦駕親征,逐鹿群雄,征戰四方,以滅曦寧、旭堯兩國,接收其腹地而興起。
戰爭,本就勞民傷財,近年朝堂浮沉,休養生息,正正是離幽、曦寧、旭堯三國合並一統之初。
國家整頓,根基未穩,民心伊始,決然不可因一子錯,滿盤皆落索之。
故以,離幽國東南部江西臨東地區水患伊始,朝廷即刻點撥白銀七十萬兩賑災,隔月再以補贈五十萬兩白銀,用以災民災區重建家園。
朝廷兩番以賑災為名,共計撥款,白銀一百二十萬餘兩。
此前,白花花的災款滋潤得朝廷黨派、屬左翼派係之工部,欲壑難填。
而現下,此些人,再次以‘為國為民’為由不懼強諫,要求加增一百五十萬兩白銀,以重點救援受災嚴重地區。
前前後後合並計算已是離幽國半年稅收之七分之一。
然,單單用於這江西臨東地區水患的救助,卻是得出那‘杯水車薪’的結論!
軒轅靖宣雖然心中一直了然此些事實,卻不曾明確表態。
亦然知悉,這款,無論如何,還得繼續撥!
可,以何方式才能把款項落實到災民手中,確實屬一難題。
左翼派係一眾以淩政之丞相為首,工部尚書魏嵐博次隨,一眾諫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