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百一十二章 神劍(1 / 3)

青竹淥波,風靜光柔。石間溪水相間,水聲鳴樂,不時夾雜著幾聲雀音。從這半山腰上遠望,碧空如洗,山映春光。山下一條石徑掙紮著盤到了半山上,又被鬱鬱的青樹掩住了身影。隻有徒步慢慢探索,腳踏實地,你才能發現那位先生的隱居。

不知一位耄耋老人是怎麼樣在荒無人煙的山上完成這樣的一棟宅院。院前是一個不小的池塘,淺淺的碧波時不時和春風打個招呼。倘若是夏天,這裏一定是滿院荷香。趁徐風行吟庭中,把酒淩風,那該是怎麼樣一種詩意的享受呢?水上折著的,是一座宛若臥龍的木橋,一直通向院前。

柒葉立在木欄邊,呆呆地望著院裏剛抽枝的紅豆樹,若有所思。

“楠榴之木,相思之樹。。”曲廣泉不知道什麼時候站在了柒葉的身後,長歎了一聲。蒼眉敗鬢似乎能遮住歲月在他身上留下的痕跡,光澤的麵頰使他顯得神采奕奕,簡直讓人懷疑他的白發是否是偽裝上去的。

“老師。”柒葉驚了一下,回神應道。

早在曲先生入山前,便有題詩曰“此去獨懷一路走,來日更有騏驥出。”不過多久,山間巧遇的兩個孤兒成為了曲先生的入室弟子,其中之一便是柒葉。

“為師昨夜夜觀星相,紫微星時隱時現,東有熒惑將其,天下必有大變。你與宋彧學藝七年,為師已經沒有什麼可以傳授的了……”曲廣泉一言未罷,隻見柒葉猛地跪倒在地。

“老師這是要趕我們走?”

“愚物!”曲廣泉怒斥道,“大丈夫當以天下蒼生為重,天下將亂,此時不出更待何時?隻恨為師心有餘而力不足,但願我的兩個徒兒受我真傳,得我詩魄,救萬名於水火。也不枉七年師徒。”

宋彧此時本該在山下采藥,聞曲廣泉急召,便急躍上山。也一同跪倒在前。

“師命不敢不從。”宋彧拜道。柒葉見狀也連叩三個響頭。

“為師贈你們幾物,日後有大用。”曲廣泉便從長袖中掏出三個錦囊,“這三個錦囊名為‘驚、朝、變’,在危難時須你二人一起打開,可解難,切不可無端開啟。”宋彧應聲收了。

曲廣泉有憑空抽起一把寶劍,劍鞘上刻有七星,綴紫珠一顆。“此劍名曰紫薇,他日有救世之主,可以劍相贈,自有變化。有強敵時可拔劍禦之。”柒葉雙手承下。

“自今日起,我們不再是師徒,你們也不必對別人提起為師姓名。”曲廣泉頓了一會兒,又把皺著的眉頭收了下去,背身說道。

二人深得老師意圖,而七年師恩,怎麼能說別就別,說忘就忘,便忍不住大哭起來:“謹遵師命。”

“帶上她一起走吧,我再送你們八個字‘魂劫自歸,燕有再飛’,皆是你們劫數。二人不解,隻得記下。

收拾了下行李,又帶上一個十寸左右的玉匣,午時過後便下山去了。

宋彧、柒葉二人剛走不久,便有人來擾曲廣泉清修。“來者不善。”曲廣泉心神一動,隻覺一股強大的精神力迎麵壓來,便知道是不速之客。“道友既然來到了寒舍,何不顯身?”

梁上散出一陣陰笑,隨即一個黑衣道人落座眼前。“詩神武聖,天變有命,你又何必慫使徒兒逆天,豈不枉費性命?”

“自古人定勝天。”曲廣泉麵色不改,昨夜觀星辰,他已經知道會有此人到來,但對方是什麼人,目的何在,他卻遲遲參不透,隻知道沒有安危之憂。

“敢問先生如何勝天?”黑衣道人問道。

“老夫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凡事世劫,皆為我知。鬥星*,可改魂魄,紫薇神劍,可斬奸佞,浩然正氣,可扶明君,如何不能勝天?”曲廣泉微微笑道。

“如此甚好,我欲請先生共坐昆侖聖界,小賭一把,不知先生肯降尊否?”黑衣道人聞言應笑,而遊刃有餘。

“有何不敢!”曲廣泉便提起筆墨,在桌上奮書了幾筆。二人化成一縷輕煙,直飄昆侖去了。

且說宋彧、柒葉雖得師命,卻不知道該往哪裏走。二人思索良久,覺得既然是救世,理應前往長安,一見帝麵,二鏟奸賊。便直奔益州。

兩人雖然陪伴老師七年隱居,但也有偶爾下山的。益州便是他們到過的最遠的地方。不說市集有多麼繁華,就光看街上的遊人絡繹,也覺得這裏不比揚州、長安差多少。兩人身上盤纏不多,找了好久才終於找到一處在他們接受能力之內的歇腳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