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為贏”是“李寧牌”運動鞋早期的廣告語,然而卻沒有幾個人知道第一批“李寧牌”運動鞋做砸時的情景,李寧差點“初戰未捷身先死”。當時,李寧投入運動鞋的開發費用隻有50萬元,其中20萬元用於“001”係列的生產。由於種種原因,這批鞋全部不合格。世界創業實驗室消息:得知這一消息,李寧立刻飛回北京,召集鞋業部門開會。李寧心情沉痛,但仍毅然決定銷毀這20萬元的“處女作”。“讓我們從頭再來!”他有力地握了握拳頭對部下說。那年,李寧不到28歲,卻在商海嗆了一口水。雖然成功的品牌攻勢在短時間內迅速提高了“李寧牌”的知名度,但是出於價位、顧客接受程度等風險因素的考慮,國營商業的主批發渠道並不像預期的那樣,能接受這個以世界冠軍的名字命名的品牌。
1990年9月22日,中國第一家“李寧牌專賣店”在北京燈市西口正式開業。此後,李寧采用鋪底貨、提供裝修費用等優惠政策,逐步擴大在各地的專賣店數量。為了推廣品牌形象,也為了吸引投資者,每一家專賣店的開業,李寧都專程前往剪彩、簽名。
此後,李寧牌專賣店開始在全國擴張。
漸入佳境
幾年的時間,李寧開始似乎重新找到了那種遊刃有餘的感覺。
在亞洲金融危機到來之前,李寧剛推出了“暴風雪”秋冬休閑裝。這一係列服裝,當時成為了全國青少年追求的時尚,在國內賣得很火,甚至帶動著“李寧牌”其他產品也不斷升值。
1996年12月25日,李寧突然在全國350家專賣店、數千個銷售網點上展開了一場規模大、幅度大的讓利促銷——原價200元的,現售50元;原價300元,開價不到100元。李寧這突如其來的舉動,讓所有對手看不懂,集團內部人士也被這一招搞得糊塗了。李寧卻說:“這叫壯士斷腕。我們寧可犧牲掉上千萬元的利潤,也要為今後的發展贏得寶貴的時間和空間。”
果然,當金融風暴刮來時,比李寧的“暴風雪”更猛。麵對這一全球性的商業災難,眼看著商品在倉庫裏越積越多,許多商家都不知所措,於是紛紛36計走為上,將“降價促銷”視為“護身符”。而李寧卻臨危不亂,鬥誌彌堅,仿佛就像回到了當年的賽場上——看著別人積分遠遠高過自己時,仍然不急不躁、異常冷靜。在京城商家一齊喊逃聲中,“李寧牌”的“超強聚合”新款運動服卻一個子兒不讓,不打折、不贈品,要買就買,不買拉倒!出乎意料,在眾人大叫“打折都沒人要”時,“李寧”卻走起俏來,有幾款代表作甚至脫銷了。
“李寧”不僅抗住了市場疲弱的巨大壓力,不斷打開著局麵,而且還在各大商家紛紛為體育“高投入、低產出”的讚助大喊頭痛時,於短短幾年中,為國內各項體育事業投入近8000萬元。
回報是什麼呢?李寧笑而不答。1998年,當讚助商們對國內排球聯賽作壁上觀時,李寧又“瘋”了起來,盛裝與排球“約會”:投資300多萬,度身打造出16款高質專業裝備,一口氣吃下16支強隊的讚助任務。世界創業實驗室消息:裝備之齊,連排協人士都不得不讚歎:“李寧把我們武裝到了牙齒!”“這叫全新的讚助哲學。”李寧如是說。
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1996年殘疾人奧運會、2000年悉尼奧運會、2004年雅典奧運會……李寧都是中國代表團獲獎裝備的提供者,在這些賽場上,處處可見穿著“李寧”服裝的中國運動員,李寧也由此走上塑造強勢體育品牌的道路。
走出國門
李寧“胃口”越來越大,做國內體育用品第一品牌並不能使他滿足。李寧是個明白人,要跟國際豪客一比高下,財力雄厚並不是決定性因素,隻有強大的科技支持,才能保證長盛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