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錢與幸福有時候是孿生姐妹,所以有錢的女人幸福著,幸福的女人也不愁吃穿;金錢與幸福有時候又是一對冤家,所以有錢的女人除了錢什麼也沒有,幸福的女人什麼都有可就是缺錢。其實,女人都想把幸福和財富抓在手中,但是金錢和幸福又是兩碼事,做金錢的主人吧,而不是奴隸。
不做金錢的奴隸
有些女人把追求財富當成生活的全部內容,這樣一來,她們就再也無法享受到生活的寧靜美好,反將自己搞得身心疲憊,所以癡狂地追求財富就必為財富所奴役。
這是一個極具誘惑力的社會,這是一個欲望膨脹的時代,人們的心裏總是充滿著欲望和奢求,追逐名利,穿高檔衣服,吃山珍海味,坐香車寶馬,而這一切都需要錢。
有一位先生講述了他曾經和自己要強的妻子一起度過的一段悲慘時光。她似乎隻有一種想法,而這種想法占據了她整個的生活——那就是賺錢。她對於生活本身絲毫不感興趣,而生活絕對不能幹擾她為賺更多錢而製定的工作計劃。這位先生說,後來他們的家完全不是一個家了。她一回到家裏,就為更多的生意進行思考和安排計劃,為賺更多錢製訂更多的方案。這樣,賺錢已經成了她唯一的癖好。長此以往,她總是顯得那麼疲憊不堪,每當她晚上回到家時,她甚至累得抬不起頭來。但即使這樣,她仍然不休息,而是很快地投入到工作中去,思考並計劃著更多的生意。於是,她總是使自己處在一種連續的疲勞狀態之中。
本應該留在辦公室裏的生意和業務,總是時時刻刻伴隨著她。她先生說,“我記得她總是在午夜以後還坐在那裏,端詳著她的杯子並且仍然在思考、在作計劃。我聽見了她那痛苦的咳嗽聲,於是我常常走下樓去懇求她為了健康而休息一下,該上床睡覺了,更何況我有能力給予她足夠寬裕的生活。但她從來都是很固執。”
“她坦率地對我說過許多次,我的乞求毫無用處,如果在她的計算過程中少了一分錢,她也不會放棄,直到查出那分錢為止。有幾次,我在地板上丟下一便士,並且把它撿起來交給她說:‘這就是差額。我剛把它從地板上撿起來,也許是你的。’但是,她很敏銳地看穿了我的詭計。她無法停下來,直到在自己的書中發現了那一便士,哪怕為此幹上一個通宵!”
盡管這個女強人有上百萬的財產,但是她沒有了正常的家庭生活,也享受不到家庭的歡樂。後來,她丈夫和孩子們疏遠了她。她從來沒有像別人那樣擁有空餘時間去享受快樂。她總是處於不停地思考、計劃和努力工作之中,直到死亡把她帶走。
財富可追求卻不可強求,每個人都要保持一種平和的心態,擺正財富的位置。那句俗語像是永遠的真理:金錢不是萬能的。不要隻為金錢而生活。
單身女孩的時尚理財
單身時期就開始理財的女孩,成家後能夠迅速地進入當家者的角色,把一個家操持得井井有條。
對於某些愛美的女孩子來說,開銷似乎是一個填不滿的黑洞:化妝品、時裝、泡吧……她們也許是別人眼裏拿著高薪的白領,是高人一等令人羨慕的角色,但同樣有著自己無法剔除的尷尬與無奈:她們的生活受困於眼前的現實,讓自己缺乏成就感而看不到未來。卡奴、月光族的頭銜,她們在享受時尚、瀟灑與自由時,附帶承擔了那份財務困境中的無力感。或偶爾有餘錢,也斷不願為將來做點預備與籌劃。
這樣的女孩子,不要奢望將來成家後情況就會有所好轉。釣個金龜婿?也許吧,但真的很難。對於普通的女孩來說,這種幾率和中五百萬巨獎差不多吧。此外,你還得承擔金龜婿相對更大的花心、背叛的可能。總之,很難。
理財吧,從單身時期就開始。單身時期開始的理財,至少可以給你帶來兩個好處:讓自己在財務上更自由,為將來成家後積累當家理財的經驗。開源節流永遠是理財的真理。對於單身女孩而言,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麵來鍛煉自己。
(1)定期存款。要給自己設定每個月的理財目標,以此來積累財富。要量入為出,生活支出要盡量控製在工資收入的1/3左右,嚴格控製不必要的支出,有計劃地購買對象,最大限度地進行節流。為自己開個應急準備金的賬戶,然後每個月拿到薪水後就往裏扔些錢。
(2)定期定額買基金。定期定額計劃又稱為單位平均成本法,指投資者每隔一固定時間(通常是一個月),投資固定金額於固定基金上,不在乎進場點,也不必在意市場價格的起伏。當基金淨值隨市場行情揚升時,固定金額購得的基金單位數會減少,反之同一金額購入的單位數則較多,借此分散購入基金時點,攤平市場高低起伏。當投資者需要資金時,則可贖回整筆或部分資金。對於工作繁忙、生活無規律的單身族,定期定額最大的好處在於起點比較低,而且操作比較簡單。現在已經推出該計劃的開放式基金,其最低申購金額僅僅為200元,投資者隻需要和基金銷售網點一次性簽約,今後每個月的扣款都將自動進行。日積月累,每個月小小的支出可以聚沙成塔。長期而言,開放式基金的收益率通常高於銀行定期存款的利率,另外,定期定額的方式還可以將購買基金的風險攤到最低限度,在淨值較低的時候買入較多的份額,在淨值較高的時候買入較少的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