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中後期礦冶業的發展也較顯著,煤炭已成為市場上的重要商品,邱浚《大學衍義補》載:“今京城百姓之家,皆以石煤代薪。”《天工開物》稱:“煤炭普天皆生,以供鍛煉金石之用。”河北、山東、陝西、河南是煤炭的重要產地,南方的安徽、四川、江西、雲南的煤炭生產也有了一定發展。
明中後期的冶鐵業發展很快,生鐵產量“自明初到嘉靖年間不僅是我國曆史上的最高水平,而且也是占世界上第一位的”。[26]采鐵礦石已采用燒爆采法,大大提高了采礦工效,在冶煉技術上居於當時世界領先地位。同時,首創煉鐵和炒鐵爐串聯使用技術,節省了工時,減少了能量和金屬的損耗。明代嘉靖年間還創造出“蘇鋼”煉鋼技術,所產“蘇鋼”質量優良,直到19世紀歐洲煉出的鋼還比不上“蘇鋼”。
三、繁榮的城市商業,活躍的農村貿易
公元1421年,明成祖遷都北京後,京都巨大的消費需求帶動了商業的發展。據吳慧教授的研究,[27]明代北京城內有三百六十行,店鋪林立,南北貨雲集。大街上有許多專業性的市場(批發),如米市、豬市、羊市、騾馬市、煤市、花市、菜市、果子市、缸瓦市等,交易時間主要在早晨。此外,還有定期開放的燈市(正月初八至十七日)和廟市(以城隍廟最熱鬧,每月朔望和二十五日開市)。清代的北京,商業更超過明代,以廟市而論,即由明代的22處,增加到36處,護國寺、白塔寺、隆福寺、土地廟是當時有名的四大廟市。北京而下全國較大的城市在明中葉已有55座,其中很多城市是商業或手工業中心,而不是“完全與政府的消費有連帶關係”的政治中心。清代有“天下四大聚”—北京、蘇州、漢口、佛山,以及“四大名鎮”—佛山鎮、景德鎮、漢口鎮、朱仙鎮。除北京是政治中心外,其他三處都是以工商業發達而著稱的。如蘇州向來是絲織業的中心;佛山是冶鐵業的中心;景德鎮是製瓷業的中心;漢口鎮為長江上下遊總彙,“五方雜處,百藝俱全”,鹽、米、木、布、當、藥六個行業最大;朱仙鎮(在開封西南45裏處)自元朝開賈魯河後成為通往開封的水陸轉運點,南船北馬於此相接,是重要的商品集散地。
卷中語
這時,明清時期北方政治中心、南方經濟重心的地理格局更加明顯,城市商業繁盛之處主要集中在南方。北方的商業和南方比,較之宋代更加相形見絀,說明南北經濟之間出現了更大的不平衡。這種不平衡的形成,是由於在鐵器工具時代,南方的氣候較之北方更適合農業生產的發展。農業的發展,一方麵能提高人的生活質量,帶動城市工商業繁榮;另一方麵能養育更多的人口,除有帶動市場需求增長之功效外,還有使過剩人口向其他地區(如南洋)移民之效果,從而使不同地區的經濟聯為一體。
北方政治中心、南方經濟重心的地理格局的加劇,為臨近邊塞的晉商在邊塞需求和南方產地之間做居間貿易、橫空出世提供了契機。但是,一旦科學技術的發展,交通、通訊的進步,使得沿海到邊塞的運輸成本、信息傳輸成本大大降低,使得沿海商人、蒙俄商人可以撇開晉商直接交易的時候,意味著晉商靠居間貿易獲取厚利的時代過去了,中國商界新一輪的洗牌就要開始了。
這一時期城市市場製度的最大變化當屬牙行的變化。宋時,牙人(利用信息優勢為買賣雙方撮合生意之人)還是以個人身份進行活動,到明代允許牙人在交納相當費用的條件下設立牙行,清代牙行則須領官帖(交牙稅),對商品交易有一定的特權(買賣必須通過牙行)。
明清時期對牙行所以如此管理,原因是:一是為了打破外地商人憑借信息優勢對本地消費者的壟斷,避免消費者受欺騙,為消費者爭權益;二是避免牙行利用特權在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謀取厚利。這項製度最初是有效果的,有利於建立有序的市場秩序。但萬事萬物,有一利必有一弊。城市牙人在打破生產者信息壟斷的同時,自己卻交通官吏,利用手中的特權勒索外地商人。在這種情況下,外地商人自然會產生聯合起來以擺脫牙行控製、直接同消費者交易的要求,而消費者在多次交易的過程中,隨著對產品信息了解的增多,也願意直接與外地商人交易,以降低交易成本。會館、公所等就是外地商人在同牙行的鬥爭中,為保護自己利益,而聯合同鄉、同行建立起來的行會性組織。
這一時期,商品交換的媒介還有大發展,唐宋時的飛錢、便換,至此形成錢莊、票號,這符合長途販運對交換媒介應具有攜帶方便、安全以及便於兌換、分割等特征的要求,是明清時期商品經濟大發展的有力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