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了第二日,唐周受命帶著張富前往洛陽拜訪華佗。
三日後外出雲遊許久的張角回來,瞥了一眼桌上密諜,那正是飛燕拚死送來的情報,他打開密函,上書:“九月,司徒楊賜召見掾吏劉陶,言太平道妄言鬼神,蠱惑百姓,如今人數雖眾,尚不成氣候,但倘若州郡發兵征剿,勢必魚死網破,不如讓各州刺史將四處遷移的太平道徒遣返原籍,待其黨羽孤弱,再請征討,必定一擊而潰,不勞而定。劉陶認同揚賜說法,隨後揚賜聯名司空張濟衛尉劉寬上書靈帝,這三人貴為帝師,位高權重,如若得逞,我教必定式微,固請大賢良師早作打算。”
張角笑了笑,朝廷果然還是有些能人注意到了,這楊賜倒也是個人物,眼光獨到,一針見血,太平道的發展確實是靠著各地無家可歸的流民,可惜當今朝廷未必在他們的掌握,這奏折能否上得天聽,還是兩說,隨即出廂房而去。
張角快步而行,朝著『鎮龍觀』深處走去,走不多時卻見來到一處假山之前。
這假山竟是形如巨龍盤臥,山前半截石碑上寫“禁行”二字,張角伸手在那石壁之上輕輕按了幾下,這假山之中竟露出一道暗門,放眼看去其中黑洞洞,根本看不到盡頭。
甫然踏入暗門,其中寒氣逼人,卻又不是冬日的那種冷,其中空氣極為幹燥,張角不以為意,信手以火摺點亮過道之上的火把,光線幽微中,整個通道竟是精鐵銜接而成,地上遍鋪青磚,結合的毫無縫隙,越往深處走寒意越深,最深處隱約傳來等水滴滴落之聲。也不知走了多久,卻聽張角道:“許子幹,我帶了一個人來陪你了。”說完,大袖一揮,一道人影從袖中跌落在地,那人赫然正是典韋的老爹,雲笈七子之一的出塵子!
自通道深處竟掀起龐大氣浪,這氣浪滾滾就像是狂潮怒逃奔湧而來,精鐵鑄造的牆壁也微微晃動,出塵子衣袂紛飛,如今自己自己被鎖,竟險些被這氣浪吹走,張角將沈彥塵出塵子護在身後,身上寬袍華府鼓蕩,顯然已是在運功抵擋,卻有人道:“讓我那老伴進來。”這聲音如黃鍾大呂而作,竟似震得出塵子雙耳轟鳴,而此言一出這通道這種的狂風也立時而息。
張角剛欲踏步,便聽通道深處的人道:“我說的是我師兄,不是你!讓他一個人進來,張角…你給老夫滾,滾的越遠越好,你那一身偽道士之氣,臭不可聞!”隻見張角雖是聽著謾罵,卻是一言不發,神態自若,出塵子聽得聲音,自然認得是多年不見的師弟,不禁歎氣,成王敗寇莫不如是。
一咬牙,舉步朝著地穴深處走去,心中暗自算計大約走了十餘丈,眼前卻是豁然開朗,出現的是方圓十餘丈的大廳,首先看到的竟似大廳牆壁之上的石雕,這石雕形似豺狼,頭頂生角,口中銜著一柄黑色大劍,而大劍之上衍出海碗粗的玄黑鐵鏈,而這一旁石雕卻是形如惡虎,背生雙翼麵帶猙獰,那微微抬起的虎爪之上也是延伸出海碗粗的玄黑鐵鏈。
出塵子心中暗道“這是睚眥和狴犴…”環視這大廳之後才發現這石壁之上多雕刻竟似龍之九子,每座雕像之中有延伸出一道玄黑鐵鏈,鐵鏈彙聚到大廳的正中,大廳之中如這般玄黑鐵鏈竟有九根之多,出塵子喃喃道:“難道這裏是‘九龍蔽淵’,傳說之中鎮邪之地。”
這是卻聽大廳之中一陣狂笑之聲,九道玄黑鐵鏈顫抖不休,不住作響,這聲音道:“師兄說對了,這就是儒傳說之中的九龍蔽淵,而我等就是太平道所要鎮壓的‘禍世邪魔’。”猛的抬起頭,廳頂之上狂風襲來,玄黑鐵鏈竟也自廳頂落下,竟是隻手忽然罩在自己頭上,周身如承受萬鈞壓力,肺腑如裂開。出塵子忽然看到那雙眼,那真是邪魔才有的雙眼!
————
中土神州之上雖未曾有人真正見過龍,但四野之中卻流傳著無數關於龍的傳說,即使是漢族之外的胡族諸部也有類似的傳說,在諸多傳說中龍都是具有登天潛淵、翻雲覆雨、興風作浪之能。而在傳說之中龍都是具有辟邪之力,乃是鎮壓邪靈的存在。
在很多傳說之中上古神明皆有龍象,而其中龍之九子因此也被看做天地之間的守護神,具有卻邪鎮惡之能。據說這‘九龍蔽淵’是聖賢為囚禁邪靈所建的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