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不可行不義。要用公道天平、公道砝碼、公道升鬥、公道秤。
——《塔木德》
猶太先知曾經預言未來世界的審判首先要問5個問題,其中第一條就是:你在做生意的時候誠實嗎?
其他4條依次是:“你騰出時間學習了嗎?”
“你盡力工作了嗎?”
“你渴望得到神的救贖嗎?”
“你參與過智慧的爭論嗎?”
把做生意的誠實擺在學習、工作、信仰和智慧之前,可見猶太先知對誠信經商的重視程度。
這個民族的先知還訓示他們的後人說:“你們不可行不義。要用公道天平、公道砝碼,公道升鬥、公道秤。”
他們的要求是具體的:不可有一大一小兩樣的砝碼和量器。
批發商每個月清冼一次量器,小生產商一年清洗一次。
小生產商要經常清洗砝碼。以其不發粘為度。
店主每周要清洗一次量器,每天清洗一次砝碼,每稱完一樣東西都擦拭一次天平。
誠信是猶太商法的靈魂,是商業活動的最高技巧。猶太商法不僅要求商人“把壞豆子從穀桶裏清除出去,而不能放在消費者看不到的穀桶最下麵”,還禁止在買賣中用顏料塗描衰老的奴隸以及病弱的牛羊、陳舊的器具。
這樣做的目的就是把這些“商品”的缺點給顧客暴露出來。
然而,他們既要把商品的缺陷說給顧客聽,也要大聲宣布“我的貨是最好的”。
徹底的誠信並不意味著他們放棄了對世界的修飾。為了使世界看起來漂亮一些,猶太的先知允許人們把好衣服洗得更光鮮,把麻布衣服拍打得更薄更精致,把窗子和籃子塗上豔麗的色彩。
在猶太民族流傳的一個故事裏,他們甚至認為不說出商品的優點也是一種不誠信的表現。
有一個貧窮的婦人到集市上去賣蘋果。
她的蘋果在這個集市上是最上乘的,但她就是沒有向顧客宣布這一點。從上午到傍晚,她的蘋果一個也沒賣出去。
這時,一個拉比來到她的攤位前。
“充滿智慧的拉比啊,我沒有錢買安息日所需要的東西了。”婦人向拉比抱怨。
拉比沒有回答她,而是彎下身子把蘋果觀察了一番,然後跨到附近的一個大石頭上高聲叫喊:“誰想買這最好的蘋果?”
“誰想買這最好的蘋果?”
“誰想買這最好的蘋果?”
三聲過後,窮婦人的蘋果攤位就被人們包圍了。他們連看也不看就紛紛掏錢搶購,以致價格被自動抬高到了市場價的三倍。
蘋果被賣得一個不剩了,還有顧客向這邊趕來。
拉比這時在高處向眾人說:“善人們,你們如果從商,必得堅守誠信。如果你們的商品有缺陷,你們要高聲宣布出來;如果你們的商品是市場上最好的,也要大聲宣布‘它是最好的’。”
“它是最好的就是最好的,為什麼還要宣布呢?”一個年輕人問。
“善人啊,你如果不宣布出來,顧客就會去選購不好的商品,把市場上最差的商品帶回家。你不宣布出來,就是幫助奸詐的商人欺騙顧客啊!”
猶太商法對顧客的要求更簡單:如果沒有買的意圖,就不要問“這個東西要多少錢”;如果沒有錢,就不要裝作有興趣買東西。
他們認為顧客欠債不還是商人的過錯。
現代猶太人對誠信的闡述當然貼近現代的社會。
他們的說法是:誠信是商人步入市場的通行證,失信於市場即是商人的自殺。
誠信就是財路,就是商業活動中最高的技巧。
無論在西方世界還是在東方世界,無論是對大商人而言還是對小商人而言,這條猶太商法無時無地不在得到證明。
誠信,是真正成功的商人的不秘之秘。
他們明明白白地告訴顧客“我要賺錢”,他們讓世界清清楚楚地看著他們怎樣賺錢。
真正成功的商人絕不奸詐。
在現代商業世界,恪守信用已經構成了許多企業的市場競爭手段。而在世界商業史上第一個提出“不滿意可以退貨”的,還是猶太商人。這人就是朱利葉斯?羅森沃爾德。
羅森沃爾德是美國希爾斯?羅馬克百貨公司的老板,那句聞名於世的口號提出於上個世紀剛剛開始的時候。
必須如實宣布“我的貨是最好的”,不宣布就是幫助奸詐的商人,以劣質品欺騙市場。
——摘自:傑克格瑪《誠信無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