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項研究顛覆了傳統的觀念,原來人是要先自覺幸福,才比較容易邁向成功,賺取財富。亦即,幸福快樂是成功致富的因子,而非結果。
當你擁有財富之後,如何同時擁有幸福?理財專家認為,“金錢隻是手段,不是目的,要懂得把財富轉換成幸福,這樣財富才有意義”。畢竟幸福才是最終的目的。不過在得到財富之前,別忘了,得要先幸福。這樣,你就可以“因為幸福而帶來財富,而且也能因為財富而得到幸福!”
明天是早餐在哪裏
身為現代女性,必須有麵對現實的勇氣,當生活變臉時,女性需要有一個“保險櫃”做自己的堅強後盾。
年輕的小玲是典型的“月光族”。雖說每個月有6000多元的收入,可還房款、吃穿購物、美容減肥,再加上朋友聚會,基本上不剩什麼。年初,小玲單位的一位同事因子宮肌瘤住院,生病開銷挺大,再加上耽誤上班丟了獎金,又沒有買保險,導致經濟壓力不堪重負。於是,小玲從中吸取教訓,每個月都從自己的工資中取出1000元作為備用,以防不時之需。雖然每個月少花了1000元,但卻換來了充滿保障的舒心生活。
職業女性的收入一般不成問題,生活可謂“無憂無慮”。她們往往熱衷於購房買車,盡情享受,追求高品位生活,而忽視了為自己防範風險。要知道,許多職業女性麵臨著千變萬化的生活和工作環境,不少人長期處於亞健康狀態。從快樂的單身貴族到日後成家立業,職業女性經曆的生活環境和生活狀態更是變化巨大,正是未雨綢繆的重要階段。對她們而言,為自己的關鍵時刻準備一個“保險櫃”是必不可少的。
一、準備一個“保險櫃”
“女性掌握理財權的時候到了!”這絕對不是“三八”婦女節的時候所打的標語口號,也不是故意引起你爭奪家庭財產權的糾紛,而是女性在家庭裏的特殊地位所決定的。
那麼,可能會有人疑惑,為什麼女性應該主動接管理財權呢?
首先,女性是家庭日常開支的調控者,試問你們家裏誰來負責每天的柴米油鹽開銷,或者誰來安排給家庭保姆必要的生活費用?其次,女性並不經常是家裏主要的收入來源,但善於理財的天性決定了她對家庭裏的收支狀況一目了然。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個賬戶,不知道哪個賬戶裏有多少資金的丈夫們卻並不在少數。
更重要的是,女性由於生理上的特點和社會就業的現狀,收入一般會低於男性,從而使得未來養老金的積累大成問題;女性還經常是公司裁員或者被解聘的對象,因而必須準備自己的不時之需;而且被解聘之後女性再次尋找工作比男性又要難得多,女性為自己準備的不時之需也要多得多。
一個重要的理財觀點是“錢不要放在一個櫃子裏”,提供給女性理財者的建議也是準備三個櫃子。一個被稱做安全櫃,當失業或者失去家庭的主要生活來源時,它主要用來保護你的家人和孩子;另一個可以稱為投資櫃,它用來進行積累養老金的必要投資,你需要估計自己未來所需養老金來得出目前投資所需要的投資收益率;最後一個是風險櫃,說的是你有餘錢時來進行風險較高的投資,從而獲取額外的收益。
二、至少準備3~12個月的生活費
牛萍女士,原來在外企負責銷售,工資收入不菲,其丈夫也是外企職員,兩人仗著每月1萬多的工資進賬,買下了一套100萬的房子,貸款80萬,每月還款達5008多元。平日裏外麵應酬多,飯局花銷也大,年輕氣盛的小夫妻少有積蓄。
就在這時,牛萍和老板有點意見不和,一氣之下就把工作辭了。當時她認為辭工作後還可以再找一個,不愁沒有地方要。
可沒想到的是,牛萍辭職了才發現,自己懷孕了。
所謂生活一道道坎,說的就是這麼多意外。丟了工作,丈夫的收入要還貸款,兩人又沒有積蓄,養活孩子麵臨一大筆支出,牛萍能想到的唯一辦法就是賣房子。緊急出手,價格上已經沒什麼優勢了,更何況,心高氣傲的小夫婦如今卻要搬到租來的房子裏了。
但是,如果未雨綢繆,在安全籃子裏放上一筆3~12月的生活費,牛萍的境遇就遠不會如此了。
你可以把這筆費用稱為“周轉資金”,以應付失去收入時候的開支。你需要存儲的確切錢數將以每月花銷為依據,以牛萍女士為例,如果包括房貸的支出,她為家庭存儲的資金要在3萬~10萬。如果樂觀一點,考慮夫妻不會同時失業,她的儲備資金也應該是3個月到一年的工資收入,才能維持自己的財務狀況,不至於在這種特殊時刻陷入財務“窘境”。
生活中誰都有可能出現危機,這時你的財務必將麵臨巨大的挑戰。因此,女性應在投資之餘,為這樣的關鍵時刻準備個保險箱,以備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