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波逐流永遠成不了富翁
不用說,創造財富是當今最為招搖、最為時尚、也最具誘惑力的詞語了,成為富翁也是大多數人夢寐以求的想法。於是,在商業競爭中,企業家們圍繞投資理財的具體實踐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運用積聚的人脈和資源以求得迅速市場占位、商戰破冰的目的。
在我們看來,成功的個人理財可以增加收入,可以減少不必要的支出,可以改善個人或家庭的生活水平,可以儲備未來的養老所需。實踐證明,在成功理財的各個因素中,技術性、智力性因素並不起決定性作用,如同股市投資一樣,技術專家往往成不了超級“莊家”,心理素質、性格特征等“情商”因素對理財是否成功往往起到決定性作用。
在美國權威財經雜誌《福布斯》公布的今年“全球億萬富豪榜”中,身價在10億美元以上的497名超級富豪中,竟有237名是白手起家!美國作家福利森指出,要成為億萬富豪,至少要做到以下五點:
懂得把偉大創意發揚光大。富豪不一定是某個偉大創意的發現者或發明者,但卻是能把偉大創意發揚光大的人。例如比爾·蓋茨,雖然他是靠電腦操作係統DOS發跡的,但他並不是該係統的發明者,真正的“DOS之父”很早就在一場酒吧鬥毆中喪生,享年隻有54歲。
富豪的行為模式異於常人,常做出違反社會常規、招致他人嫉恨的事。美國最大零售商沃爾瑪的創辦人山姆·沃爾頓經常擾亂市場價格。一旦逮到機會,他便伺機向供應商殺價。所以供應商們都知道和沃爾瑪做生意不容易。因此,如果你想當好好先生,最好打消富豪夢。
抱緊資產。要想財富長久,就要具備足夠的定力,拒絕短期利益的誘惑,抱緊核心資產。微軟的比爾·蓋茨能夠多年蟬聯全球富豪榜首,就是得益於他能夠抗拒誘惑,不放棄微軟的大部分股權。
有撿便宜貨的獨到眼光。對於富豪們來說,撿便宜貨不是在整個社會都認為很便宜的時候買進。他們認為,一旦某項資產的現價已經低於其“潛在價值”時,就是介入的最佳時機了。
氣定神閑地麵對投資風險。投資沒有一定賺錢的道理,不過,富豪們一定有辦法使自己安度投資的低潮。專家們發現,富豪們大多是玩撲克牌的高手。他們大多生活作息有規律,婚姻生活穩定、美滿。有誌成為富豪的人,不妨要學習他們的生活態度。
那些富翁們懂得,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須成為與眾不同的人。他們必須完全成為真實、獨立的自己,他們並不害怕展露自己的真實人格。他們更看重的是,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人,有著獨一無二的生命目的,每個人都是原創的。如果一個人不喜歡自己的話,責怪父母、社會、體力和精力的限製或其他因素是無濟於事的。一個人的智慧就深藏在自己的內心。
富翁們往往懂得挑戰傳統的智慧,換一種方式來思考。依靠傳統的智慧,隻能帶來傳統的結局,而不會有任何新東西。他們都是另類的思想家,他們必須要讓自己的生意區別於其他大多數的生意,他們開辟新的路徑和拓展新的邊界。亨利·福特就是這樣一個人,後來的山姆·沃爾頓,沃爾瑪的創始人也是這樣一個人。傑夫·貝索斯,亞馬遜網的創始人,還有很多其他互聯網億萬富翁,都是這樣的人。確實,不同的思維,是有不同的回報。
所以,想要成為富人,不僅要從富翁的身上學到秘訣,更重要的是發掘自己的閃光點。隻有屬於你自己的創造,才有可能成為獨一無二的財富。
讓錢在流動中升值
在商業社會,人人都想富;而人生無常,卻並不是人人都可以富。於是便產生了如何處理金錢的方法論問題,這就是理財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