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0章 懶螞蟻效應(Lazy-ant Effect)——“懶”的生存智慧(2)(1 / 2)

任何一個公司在做一件事情之前,如果決策層沒有認真地進行思考,這件事情就不會幹得非常出色。而我們在工作中也是如此,如果自己不主動進行思考,也很難作好自己的工作。一些公司為獲得收益和取得市場成功所必須做的直接的、重要的行動,就是這個公司的核心路線。每一個員工首先必須踏上這條路線,然後才能為公司作出貢獻。這是所有經理的共識,樂於工作的人用行動告訴我們怎樣才能站在核心路線的旁邊:要在工作中積極思考並且要學會承擔自己工作以外的責任,為同事和集體做更多的努力;要堅持自己的想法或項目,並很好的完成它,願意承擔一些個人風險來接受新任務,敢於挑戰,敢於在壓力下工作。

世界上到處都是有才華的失敗者,在很多情況下,他們之所以一事無成、碌碌無為,在失意的煎熬中痛苦的生活,並不是因為他們知道的東西不夠多,而是因為他們沒有去探索未知的東西。他們隻將注意力集中在提高和完善做漢堡包的技能上,卻不注意提高銷售和發送漢堡包的技能。也許麥當勞不能做最好的漢堡包,但他們能夠在做出一般水平的漢堡包的前提下,做最好的銷售和發送工作。我們從事某項工作,除了要拿到薪水、賺錢養家之外,還有一些比較高的要求,比如晉升和加薪,比如希望自己的夢想在辛苦工作中得以實現。但是,在達到這些目標的時候,我們經常會丟掉思考這個工具。

你會反複問自己這樣的問題嗎:在工作中我知道公司對我有什麼期望嗎?我有把工作做好所必須的器具和設備嗎?在工作中,我有機會做我最擅長做的事嗎?在過去的7天裏,我出色的工作表現得到了承認和表揚嗎?在工作中有人常常鼓勵我向前發展嗎?在過去的6個月裏,有人跟我談過我的進步嗎?上個季度中,我在工作中學習和成長到底有多少?

對於這些簡單而又難以回答的問題的思考,能夠讓我們明確目前自己所處的位置,從而明確工作目標、正確評價自己,然而這僅僅是思考的開始,成為一個職場精英,未來的路還很長。

◎懶的智慧就是勤勞

在企業中,所謂的“懶螞蟻”員工,其實他們並不是真正的懶,他們之所以看上去懶,是因為他們的工作效率很高,他們隻用別人幾分之一的時間,就完成了工作,那麼接下來的時間裏,他們便顯得清閑了,也就讓人覺得他們是“懶螞蟻”了。事實上,就在他們清閑的時候,他們也仍然在思考,在琢磨,在利用自己完成工作的剩餘時間,總結自己的所得所失,策劃自己的下一步工作計劃。

事實上,如果你真的抱有一顆把職業當事業之心,就要明白,在今天這樣的時代,失敗一次,就等於失去了一次機會,而機會對於現代人來說,是非常奢侈的,而且是稍縱即逝的,而且所有的機會都隻有一次。你需要具備“螞蟻效率”,盡可能地讓自己成為一隻高效率的“懶螞蟻”,而不隻是一隻埋頭苦幹的“勤螞蟻”。這是一個可以使人創造更高生產率的工作策略。更高的生產率意味著能使你的處境完全改變,從麵臨被解雇轉為受到提升;從業績平平到卓然超越;從空有一身技藝的普通職員到一名優秀的職業者……到時,你就會發現:你的發揮空間比以前大了許多,你已經獲得了許多富有挑戰性的、令人滿意的工作機會,你對公司也更有價值;你能夠更好的控製自己的發展。

變化繁多的遊戲總比較單純的遊戲來得有趣。同樣的道理,倘若本身對工作有興趣,再加上工作本身富於變化,那做起事來便會著迷。從事複雜、困難之事,當事人之所以鬥誌高昂,那是因為工作富於變化,可使人充分發揮自己能力的緣故。不管用何種方法,要使單純的生活有所變化,應盡量讓生活豐富多彩一些,在多麵的生活中為自己打開一扇扇通向成功的門,這樣才能更好地激勵起自己的幹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