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走了後媽就會有後爸,一個男人在妻子死後娶了年輕的女人。孩子還很小,剛會說話。
後媽進門後對孩子很冷淡,孩子父親與女人新婚,在剛開始講過對孩子好點後也沒在意。
但是孩子的後媽覺得憑什麼我要養一個與我毫無血緣關係的孩子,以後家產還要分他。
不待見孩子的女人每天不給它好好吃飯,孩子每天餓得不行。看見後媽總從鍋裏吃飯就想效仿,結果鍋中並沒有飯隻有燒焦的粘鍋飯,因為吃了粘鍋的灰嗆死了。從此林中多了個總是粘鍋灰咳咳咳的黑鳥。
那隻黑鳥飛到了烏若雲身邊一直叫著:“粘鍋灰,咳咳咳!”
烏若雲伸出手摸了他一下,她很小就知道這個傳說。她想這是在告誡人們要再娶再嫁千萬要看人品,不要虐待了孩子。
小黑鳥用著自己的經曆言傳身教著,但很多人還是會忽略這個問題。
還是有很多人以為這隻是傳說,那種鳥本身就是那麼叫的。但烏若雲知道這就是個被執念所困的孩子,它已不記得自己曾為人,也不記得自己被誰所害,隻記得死前想要說的話。
它沒有複仇,沒有成魔,隻是變成了個鳥兒提醒著人們。可大家早已不記得他。
孩子;那個總會被大家忽略掉的聲音,那個總被大人們以為沒有想法,總是被大人以各種方式傷害著。
烏若雲每次被小孩子欺負都會往荒野跑去,就算別人告誡過荒野有多危險她也不怕。寧願碰見野獸,她都不想在那個村子待著,接受著人們異樣的眼神。
烏若雲想起自己的父親,那個高大粗狂的男人。她對他的記憶已經有點模糊了,但還是記得他是這世上對她最好的人。
他總是用他大大的手托著她舉高,每逢這時烏母就會出來製止。後來父親去世後,她也曾擔心過母親會再嫁,那她有可能會像這隻小黑鳥。
但好在烏母隻是懦弱的縮在自己殼子裏,每天哭哭啼啼的想著她那已逝的父親。
想著自己開學就要離開這裏她就很開心的,再也不用回到這個讓人不舒服的地方。
母親在楊家幹活,吃住都不用擔心,她以後假期都不想再回來找個地方打工。
為了能夠上學時不再缺少學費,烏若雲帶著小黑鳥進入森林的深處,她希望能采點可以賣高價的蘑菇。
如果讓別人看見這個就算成年男人也不敢一個人進去的森林被她這麼一個瘦弱的小女孩獨自闖進去,肯定會更加確定她是巫的說法。
可她現在不會再在意那麼多了,現在離開這裏希望就在眼前,人們的說法對她來說已經沒有了那麼大的殺傷力。
她想到了桑那敏,那個在市裏生活的女孩。這世上除了楊光以外也就她會跟自己交朋友,但她知道那是因為她根本不相信被巫附身這種想法。
希望她的生活能與她一樣,生命中再也沒有歧視與冷落。
被她向往著的桑那敏此刻卻也迎來了她人生中額轉折,或許她再也沒有那種無憂無慮、讓人羨慕的生活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