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一書的問世,如同一個生命的誕生,十月懷胎,一朝分娩。
經過一年多的緊張準備,《融合》一書終於付梓出版了。此時,我的內心在充滿激動之餘,還隱隱有些忐忑不安。由於經驗不足,時間又緊,書中內容難免掛一漏萬,不知該書是否能較好地反映出域外的生產生活現狀,讓大家滿意。但隻要盡力了就無悔了。
寶泉嶺農墾遠東農業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遠東公司)是在我國加大農業“走出去”步伐、黑龍江省實施對俄農業合作戰略、農墾總局加快“域外墾區”建設的大背景下應運而生的。屈指算來,作為墾區“走出去”的先鋒隊,遠東公司在俄堅守了八年。八年中,我們經曆了無數的風風雨雨、坎坎坷坷、酸甜苦辣,看著書中的一幅幅圖片和一行行文字,那一幕幕場景如在眼前。作為親曆者,可以說,我見證了遠東公司從無到有、由小到大,不斷發展的艱辛創業曆程,它像一株小小幼苗,在大地、陽光和雨露的嗬護下,艱難而頑強地生長。
俄羅斯遠東地區的惡劣自然環境和中俄兩國在文化、法律及生活習慣上的巨大差異,都給遠東公司員工生產、生活帶來了超乎尋常的艱難,這是局外人難以體會和想象的。但遠東公司員工正是靠著北大荒精神,以“忠誠、堅守、忘我”的信念,在總局、管理局黨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商務局及有關農場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通過全體員工勤奮創業、和諧有為的艱苦奮鬥,在俄羅斯踐行“做一名有尊嚴的中國人”的誓言,不僅得到俄羅斯各界人士的廣泛認同和高度評價,也為中國人、為北大荒人贏得了榮譽。
這本書收錄了遠東公司員工及各級領導、各界人士到遠東公司考察指導工作、參觀采訪後所寫的各類文體的作品,少一些華麗,多一分樸實。他們用富有真情而溫暖的文字,抒發出創業過程中最真實的情感,從一個方麵反映出遠東公司為“域外墾區”建設所走過的艱難曆程,全方位、多角度謳歌了北大荒人在“走出去”建設國際現代化大農業中所付出的艱辛努力。
古人雲:著書立說。《融合》的編輯出版,其意義並不是簡單地為遠東公司進行階段性的宣傳和總結,所謂的“立”就是要把北大荒精神做旗幟,所謂的“說”就是要通過真實的圖片和文字反映遠東公司員工麵對困難的樂觀向上、堅忍不拔的精神風貌。
在《融合》一書出版之際,我們向多年來始終關注和關心遠東公司發展,並給予大力支持和鼎力幫助的省農委、農墾總局、鶴崗市政府、寶泉嶺管理局、總局商務局及有關農場領導表示最衷心的感謝;向為該書的策劃、編輯、出版等工作做出巨大努力的顧毅副局長、包日明部長、羅東主任及北大荒作家協會副秘書長劉宏表示最誠摯的謝意!向在百忙工作中為本書提供素材並親自撰寫文稿的楊繼權局長、陳少華主任等表示最深情的感激。
《融合》的問世出版,對墾區實現現代化大農業,特別是加快域外墾區建設,進軍世界500強的進程中,有著一定的現實意義和曆史意義。讓世界了解北大荒,讓北大荒走向世界!
陳勇 2012年8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