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風拂柳,陰雲密布。三月桃花,欲迎雪舞…
晚餐後,夕陽驟退,冷風滲骨…
文殊穿著藍色披風,來到實驗室發現,早已饑餓的白鼠反而異常的活躍…
文殊明白:“適當的饑餓可以讓健康的生命體獲得更好的提升。但過度饑餓產生的異常興奮,隻是精神體係更大限度激活了生理多元化的潛能…
這種生理潛能會在饑餓承受範圍的持續中,超越本體精神係統的支配,從而產生新的精神體係…
如果依此而論,既然生理可以超越精神體係的支配,那麼生理是否也同樣具有支配精神係統的潛能呢?
或者精神和生理本身就屬於同一體係呢?…”
孤身疊影思索間…
有些茫然的文殊忽然想起斯坦福大學心理學教授,也就是她當年的導師,菲利普.津巴多…
1971年一個著名的監獄實驗…
雖然這個實驗被貶獎不一,在當也時引起強烈反響,但在文殊看來,卻是一個沒有實際意義的實驗…
菲利普.津巴多,監獄實驗結果認為,環境影響重要性,和暴力絕對傾向性,以及關於權力影響,和角色認同等問題…
一些看似符合邏輯推理的論點,然而事實上卻有些地方,嚴重忽略了人性的多元化…
監獄實驗結論,不但漏洞諸多,而且有些看似正確的論點,也隻不過驗證了一些常識而已…
本來為期兩周的實驗,結果卻一周終止,至於終止真正原因,可能也隻有實驗負責人自己才知道…
思量至此的文殊,望著因饑餓而活躍的白鼠,不由自主的想到:
“白鼠異常活躍,是因為饑餓壓抑,產生的需求行為。如果在這種持續需求的作用下,將毫無疑問的會改變白鼠神經感知體係…
神經感知體係的改變,同樣會引起白鼠腦功能的係統重建…
在這種係統重建的過程中,也就是它們重新適應環境和生理調整的過程,而這個過程的推進就是外在環境改變的結果…
思量至此的文殊,覺得白鼠尚且如此,何況是菲利普.津巴多,監獄實驗中更複雜的犯人呢?”
此時此刻的她,在沉思中不覺須眉一皺,似乎找到培訓內容的初始方案…
她想,“如果可以,就在津巴多監獄實驗的基礎上,進行角色逆轉,實地求證,或許會為破解心理深層意識打開通路…
如果讓監獄真正的囚犯穿上警服,給予獄警實際權力…
再把真正的警員關進監獄,穿上囚服,給予囚犯實際待遇…
那麼兩組對立人員,在角色互動中,又將會如何達到心理意識上的預期變化呢?”
想到這裏,她繞過身前的監測儀,拿起桌子上的筆記,匆匆備下綱要。緊接著推開門,迎著已開始飄零的雪花,在嘯嘯風鳴中獨自走在回去的小路上…
夜茫茫,路茫茫,思緒紛飛舞斷腸…
雪花飄零的夜晚,寧靜中的城市顯得有些悠揚和滄桑。深夜的路燈在飛舞的雪花中也似乎顯的更加昏黃。
偶爾傳來的雞鳴聲,在超然的寂靜中,猶如雷鳴震破銀色長空,讓黎明的雪舞的更凶……
回到房間的文殊匆匆洗漱,一頭倒在在床上,在陣陣風鳴中進入夢鄉…
一夜沉睡漸已醒,門外白雪依陽春。
雪止春晴的早晨,寒意更濃…
多年習慣早起的文殊,也許因為近日勞累,在陽春白雪的催促下終於懶洋洋的拿起了衣服…
穿好製服,在洗漱中盤好秀發。推門迎風疾步在前往上班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