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洋說想打東吳,拿什麼打,要是荊州有二十萬,眉頭不皺,他就讓大家光膀子衝。現在完全反過來,自己就這二萬人,就算個個神兵天將,一個頂兩,他也沒有實戰經驗,隻會紙上談兵。不由歎口氣,勉強振作精神,撇眼旁邊趙雲,想請教一下,可又張不開口。聽父親周湯講趙雲的幾個典故,老將軍驍勇善戰,隻身就阿鬥,但也不能派他帶領二萬人,長蛇出擊吧。
凡事想得周全,曆史上,聰明的諸葛亮想一頂二,他周洋卻想一頂五,過於誇張,不太真實。心裏已經沒有主意,又故作怡然,手搖蒲扇,注視趙雲將軍。
“那南方山越夷民,可有利用之價值?”
趙雲向前邁步,兩手抱拳,“軍師妙算,想是利用山越與東吳之爭,以兩擋一,待蜀中取勝,再奪大計。”
說得周洋有點小得意,這也算主意嗎?聯合?怎麼聯合?據父親周湯所說,曆史記載山越族都是一群農民,不種水稻,愛吃穀物。還會鑄造銅鐵,自製兵甲。平時四散居住,隻是有點親戚朋友關係才會住在一起,形成一個群體。平時習武,利用大山優勢,打遊擊戰。為首的統領叫“帥”。
他腦海裏想到四個字,“茹毛飲血”,這些不會都是野人,傳說的神農架野人,是不是也是那山越人呢?
心裏胡思亂想,嘴裏卻問下麵的幾位參軍。
“眾位可獻計,如何讓那帥,來荊州拜會,而又不會引起東吳猜疑?”
隻見人群站出一位魁梧紮頭的將領,手抱拳,“軍師不知,這山越人實與中原人並無大的差異,與漢人多年溝通往來,雖仍保持較大的野蠻生活,想法已基本與我們類似。小人有一位親戚,尚與他們居住多年,可由他傳話帥,隻是……”
聽到“隻是”,周洋知道他在隻是什麼,不就是想要錢財,眼前最大要事,就是抵禦那東吳虎視眈眈的二十萬大軍,心裏禁不住嘀咕,怎麼跟父親麵臨的曹軍一樣,兩人重生三國,本以為享受生活,誰想到,第一場大戰都要麵對二十萬。
“要錢嗎?給他們。”
魁梧將領搖頭,“各國貨幣不通,他們更願意要糧食。”
周洋皺眉,不是因為糧食,是突然有點失憶,那個管糧食的官吏叫什麼?禦史中丞,還是節度?算了,直接說吧。
“那管糧食的,誰,快報數,能送給那野蠻人,多少糧食?”
喊叫半天,底下沒人答應。周洋就要吼叫,底下人依舊麵麵相覷,覺得必有蹊蹺,暫且觀望,隻拿扇子在桌案上重重拍打,一下,兩下。
趕緊有旁邊侍臣稟報,那個管糧食的官,已經在家休假兩個月。
這還了得,馬王爺長了幾隻眼,如此把我軍師不當幹糧,就要下令把人帶來受罰。新官上任三把火,看來不放火,沒人聽。
“大人,請慢等,馬倉曹即刻就到。”
周洋抬頭找那個學他話的侍臣,明知道管糧食的官名倉曹,明知道是什麼,卻在這裏學他白話。見那人已伏下身軀,不停哆嗦,想是已經發覺不妥,並非有意學話,隻是膽小。
片刻府外又跑上來一個娘娘腔男子,歪戴官帽,衣冠不整,見到周洋,爬在地上抖動不止。周洋讓他抬頭,見是一張小白臉,就是胡須少。臉頰的唇印落入視野,心中氣憤,都在這裏緊張待命,這種天天躺在溫柔床的人,怎能留下。
“來人,仗責驅逐。”
“軍師饒命,在下有事稟報,再殺不遲。”
原來又是一場誤會,馬倉曹說,雖然有職位在身,實際收糧食不易,那些高官權貴誰都不願意交糧,他舍身報國,才湊集到部分糧草。剛才就是去賣的。
聽得周洋直犯惡心,沒想到堂堂蜀吏,收糧食已經混成如此慘狀,難怪後來張飛被那收糧官殺掉,逃到東吳。
官逼民反之事,一定要停止,先從內部入手,看來整治吏製,非一招一夕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