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就是生命。
世界第一連鎖便利店7-Eleven社長鈴木敏文先生曾過這樣一句話:在其他方麵的投資或是花費力氣些沒有關係,但在信息和溝通上的投資或花費決不能省。
截止到7-Eleven第六代信息係統為止,他們在打造信息係統上的投資已高達000億日元,合計180多億人民幣。
這種重金投資在信息和數據上的思路源於這樣一種觀念:就是即使你擁有足夠多的店鋪和賣場、你擁有自己的工廠或生產設備,你擁有自己的高效完備的物流體係,但是如果不知道該賣什麼、該產什麼、該賣多少量、該在什麼時機賣、該賣給誰,這些信息不掌握,那麼就算萬事俱備,也都是白搭。
信息將會左右企業的存亡。
我們不去從邏輯上分析這種思路到底對不對,隻從結果上來,7-Eleven遵從了鈴木敏文的這個思路,然後他們手握信息,做到了世界第一。
這是陳子邇對盛淺予的這次演講感興趣的另一個原因。
因為它很重要。
她要花點時間給員工們講解店鋪信息係統到底怎麼來的,要怎麼用,有什麼用。
陳子邇還是有點驚訝的,問道:“你真的弄出來了一套布丁的店鋪信息係統?”
盛淺予用事實回答了他。
不過其實她很不習慣這樣:站在人們的關注中心做講解。
她比較喜歡自己一個人默默的做好自己的事。
但孫宏特意買了好幾台電腦就為了這個事,還招來了幾個懂技術的大學生,可盛淺予不講解,就沒人知道這套係統要怎麼運作。
她有點擔心自己講不好,陳子邇一直鼓勵她,你就把自己的想法出來就好,下麵坐著的人不關你的事。盛淺予也自己給自己打氣,她是一個要強的姑娘,不會輕易的認輸。
陳子邇聽了一會兒之後,明白了她的想法還是從數據出發,這也算是她的強項,其實這個部分當初陳子邇講的太籠統,隻周邊500米之內的各種數據都要有。
這個概念來自0年後的陳子邇是有的,也很先進,沒有錯。但在給員工下具體命令的過程中,這就讓別人很模糊。
因為並不是每個員工都會積極主動的去思考你講話的內涵,代表的意義,然後去落實。
更多的人隻能聽懂非常明確的指示,比如讓我看一下明的氣情況。
讓每個人的任務明確化,這其實也算是一種執行力。
盛淺予則幫助陳子邇明確了不少,她:“陳總為布丁便利店設計的理念非常好,我翻了一下商業類的書,發現有很多製造商、銷售商都在努力的構建自己的供應鏈管理以降低成本提高利潤,但是布丁的理念卻是反著來的,我覺得可以稱為需求鏈管理。”
“我們以需求為源頭,這是基礎,然後展開後麵的訂貨、銷售過程。但掌握需求是很難的事,準確的掌握需求甚至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們需要借助數據,因為數據是不會撒謊的。”
“這套係統的來由就是由此開始,我以大量的數據為基礎,通過更加科學更有效率的手段來發現數據背後的信息,我自己寫了一套算法,但很初級,也有不完善的地方,這個需要不斷的花精力去優化。而為了便於數據的獲取,我將數據分為三種類型。”
“第一個叫立地數據,這個指的就是各個分店周圍500米以內的一些數據,包括家庭數、有沒有商戶、如果有那麼有多少員工,甚至可以根據這些對分店本身的性質進行分類,如果周邊都是區,可以叫做街道型、當然還有其他類型如商戶型、鬧市區型以及複合型,這樣可以更好的掌握各家分店的商品種類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