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確實是件很可惜的事兒,這家國內互聯網的領軍企業,從98年初開始已經無法再掩飾它的頹勢了。
“門戶網站的思路很清楚,做出好的東西,吸引網民們過來看,可什麼東西才能吸引網民?瀛海威在97年香江回歸的時候花了大力氣和海量資金去做了‘愛國主義’主題的活動,可網民根本不買賬。所以這個事情,一點都不簡單。”
史央清足夠聰明,這就跟實體企業推出一項產品結果消費者根本不買賬一個道理。
但她比較奇怪的是陳子邇的自信,“既然所有人都迷茫,你為什麼覺得能看清?”
陳子邇瞎扯道:“看得清有些大了,隻是花個50萬做點使投資試試。”
他繼續解釋:“因為如果網站的內容做的足夠好,結果立馬就不一樣了,互聯網企業的擴張是超快的,他們不受供貨渠道的限製,這幾年不是一直在講渠道為王嘛,人們都你產品再好也得有渠道送到消費者麵前才行,但是對於互聯網企業來,根本不存在這些製約,隻要抓對了一個點,網站的流量蹭的一下就上去了,所以你看雅虎,看美國在線,看hail,都是隻有幾年生命的企業,可它們的估值呢?都是上億甚至幾十億美元。”
“你知道雅虎97年的廣告收入是多少嘛?”
史央清問:“有多少?”
“9000萬美元,而他也隻不過是94年才成立‘嬰兒’公司而已。”
史央清沉吟不語,她又道:“可國內網民數量畢竟有限,家用計算機也太過昂貴,這是個巨大的阻礙。”
陳子邇:“會慢慢變好的,況且有些事雖然很難,但總得有人去做。”
史央清看著陳子邇作思考狀,“你真的認為這些互聯網企業會成功?”
陳子邇堅定的點頭,“一定會的,而且很快,互聯網正在改變世界。”
“那我也跟著你投資一筆怎麼樣?”
“啊?你不是不看好嗎?”
史央清:“我自己是不怎麼看好,可我看好你的眼光。”
她跟著解釋:“有時候太講究理智,容易與人摩擦;太順從情感呢,又會被情緒左右;太堅持己見,又可能走入窮途末路。所以這世間並不宜人……“
“可如果我換個角度,選擇相信你一次,不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信我?”
“對,我第一次見你的時候覺得你既有洞察力,又有品味,現在又要多加一條,我還覺得你對於商業有足夠的稟賦,你的思想跟大多數商業人不同,其實做任何行業,思維和概念都很重要,隻是沒互聯網那麼突出而已。”
陳子邇被這麼優秀的女強人一誇還真有點不適應,“真投?”
“真的,而且你不是過不了幾年這些企業就會指數級的擴張嘛,萬一成功了,我這點‘錢’,不準就博了個大的。”
陳子邇想想好像也沒哪裏不合適,他相信有了自己‘先進的互聯網思想’的指導,失敗應該是不至於的。
但他又不是慈善家,帶你發財總得有點好處吧?
“那如果做成功了,你願意完全信任我的眼光和理念……到布丁任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