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美國商人因生意前往日本談判。飛機在東京機場著陸時,他受到兩位日方職員彬彬有禮的迎接,並替他辦理所有的手續。
簡單的寒喧之後,熱情的日本人問道:“先生,您是否會說日本語?”
“哦,不會,不過我帶來一本日文字典希望能盡快學會。”美國人回答道。
“您是不是非得準時乘機回國?到時我們安排您去機場。”日本人又問。
毫無心理防範的美國人對日本商人的體貼周到非常感動,趕忙掏出回程機票,同時反複說明他到時必須離開日本回國。
於是,精明的日本人很容易就知道美國人隻能在日本停留14天,隻要讓這14天時間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他們就占主動地位了。首先,日本人安排美國人進行長達一個星期的遊覽,從皇宮到各地風情都飽覽了一遍,甚至根據美國人的癖好,還特地帶他參加了一個用英語講解“禪機”的短期培訓班,聲稱這樣可以使美國商人更好地了解日本的宗教風俗。
每天晚上,日本人都會讓美國人半跪在冷硬的地板上,接受日本式殷勤好客的晚宴招待,往往一跪就是四個半小時,令美國人厭煩透頂叫苦不迭,卻又不得不連連稱謝。但是,隻要他一提出進行此次的商務談判,日本人就會搪塞說:“時間還多,不忙,不忙。”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地過去了,直到第12天,談判才在一種膠粘狀態下開始,然而下午又安排了高爾夫球運動,所以說,談判仍沒有確切的結果。
第13天,談判又一次開始,但為了出席盛大的歡送晚會,談判又隻能提前結束。晚上,美國人已經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但有氣不打笑臉人,麵對日本人的客氣和笑臉,美國人隻得強裝笑臉,聽從日本人周密細致的安排,把晚上的時間花在娛樂上。
第14天早上,談判在一片送別的氛圍中再開始,本應在長時間內妥善完成的談判壓縮在半日內進行,其倉促是可想而知的。正當談判處在緊要關頭的時候,轎車鳴響了喇叭,前往機場的時間到了。主客隻好急卷起協議草案,一同鑽進趕往機場的轎車,在途中商談合作的具體事宜。就在汽車抵達機場,美國客人就要步入機場通道的時候,雙方在協議書上簽了字——美國人終於完成自己此行的使命,長出了一口氣。
回到美國,美國商人履行協議時才發現自己處處吃虧,這才恍然大悟:原來日本人那一番“熱情無比”的招待要的就是這種結果!是一切陰謀和計策都隱在他們那永恒不變的笑容之中了!
日本商人在與美國商人的較量中,通過在時間上做手腳,為自己創造了有利的形勢而大獲全勝,我們是不是也能從中受到啟發呢!
[應用]
戰道必勝,君令不受——該出頭時就出頭(第十篇)
《孫子兵法》中的“故戰道必勝,主曰無戰,必戰可也”原意為:按照戰爭規律分析,必然會勝利的,即使國君說不打,將帥也可以堅持打。
在這裏,可以理解為:該出頭時就出頭。
孫子突出論述了為將之道,他強調,“戰道”是將帥在戰場上必須遵守的原則。如果國君的命令違反了戰爭規律,那也隻能“君命有所不受”了。優秀的將帥就要有主見,不以君王的命令為是,而是從實際的角度出發。如果按照戰爭規律分析,必然會勝利的,即使國君說不打,將帥也可以堅持打。這樣的將帥才稱得上國家的寶貴財富。
對於孫子的這種論述,我們可以將其理解為:該出頭時就出頭。
該出頭時就出頭,已經成為現代社會中某些公司要求員工必須具備的一種素質了。下麵這兩位大學生,在求職時都是因為敢於“該出頭時就出頭”而取得了成功。
一天,一個大公司通知他去麵試,地點在一家大賓館。到了麵試的那一天,賓館前聚集了幾十個前來麵試的求職者。他們都被告知,保安沒有接到公司的通知,不能隨便進去。他心想:公司沒有通知?這樣大的公司恐怕不會開這樣的玩笑吧!是不是其中有什麼奧妙?
他思考片刻就向賓館的大門走去,兩個保安立即攔住不讓進去。
他說:“我不是來麵試的,是來找你們經理的,我是他的朋友,已經打電話預約過了,不信你就打電話問問。”
保安沒有再說什麼,很客氣地讓他進了大門。來到電梯間時,有幾個跟他一樣的應試者正在那裏等著,說是電梯壞了,正在修理。他想,那幾個人可能也像自己一樣,是“混”進來的!這下,他更堅定了信心,明白了是怎麼回事:這一定是招聘單位設的“路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