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黨錮之禍(1 / 2)

他剛說完,羅本便見他眼角落下了淚水。

“我們打聽到師父為了我們的事而大發脾氣,把眾徒弟連同自己的兩個兒子都趕出師門。我心驚膽戰的回到學宮。就在那時候,師父的大對頭正好找上門來。他二人說的就是《兵甲武經》的事,爭吵了一會就動上了手。這人是道家三脈老祖之一,說話道貌岸然,可是修為可也真高,高到了我從來想不到的地步。但他和師父還是在伯仲之間。這場比試隻瞧得我魂飛魄散。我悄悄說:‘賊漢子,咱們不成,快逃走罷!’可是他不肯。我們看著師父把那個對頭擒住,要他立下毒誓,不得自行離島逃走。

“我想起師父待我的恩情,想在窗外瞧瞧他,哪知看到的卻是師父在運功,我料想定是師父和那人比試中受了傷。我心裏很難過,師父向來待我很好,如今師門就剩師父一人寂寞孤零,我實在對不起他,那時候我忍不住哭了”

“我正在這樣想,師父發覺了我們,從房裏飛步出來。啊,我嚇得手酸腳軟,動彈不得。我聽得那師父笑著說:‘你回來了,仲舉!’我當時就跪在地上,求師傅不要把我趕出師門。師父搖頭說:把你們趕出去是為了讓你們活命,自己活了大半輩子,不能讓學宮斷了傳承。說完,他把一塊玉石交給我,告訴我說,這是兵甲武經的靈之卷,學宮的傳承之一,方才和他比試的那人叫南華老仙,他來找師傅,就是為了兵甲武經。師傅和南華剛才一戰,隻是僥幸騙過了他,他很快就會回來,要我帶著武經趕緊離開。”

“我說:‘師傅如今身受重傷,做徒弟的哪裏能獨自離開。’師傅說:‘如今,我還隻是稍遜南華一籌,若是加上你這個變數,勝算便是一成不到。如果你想為師傅報仇,那就好好活著,專研武經,以後說不定有機會。’我看了師父這一場大戰,心中明白:不但師父的本事自己沒學到一成,就是那個道門的南華老仙,自己又哪裏及得上?於是就隻得離開。

“我後來回到京都,正巧大將軍在謀除宦官,我知道大將軍是她父親,也正是幕後提拔我的恩人,便和他一起準備清君側,謀劃了許久,我們終於找到機會扳倒了黃門令鄭颯,並且安排上了自己人,這樣宮裏宦官的一舉一動便落入我們的掌控,可惜大將軍一念之差沒能格殺鄭颯,讓他在牢裏走露了風聲。”

故事到這裏,羅本已經大致知曉東漢的第一次黨錮之禍來了,對他們沒能改變宦官幹政的局麵表示惋惜,不由開口道:“你們的動作太慢了,扳倒黃門令鄭颯的時候就已經輸了,皇宮是宦官的主場,自己的耳目被剪除,十常侍哪裏會不知道有人要搞事?”

那老者淒然而笑,說道:“你果然很機靈,如果早生二十年,說不定大將軍便不會失敗了。”

羅本不置可否,笑道:“我若是早生二十年,也不會跟你們瞎摻和,因為我知道,你們這群人真正的對手不是宦官,而是當今聖上。”

那老者聽完,沉吟片刻,歎道:“哎,你說得一點沒錯,若是以前,你說這種大逆不道的話,我當場就把你丟進北寺獄,不過我在此枯坐十幾年,若是還想不通其中關竅,那就真是榆木腦袋了。”

羅本道:“那當我沒說吧。”

老者笑了笑,繼續道:“結果和你想的一樣,我們失敗了,王甫等人不僅挾持剛剛上位的小皇帝連並太後也落入他們掌控,那時護匈奴中郎將張奐剛剛班師回朝,王甫等人便擬傳詔書命說大將軍謀反,張奐見了詔書哪裏還能說不是,立刻帶著手下和十常侍裏應外合闖朱雀宮。說來這張奐也是個良將,大將軍手底下的能人異士不知凡幾,卻無一人是張奐敵手,大將軍兵敗身死,當時我曾問他為何要和宦官串通一氣,他隻是說君命不可違,我便知道他也是身不由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