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獻公出戰迎美姬 芙蓉帳暖不早朝(1 / 2)

獻公八年,太子由驪戎歸來,獻公親自在殿前迎接,文武百官行大禮朝拜,晉國有此待遇的還沒有幾個,隻有那些立過大功,出戰得勝凱旋歸來的人才有這樣的禮遇,今日太子得到這樣的肯定也不枉費這幾年一直漂流在外。此次歸來,太子顯得蒼老了些,想必也是經曆了許多別人難以想象的事才會被打磨成如此光景。

八年秋,在做足一切準備之後,獻公向驪戎宣戰,大軍勢如破竹,一路向北所向披靡,鐵蹄所到之處,哀號一片,戰火綿延了整整三個月,最終在太子的指揮下,大軍直指驪戎宮廷,驪戎首領自知不敵,攜二女出城請降,長女驪姬,次女少姬。獻公欣然笑納,大軍班師回朝。

二女入宮當天,曲沃迎來了有史以來的最大一場雪,整座城已經被大雪覆蓋,目之所及,一片雪白,看不到盡頭,驪姬身著雪白狐毛大衣,頭戴貂皮錦帽,亦是雪白,兩隻手腕處均係有飄逸的絲帶,想必是驪戎特有的裝束,站在雪中儼然已於雪景融為一體,驪姬的美是渾然天成的,一雙含煙眉猶如遠山般神秘,繡眉下是一雙標準的丹鳳眼,眼皮乎單乎雙,撲朔迷離,嫵媚動人,眼角處一顆小痣被垂下的發絲擋住若隱若現,更添神秘,作為異族,有著標誌的高挺的鼻梁,看上去絕世獨立,清冷孤傲。嘴巴較晉國女子略顯厚實,好像一個被搶了美食的小孩,微微嘟起。再搭配上一張精致的臉,當真是容顏絕世。少姬亦是美人,隻是她美的太過標準,反而讓人感覺好像缺了點什麼似的。二女攜手共同走進了曲沃宮中,走向了曲沃最有權威的男人,她們的待遇在國人看來羨慕不已,不知自身作為亡國後妃有何感受。

墨香殿中重耳正專注於讀舅舅推薦的書簡《尚書》,這幾年重耳跟隨舅舅狐偃學習到了不小做人做事的道理,近段時間也在讀些史書傳記,學習先人的賢德以及為人處事的技巧,了解有關政務和軍事題材的書籍。

正讀到不解之處,遠遠見到舅舅狐偃連同兒時玩伴趙衰、門客先軫一同向墨香殿方向趕來,重耳放下手中竹簡,上前來迎接,雖說重耳為公子,狐偃隻能算作一名家臣,君臣有別,但是眾所周知舅犯見識廣博,膽識過人,大智大勇,有非凡的軍事才能和政治遠見,因此重耳對這位母舅是由衷的敬佩,也對他格外恭敬,國人都說公子重耳待人謙而有禮亦是受這位母舅耳濡目染的結果。

趙衰與重耳兒時便已相識,趙衰其人,在晉國是有名的賢士,他的賢不僅是體現在學術方麵,滿腹才華自不必說,重要的體現在溫、良、恭、檢、讓各方麵。他雖年幼便與重耳相識,但始終謹守君臣之道,言行舉止從不會逾越半分。

至於先軫,重耳對他不是很了解,是有趙衰推薦做了一位門客,隻知道先軫在武學、排兵布陣方麵有一定造詣,然後就是先軫永遠是一副不苟言笑的模樣,從他來此至今,重耳很少見他笑,話語也很少,一般不發表意見,隻有在上次攻打驪戎時,他才表達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倒是與重耳所想不謀而合,也隻有在這方麵他才發揮出他特有的光芒。

三人均拱手作揖道:“見過公子。”

“不必多禮,三位既在墨香殿中,不是朝堂,就不必顧忌這些繁文縟節了。”重耳道。

“公子久居墨香殿不曾外出,可知最近宮中的情況。”狐偃道。

“這道不知,最近一直在看前人所著《尚書》,越發覺得自己見識有限,遂潛心研讀,不曾關注宮中最近的情況,舅舅若有什麼見聞,但說無妨。”重耳道。

“自討伐驪戎過後,宮中的情況可以說是一天一變,宮女太監們終日惶惶不安。”

“噢,果有此事,究竟怎麼會如此,父王也不曾插手管一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