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了一段時間,他們又發現一個中年婦女背上背著一個孩子,身邊領著一個孩子,正在賣早餐。隻有她一個人,而且裏麵的客人叫喊著讓她拿餐巾紙,又有人讓她去打掃衛生。中年婦女應了一聲,偷偷地扭過頭,擦著自己的淚水。這個人說:“這個女人真辛苦,還帶著孩子,她怎麼不請幾個人幫忙啊?她為什麼一個人支撐這麼大的攤子呢?”天使說:“那我們就走近看一下吧。”走近後,這個男人才發現中年婦女就是他的妻子。他說:“我的妻子很美麗,怎麼會是現在這樣?”天使說:“你走了以後,家裏沒有了經濟來源,而且你的第二個孩子剛出生,你的妻子隻能這樣辛苦工作才能養活兩個孩子,照顧自己的婆婆。”這時候男人說:“我再也不自殺了,讓我回去,讓我去承擔一個男人的責任。”
每次在培訓課上講起這個故事,都會有學員想到自己的事情並發表感想。作為一個男人最起碼要保護好四樣東西:腳下的土地、家裏的父母、自己的妻子和身邊的兄弟。馬克思說過“世界上許多事情你必須得做,但不一定是你喜歡的,這就是責任的含義”。一個缺乏責任感的民族是不可靠的民族;一個缺乏責任感的組織是沒有前途的組織;一個缺乏責任感的人是不可信任的人。
在浙江湖州雙林鎮有一個三口之家,媽媽從事縫紉工作。她有一個夢想,就是在當地買一套房子。她說這個夢想如果實現了該多麼美好。經過幾年的辛勤努力,他們終於在當地買了一套房子,一家三口住了進去。但住進去不到兩個月,這位母親突然感覺身體不適,便去醫院檢查。檢查出的結果令全家震驚,她得了尿毒症,而且是晚期。如果不及時換腎,生命隻剩6個月的時間。在這個時候,她身邊的兩個男人卻做出了完全不同的選擇。一個是她最愛的老公,她把自己的一輩子都交給了這個男人,但這個男人選擇了離家出走。在她最需要老公關愛和照顧的時候,這個男人選擇了逃避。另一個是她的兒子,叫劉霆,當時隻有14歲,他的選擇是背著媽媽上學。他把房子賣了,給媽媽治病。但錢很快就花光了,他們母子倆就在學校旁邊租了一個極為廉價的房子一起生活。每天早上,14歲的劉霆要給媽媽做飯,伺候完媽媽之後再去學校。晚上回來他還要給媽媽做飯、揉腳、按摩,去大排檔打工,直到深夜兩三點鍾才回來。
就這樣過了幾個月,醫生再一次找到這位媽媽告訴她再不換腎,生命就隻剩兩個月了。家裏沒有錢,14歲的劉霆又做了一個決定,他要把自己的腎捐給母親,這把所有的人都驚呆了。媽媽傷心地哭了,說:“你才14歲,你未來的路還很長,我活在這個世界上已經夠痛苦了,我不能再成為你的負擔。”
14歲的劉霆就在旁邊靜靜地流著眼淚,對媽媽說:“媽媽,有你在我就有家,你沒有了我就徹底沒有家了,我的生命都是你給的,我給你一個腎又有什麼不可以?”
我經常對學員說,一個人的成熟不在於年齡,而在於他敢於承擔責任。現在的孩子普遍沒有責任心,為什麼沒有責任心?是孩子的問題嗎?我認為這絕不僅僅是孩子的問題,更多的是父母的問題。我小的時候摔倒了,媽媽總會說:“你是男子漢,自己站起來,男子漢流血不流淚。”我發現自己哭也沒用,爸媽還是不理我,所以第二次摔倒了也不會哭得那麼厲害。而現在父母怎麼教育孩子呢?孩子摔倒了,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都跑到孩子身邊說:“我打這個地,誰讓它摔到我的寶貝!”難道這是正確的教育方式嗎?我認為無知的愛就是一種傷害,孩子就會認為自己摔倒了不是自己的問題,而是地的問題。因為孩子的世界裏沒有對和錯,這麼教育孩子,孩子就會認為自己是對的,所以孩子就會慢慢形成“自己永遠沒有錯誤”的觀念,也不會為自己的錯誤承擔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