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多愚癡,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癡。】
三毒煩惱裏麵最重的就是愚癡,是眾生生死輪回的根源,貪裏麵也有愚癡,瞋裏麵也有愚癡,因為有愚癡,所以我們才會起貪瞋。愚癡的眾生常念觀世音菩薩聖號就能夠開智慧,遠離愚癡的障礙。
觀世音菩薩以方便慈悲和般若三德來度化眾生,常念觀世音菩薩,一心不亂,至誠懇切地稱名就能夠感應道交。因為觀世音菩薩他是耳根圓通,娑婆世界的眾生耳根最利,我們在稱念觀世音菩薩聖號的時候,觀世音菩薩就能夠在他的大智慧海中無餘地了知,所以就能夠尋聲救苦,就能夠轉貪欲為方便,轉瞋恚為慈悲,轉愚癡為般若。
清朝時候,有一位澍庵法師,他的性情很暴惡,並且又比較愚癡。在寺院裏麵做苦惱事情,天天燒火,但是雖然燒火,他還是脾氣很大,所以就跟飯頭師天天吵架,吵得不亦樂乎。當家就下令遷單,他醒悟過來,覺得很慚愧,在寮房裏麵一晚上都沒睡覺,就懺悔念觀世音菩薩。
第二天早上,他就一清早跑去找當家,說:“向常住懺悔!請求常住慈悲,能夠允許我閉關三年。”因為他前一天晚上有持念觀世音菩薩的緣故,威神加持,大眾都寬恕他,當家也同意他閉關三年,他在關房之中就專門持誦大悲咒,禮念觀世音菩薩聖號。
三年期滿出關以後,整個人就判若兩人,性情也非常柔和,非常慈悲,智慧也大開。以前是個苦惱人,就是早晚功課也念不清楚,現在打開佛經,裏麵的妙義好像湧泉一樣,能夠滔滔不盡地為大眾解說,而且不單單是佛法很懂得,世間的外典,任何的學說,任何的書籍,他看一遍就能夠過目不忘。
曾經有一次,全省中舉的舉人都一起到他們寺院裏麵來參觀遊覽禮佛,中午就坐在齋堂裏麵討論他們學習的那些四書五經,唐詩宋詞,詩詞歌賦,這位澍庵法師就坐在旁邊聽,笑一笑。那些舉子因為意見不統一就爭吵起來,看到他在旁邊一笑,就請問法師說:“法師,你是認為我們講得不對呢?還是不圓滿呢?所以你笑起來。”
法師說:“其實你們都沒有學通。”就滔滔不絕把大家的疑問都很圓滿地解答了。
從此以後,大家都非常讚歎他,全國各地一些讀書人,有不明白的地方都來請問他,智慧大開。
我們岐山仁瑞寺有一位恬靜法師,有一些去過應該知道,他也是依靠持誦大悲咒而得成就的。
清朝末年的時候,因為太平天國起義,這個寺院被燒掉了。恬靜法師他持誦大悲神咒非常有靈感,觀世音菩薩就在他的禪定之中告訴他:“你可以到京師去弘法,一定會有法緣。”
去到的時候,就遇到慈禧太後有重病,整個太醫院的醫師都沒有辦法,束手無策,恬靜法師就把榜文揭下來,他很有自信地說:“我能治好。”進宮以後就為慈禧太後念誦一遍大悲咒,一杯水喝下去就沉屙頓愈。慈禧太後和光緒皇帝都非常歡喜,賜龍杖一套,還有半副鑾駕,並且下旨讓湖南省的巡撫支持仁瑞寺開啟傳戒。
這個是比較近的持誦觀世音菩薩能夠開智慧得加持的感應故事。我們透過持誦觀世音菩薩,就能夠把凡夫的小聰明轉變為聖者的大智慧。我們原來講過修行的障礙就是兩個:情與見。要把感情升華為慈悲,要把凡夫的這種我見,小聰明升華為大智慧。不要認為好像你很聰明就是真正有智慧,那個恰恰是你修行上的障礙,因為你執著於凡夫的知見,它就變成所知障了。
我們可以從體、相、用,三個方麵來看凡夫的小聰明與聖者的大智慧有什麼不同。
比較容易了解的首先是相,從相上來說——
第一個,凡夫的小聰明是建立在分別念的基礎之上,所以分別心越重就越加重貪瞋癡。而聖者的大智慧是無分別的平等觀。
第二種相是聰明的人有執著相,越聰明的人就越執著於外在的境界,認為它是實有的,因為他分辨得很快,執著心更重,所以就一直會向外貪求,至死不悟。
我們昨天講過了,人類如果單單發展物質文明,就好像一匹失去駕馭的馬一樣,可能衝到令他毀滅的懸崖而不自知。因為我們的心一直向外去探索,探索外部的世界,然後我們認為這個就是聰明。其實是執著心,執著心越重,貪求心就越強烈,人類對於財富的追求是無窮無盡的,好像誇父追日一樣,至死方休,這個都是因為用凡夫小聰明的緣故。
真正有智慧就能夠了知外境都是“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所以破除執著,不會貪求。
第三種,凡夫的小聰明是以我執為基礎的,所以越聰明就欲望越重,耗盡心機去迷心逐物。我們看《紅樓夢》上麵所說的王熙鳳,“機關算盡太聰明,反算了卿卿性命”。世間人認為很聰明的人,其實在佛法來看是沒有智慧。
