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五章 往事如塵處處染(1 / 2)

史載,康熙四十七年九月初四日丁醜,帝於行獵途中,至布爾哈蘇台駐地,召諸王大臣、侍衛及文武官員等齊集行宮前,命皇太子跪地,垂淚訓曰:

“今觀胤礽不法祖德,不遵朕訓,惟肆虐眾,暴戾淫亂,難出諸口,朕包容二十餘載矣。乃其惡愈張,戮辱在廷諸王貝勒官員,專擅權威,鳩聚黨羽,窺伺朕躬,起局動作,無不探聽。恣行乖戾,無所不至,令朕郝於啟齒。

又遣使邀截外藩入貢之人,將進禦馬匹任意攫取,以至蒙古俱不心服。種種惡端,不可枚舉。

今更滋甚,有將朕諸子不遺噍類之勢。更可異者,伊每夜逼近布城,裂縫向內窺視……

太祖、太宗、世祖之締造勤勞,與朕治平之天下,斷不可以付此人。俟回京昭告於天地宗廟,將胤礽廢斥!”

事至此,一直護衛於康熙身畔的直郡王終於露出一絲得逞笑意,然,康熙帝卻接著說,朕前命直郡王善護朕躬,並無欲立其為皇太子之意。直郡王秉性躁急愚頑,豈可立為皇太子。直郡王剛剛膨脹的自我傾時冷卻。稍遲,便乘拘禁胤礽之時,向康熙奏言:

“胤礽所行卑汙,大失人心。相麵人張明德曾相胤禩後必大貴。今欲誅胤,不必出自皇父手。”

此話頃刻之間便引起了康熙帝的猜忌。

要說這一次廢太子的導火索起於十八阿哥陡然世故,康熙帝老年喪子,難免情緒激動些。而大阿哥勾結了即將尚十五公主的蒙古科爾沁博爾濟吉特氏台吉多爾濟,竟以有法子令其不遠嫁為由引動公主夜間私自走出行營布防,與太子胤礽偶遇,演了場捉奸的好戲。兄妹通奸,如此荒唐之事,偏康熙帝信了。當然,也由不得他不信。因為這寫給十五公主的信,全然是胤礽的筆跡。

更巧的是,十三阿哥在其間竟然擔任了拉皮條的角色。十五公主可是十三阿哥同父同母的親妹子啊!倘若稍有點理智和信任,誰人會相信?然康熙帝此刻所受的打擊之大,隻能讓人扼腕歎息。故而,這年近古稀的老人一生引以為傲之於子女教育的自信,轟然倒塌。

一時間,草木皆兵。

後又有誠郡王揭發直郡王魘鎮太子一事,王公大臣眾口一辭請立八阿哥胤禩一事。泱泱大清,何時曾有這般熱鬧過!

及至大阿哥削爵圈禁,九、十四阿哥維護八阿哥而被杖責、驅逐,八阿哥被責為柔奸受盡其親父唾罵侮辱後失而複得貝勒爵位,太子爺終究廢而複立。一場鬧劇後,被傷害的信任與情感終究無法平複如初,其實很難計較得清誰傷誰更重一些,那些關於被傷害時的殘酷無情卻深深地留在記憶裏無法原諒。

因為一次便已經足夠!

此事之後,十五公主遠嫁蒙古,額駙仍舊是科爾沁博爾濟吉特氏台吉多爾濟,一年之後,公主辭世,年僅十九。從此,十三阿哥與康熙帝形同陌路。

曾經意氣風發的少年,寵冠諸阿哥,隨侍康熙帝從不離左右……

不得不歎,前塵往事,浮生一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