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小步慢跑”職業到位的方法是被企業認可的有效途徑。企業負責人非常認同這樣的做法。短時間麵試很難真正了解人,求職者采用曲徑通幽的擇業辦法,給了自己機會,也給了企業機會。
有一位計算機博士,畢業後找工作時接連碰壁,許多家公司都將這位博士拒之門外。這樣高的學曆,這樣吃香的專業,為什麼找不到一份工作呢?萬般無奈之下,這位博士決定換一種方法試試。他去麵試時,再也不說自己是博士生了,而是以最低的身份去求職。果然見效,不久他便被一家電腦公司聘用,他成了一名基層的程序錄入員。程序錄入員可以說是一份極沒人緣的工作,稍有學曆的人都不願做,但是這位博士卻幹得很認真。沒多久,上司發現他很有才華,因為他能看出程序中的錯誤。上司詳細地了解了他的情況後,給他安排了一個與本科畢業生對口的工作,因為他跟上司說自己是本科畢業生。又過不久,老板發現他不但能勝任新的工作,還能提出很多有價值的建議,於是又找他談話。再次談話後,老板又提升了他。
又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老板發現他的專業知識的廣度與深度非碩士可比,就又找他談話。這時,他亮出了博士學位證明,並跟老板說明了自己這樣做的原因。於是,老板毫不猶豫地重用了他。
海納百川,是因為海在最低處,要有所成就就要有從最基層做起的勇氣和耐心,是金子總會發光,有能力總是不會被埋沒的。某種角度來看,謙虛地從基層做起既是一種策略也是一種手段,不斷地展示和誇耀自己反而容易遭到反感,難以合群,被認為難以合作共事。
“阿倫森效應”給我們揭示了在他人對我們形成印象的過程中,應盡量避免由於表現不當,使他人對我們的印象向不良方向發展。職場流行這樣一句話:“一看打扮二看穿,情感溝通不能刪。”行走職場,“異性緣”就如同一個良好的見麵禮,能為我們贏得機會。
有這樣一則故事:A是個的確有幾分姿色的美女,尖下巴,卷翹的睫毛配上那性感得足以激發無限想象力的漂亮眼睛,絕對嫵媚。如此養眼,自然也是老板的“紅人兒”。帶上這樣的女秘書出入生意場,無疑能為老板爭回幾分麵子,特別是A時不時地撒嬌獻媚,談判陷入僵局時,推推搡搡間嬌嗔幾句,說不定生意就談成了。先天的優勢使A在公司裏出足風頭。誰料,就在她得意洋洋之時,卻狠狠地栽了一個跟頭。
一次A應邀與老板共同參加一個客戶的宴請,談新產品的宣傳策略。不巧,老板人在國外,隻能由A代為出席。老板特意交代她與營銷主管一起出席。“這樣的事我見多了,”A暗想,“一個人還不能搞定?”在她看來,應酬之事無非敬敬酒、換換名片,再加幾句捧場的話。於是,她自作主張,獨自一人出席宴會。當A身著一襲綴著亮片的低領魚尾裙,抹著鮮豔的口紅出現在宴會大廳時,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她身上。對方老總是何等厲害的角色,眼見隻來一位“交際花”似的人物,分明沒有把他們看在眼裏。一杯杯酒勸下肚,A早已雲裏霧裏,說起話來口無遮攔。至於洽談業務,那就更不能跟對方站在同一平台上對話了。一筆大單就這樣泡了湯,老板對A的評價急劇下降,不但給予公開點名批評和扣除獎金的處罰,而且再也不帶她出席業務洽談宴席。巨大的落差使A自覺無趣,不久就灰溜溜地辭職了。
與A一樣,C也有著姣好的容貌,曼妙的身段,然而,同是行走職場,C與A卻有著不同的命運。憑借一口流利的英語和過硬的業務能力,一路拚殺,C終於闖進了這家知名企業。麵對新的挑戰,C決心大幹一場。可是,令C困惑的是,與老板的溝通總像隔著什麼屏障,很多話題難以展開。C加班加點做出的方案,每回交到老板那裏便杳無音信了。一來二去,C漸漸摸出點門道來。畢竟是一個人才濟濟的大企業,C作為新人還沒有完全贏得老板的信任,如果沒有機會充分展示一下自己的實力,如此溫火慢燉,不知要到什麼時候才能將局麵打開。機會很快就來了。一次公司晚宴,C盛裝出席,她舉止優雅,顧盼生輝中流露出迷人的嬌俏,使多年來例行公事般的聚會,頓時有了“聚焦點”。
C徑直走到老板麵前,搭訕之餘,也談了一些對公司目前項目的見解,她的嫵媚、大方以及適宜的談吐,給老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樣的自我展示確實為C的職場生涯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沒過多久,C所做的企劃方案就在公司董事會上被老板大大表揚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