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後的下午,嶽飛派人去耶律大石的軍營,告訴他們梁王千歲準許罷兵議和的旨意已到,請蕭大人去梁山大營簽署正式的文書。
其實在開始的幾天,耶律大石和蕭顯也怕嶽飛耍花樣,所以對梁山大營的監視一直沒有放鬆,不過覺得梁山大營中除了正常的訓練外,與平常並沒有什麼不同的。
而當聽說宋清同意罷兵的旨意到了之後,這顆懸著的心也終於算是放下了。耶律大石立刻派蕭顯去梁山大營把文書簽了,然後命令士兵準備行裝,明日一早拔營起寨。這地方他一刻都不想待下去了。
嶽飛為給耶律大石挖這個坑,可謂是費盡心機,他知道,如果當時就答應蕭顯,很容易引起他們的懷疑,所以才把時間定在三日後,而且還偽造了一份宋清的旨意。
事後嶽飛自然會向宋清彙報此戰的詳細經過,同時他也深信宋清不會因為這件事怪罪於他。
蕭顯見過宋清幾次,對宋清的字跡也算認識,不過要說熟悉還差些,另外他也不相信嶽飛敢假傳聖旨。
到了梁山大營,和嶽飛寒暄幾句後,就接過宋清的旨意裝模作樣地看了一會,然後飛快地屬上自己的名字,生怕這東西會飛了似的。
完成這些之後,蕭顯急於去向耶律大石表功,拒絕了嶽飛的挽留,立刻反回自己的大營。
見到這東西,耶律大石終於放下心來,和宋清達成協議,自己就可以去西邊欺負那些比較好欺負的小國了,心中暗暗決定,這中原是說什麼也不來了,太危險。
要不是天已經見黑,耶律大石都想現在就走,不離梁山人馬遠點,他的心始終放不下來。
耶律大石是這種想法,不代表別人也是這麼想,背包已經裝好,顯然是要回家了,不用打仗了,誰不高興啊?
於是在整座大營中,有的是將領公開帶領喝酒,有的則在將領默許下,紛紛以各種形式慶祝起來。
很快,耶律大石也知道了,不過卻也沒有禁止,畢竟這裏還有很多人馬不是他自己的手下。他隻能要求自己的手下不能放鬆警惕,天亮之後立刻啟程。
此時在梁山大營卻仍是一如即往的安靜,不過中軍大帳中卻是另一番景象。
隻見嶽飛頂盔掛甲地坐在帥案後,兩側均是披掛整齊的將領。原來花榮的人馬已經到達預定位置,完成對水源地的控製。
無論是草原還是大漠,最稀缺的都是水源,所以隻要嶽飛一戰擊潰耶律大石的人馬,即便他能逃出生天,他的人馬也必將因為沒有水源而無法在草原是立足,甚至不用再行打擊,他的人馬就能自行潰散。
口袋已經紮好,下麵要做的就是收網了。
時間在一點點流逝,外麵已經完全黑了下來。中軍大帳裏很靜,嶽飛不開口,眾將誰也不敢先開口,數十人的大帳內,除了呼吸聲,幾乎聽不到別的聲音。
這種寂靜很快就被打破,斥候的聲音在帳門口響了起來。
“報大帥,聯軍大營已經陸續息燈就寢”
“再探、再報”
“得令”
隨著嶽飛的命令,斥候轉身走了。又過了好一會,斥候才轉回來。而這期間,大帳內還是原來的樣子。
“報大帥,聯軍大營已經就寢”
聽到在聲回報,嶽飛才猛地站起身,環視著眾將道:“破敵就在今夜,眾將按計劃攻擊”
“得令”
鐵甲碰撞在一起,發出整齊的聲音。眾將向嶽飛勢力後,轉身昂然走出大帳,然後去各自的營寨統領人馬。
為了達到全殲聯軍的效果,嶽飛甚至命令大營也學著聯軍大營的樣子,在夜深之後,也將燈火全部熄滅。
而隨著眾將的返回,梁山大營的左右兩側營門紛紛打開,無數人馬借著月光從營中湧出,然後悄悄向聯軍大營摸去。
聯軍也有斥候,不過卻以先一步被梁山斥候解決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