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女子“小三國”(求推薦)(1 / 3)

三個女人代表三個國,魏蜀吳,不停的吵鬧,院府將丟失威信,傳到朝臣耳朵裏,將懷疑新任軍師的權威與指揮力。周湯冥思苦想,終於有一高招,掀牌子入手,修改規矩。哪個房間話少,晚上就去找哪個女人談心;哪個房間節目精彩,他就去哪個房間睡覺;哪個房間女人會說體貼男人話,他就幾天住進房間不走。

效果立竿見影,從碧春碧玉宣布規矩開始,後院暗中較勁,開始攀比哪個女人安靜,哪個女人溫柔,哪個女人才華橫溢,周湯深吸一口氣,又可以享受女人窩的逍遙自在。

每天邁步跨進後院,望眼滿庭春色,一個念頭浮現出來,看過一部地主老財,娶下九個姨太的奢靡小說,眼前看似美女如群、無憂無慮的男人,如同種馬種豬,每天到後院房間耕田犁地,精疲力盡,被女人吸淨精血,曾經那光環的美夢瞬間破滅。

到是與李氏、周氏、孫氏的閑聊,聽到不少三國的趣事見聞,周湯始終好奇的三個諸侯地域,以及她們神秘的往來生活,不一樣的感受領悟,慢慢在頭腦裏被填滿,形成一幅生動的市井圖。

三個被不同領袖割裂的地域,雖然暫時還未以國稱號,實際上始終沿襲之前漢朝的製度與習慣,增添更多是戰亂下,人心的不安與浮躁。

魏國人屬於北方人,常年受盡胡人騷擾,生活顛沛流離。半夜三更,身邊總會莫名其妙多了不少流民盜寇,活在這膽戰心驚中,缺乏安全感,日子就過得不踏實,越不踏實,卻又急切期待早日安定。

北方人慢慢已經習慣化這種不安定常態。中原作為魏國政治經濟中心,文化人聚居場所,普通百姓汲以生計的不是種地,就是小買賣。隨著戰勢緊張,從政從軍的人數增加,每個家庭需要麵對棘手問題也增加。

李氏名韻。父親是小縣長,類似副縣長,正職叫令,縣令。每年俸祿足夠一家三口的開銷,她自小長在深閨,大門不出二門不入,讀書、賞花,打發每天時光。作為父母,保持這種小康富裕的生活水準,把女兒教育成有德有才,賢淑美德的女子,未來尋覓到某位官宦之家嫁出門,就是他們最大理想。而事實情況卻是多變的,雖然官吏之位,卻畢竟才疏學淺,手無縛雞之力,遇到強悍膘猛之士,稍不注意,就易送掉性命。

前方戰役,後方征稅,前方死人,後方孤寡,他們所在那個縣叫鄴城,位於魏國與吳國之間交接處,戰亂不斷。今天一個軍隊打進,明天又被趕走,後天不知從哪裏的武裝力量,土匪也自立山頭,四處騷擾,人命最不值錢,保住性命是鄴城人每天祈禱必做的事情。始終未陪同身邊,原是臥龍先生並不認可。能夠寄居在名士門下,求得長期久安,未想到臥龍又是另一類薄情寡義男人。

江南東吳確屬富足之鄉,雖有雨水之災,亦有稻田富足。周氏原名驪,父親屬吳國留守長史,官職低於縣長,原也隻是混官,今天換一個領導,明天又調來一個頭腦。俸祿並不穩固,何況荊州一帶乃兵家必爭之地,戰勢更是密集。荊州大於現代的省級。當時天下分九州,荊州是其一,下轄南陽郡、南郡、江夏郡、零陵郡、桂陽郡、武陵郡、長沙郡、襄陽郡、章陵……三國時期的新野則是比郡小的縣,江夏就是今天的武漢市。

到是聽說劉備愛民如子,便隨人潮逃難,半路全家失蹤,隨父西走,半途餓死,隻剩下她一人,眼看也要餓殍,幸虧路遇行車走過的孔明先生得救。東吳人,離水近的緣故,自小會水性,那就是一種玩,所以到周渝的時代,吳國水兵厲害也在於此。江南女子出落清秀,舉止抬足自有一番氣質逼人,如非有一段經曆,這周驪卻又是不比那“大小喬”的生活更幸福美滿。同樣姿色,卻又不同遭遇,人之境界如此。每次聽到這女子輕唇柔腸,周湯就抑製不住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