有智慧的人就能夠知諸法空相,能夠度一切苦厄。
第四種是凡夫的小聰明就會使他瞋恨心加重,報複心極強;有智慧的人他是慈悲的,是寬容的。
世間人認為有小聰明的人,他其實是怎麼樣?加重貪、瞋、癡、慢、疑,他的相就是貪相、瞋相、癡相、傲慢相、懷疑相、分別相、妄想相、執著相。分別、妄想、執著都起來了,所以剛好與修行是背道而馳的,一直迷心逐物,所以“悟時法逐人,迷時人逐法”。迷的時候我們的心一直向外去貪求,世間的人就追求外在的財富;修行的人就向外去求法,他不求財,他求法;都是向外求,不知道向心內求,都是在用小聰明去學,你說怎麼能夠解脫,怎麼能夠成就呢?世間的聰明人,他越聰明就越傲慢,報複心也越強,也因此往往給他招惹災禍。
有智慧的人他是很慈悲、很寬容的,不要說有佛菩薩的這種聖者的智慧了,就是世間的人,他德行比較好一點,他很寬容,都能夠給他帶來幫助,帶來回報。
春秋時候,秦穆公就是一個比較寬厚的長者。
有一年,秦穆公最喜愛的一匹良馬跑出去了。我們知道秦朝所在的位置,現在的陝西,那裏有一座山叫做岐山,是周文王他們興起的地方。岐山腳下有兩三百個農民,看到一匹馬衝過來了,衝到麥地裏來,就合起來把這匹良馬打死了,然後一鍋煮了,大家分著吃了。
秦朝的官吏一直要為秦穆公找這匹馬,找過來就發現給農民吃掉了,就把他們通通抓起來,準備要重罰,要問罪。彙報給秦穆公的時候,秦穆公就很寬容,他說:“怎麼可以因為一匹畜生而去傷害這麼多老百姓呢?”
秦穆公並且說:“我聽說如果吃了良馬的肉,不喝一點酒就會傷害身體。”所以不單單是沒有懲罰他們,還下令手下送了一些美酒賜給那些農民,然後把他們都放掉了。
隔了五年,秦國與晉國打仗失敗了,秦穆公親征,給晉軍圍困起來,有性命的危險。正在最緊急的關頭,突然有三百個人拿著武器衝過來,拚命把秦穆公救出重圍。秦穆公說要賞賜他們,這三百人都扔下武器,跪下來說:“很感恩國君以前能夠赦免我們,我們就是以前偷吃馬肉的那些農民,一直想找個機會來報答國君,現在終於有機會了,所以很感恩國君!我們不需要什麼賞賜。”
事實上做人應該寬厚一點,容忍他人的小過失的時候,有良知的人他都一定會要找機會感恩圖報。
第五種相是,聰明的人他是緊張的、疲勞的、活得很累的、很煩惱的。有智慧的人他是快樂的、自在的、輕鬆的、歡喜的。內在有智慧的人,他外在顯現自利的相就是快樂相、歡喜相、自在相;外在顯現利他的相就是慈悲相,寬容相。這個是相的不同。
第六個方麵的不同是,聰明的人他往往疑心很重,猜忌他人,因為他以自我為中心。凡夫的小聰明是建立在我執的基礎之上,所以他是以自我為中心,所以自私自利,福很薄而多災多難。我們看曆史上那些所謂懷才不遇的人,一生困頓的人,都是因為他福德很薄,福德很薄都是因為他很自私,所以多災多難。
而有智慧的人呢?他知道要以眾生為重心,知道度人就是度己,幫助眾生就是幫助自己,成就眾生就是成就開發自己內在本具的福德與智慧。
蘇軾曾經寫過一首詩,他很感歎說,“世人生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我就因為太聰明了,所以一生很困頓,經常被貶官,被流放,雖然很有才華,詩詞都作得很好,文章也作得很好,為官也很有政績,但是還是多災多難,所以說我被聰明誤一生。他剛剛出生沒多久,曾經有個很會看相的人說:“一雙學士眼,一副配軍頭。”就是這個眼睛看起來很聰明,但是額頭看起來就是一個被流放的配軍相。
第三句就說“兒孫個個愚且魯”,希望我的子孫後代個個很愚笨,又很粗魯,不求他們聰明。
但是他第四句呢?又開始自作聰明了,“無災無難到公卿”,還是一個自私自利的,希望我的兒孫個個愚且魯,但是要他們無災無難,都能夠做到三公九卿,做到最高的官位,還是在用小聰明的心來用事。
第七種不同的相是聰明的人我慢加重。
你看那些世間所謂的聰明人,他往往有一種先入為主的所知障,不信佛法,認為他很了不起。我看到世間有些學者就分別判斷,說儒家的思想、道教的思想、佛教的思想、基督教的思想,有什麼樣子的不同,哪種優,哪種劣。其實他自己一種都沒有搞懂,在那裏麵坐井觀天,自吹自擂,說研究比較宗教學,其實他皮毛都沒有學到,這種人都是很傲慢的人。傲慢心很重的人,其實就是世間所謂的聰明人,但是他我慢習氣很重,不信因果,貢高我慢,往往自己所持的是一種斷見或者常見而不自知,陷在所知障的泥潭裏麵不能自拔,還以為自己很了不起,以為外在的成就都是依靠他自己的聰明而得來的,不信因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