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太後見皇子劉辨做了皇帝,內外大臣都成了何太後的心腹。心裏大不樂意,就把張讓叫到宮裏商議對策。張讓給她出了一個主意,太後大喜。
第二天早朝的時候,董太後就親臨朝政,傳旨封皇子劉協為陳留王,國舅董重為驃騎將軍,張讓等輔佐朝政。
何太後見董太後專權,心裏也不痛快。她想了一個計策,在宮裏擺了一桌酒席,請董太後來喝酒。
酒過三巡,何太後起身敬了董太後一杯酒,說道:“我們都是女人,按理應該幽居深宮,安分守己,那些朝廷上的大事,讓大臣元老們去處理。這樣則是國家的大幸。希望你從長計議一下。”
董太後氣的臉上紅一陣白一陣,大聲喝到:“你從前毒死了王美人,一向對誰都嫉妒。現在仗著你兒子做了皇帝,又仗著你哥哥何進的權勢,竟敢這樣胡言亂語!”
聞言,何太後也被董太後這一番話給激怒了。兩個人越說越氣,越吵越凶,最後才由張讓這些人把他們勸回宮去。
當晚,何太後便把何進召進宮裏,把這件事告訴了他。何進答應連夜召集眾大臣商量對策。
第二天早朝之時,就有一位大臣上表,說董太後原是外藩的妃子,因為當時桓帝沒有皇子,把他的兒子立為靈帝,因此才尊為太後。現在不應該再住在宮中,應該遷到河間去。
何進立刻下令把董太後送走,並囑咐護送的人,在路上暗地將董太後毒死。
緊接著,何進又點了五百名禁軍,包圍驃騎將軍董重的住宅,要追回他的官印。董重知道事情危急,便在後堂自殺了。
張讓等十常侍見董太後一派人已經失敗,就另想辦法,用金錢和貴重的古玩去結交何進的弟弟何苗和他的母親唐舞陽。
何苗和其母親唐舞陽得了賄賂,就在進宮去看望何太後時替十常侍說了好話。因此十常侍又得到了何太後的信任,權勢又慢慢的大了起來。
不久之後,董太後在路上被毒死,靈柩被運回京城。
何進不好意思參加葬禮儀式,故意假借生病為由躲在家裏。
張讓等人就趁機在百官麵前用輿論攻擊何進。這話卻被袁紹聽到了。
不一會兒,袁紹的弟弟袁術來見他,袁紹就把這件事告訴了袁術。
而這袁術從小到大在世族門閥中還有那些袁氏位高權重的長輩們眼中,袁紹永遠比袁術強,所以袁術處處低他這個兄長一等,心裏很不服氣。
再者袁術為人急功近利又膽怯懦弱。
當袁術得知此事,心裏暗自得意,嘲笑他這個愚蠢哥哥放著這麼好的立功,巴結何進的機會都不知道利用。
不過袁術也不是頭腦發熱之人,雖然見利忘義但還是小心謹慎,經過思量再三、權衡利弊。他決定麵見何進但沒有好的辦法獻給何進來居功。
袁紹附耳對袁術悄悄的低語了一番,應該如此如此……
袁術見到何進,並勸他趁早把這些宦官都殺掉,以絕後患。何進猶豫不決,便進宮和何太後商量。
何進見了何太後,就把此事告訴了她。但何進不知此時的何太後正寵信張讓他們,她不但不同意,反把何進批評了一頓。
何進本是一個沒決斷、沒主意的人,隻得諾諾連聲而退。
何進走出皇宮,袁術迎麵就問:“怎樣了?”
何進答道:“太後不答應,又有什麼辦法呢?”
袁術附耳又給何進獻上一計。何進聞言大喜。
袁術回到兄長袁紹府中把此事來龍去脈告訴了袁紹,聞言袁紹大罵:“愚蠢至極!何進庸人耳!”
夜裏,袁術悄悄找到哥哥袁紹的主薄陳琳令他向各鎮發出檄文,調兵入京。陳琳認為這樣做會闖出亂子來的,並且打算告訴袁紹,於是就竭力向袁術勸諫。但最終陳琳還是被袁術的糖衣炮彈,軟磨硬泡所征服,就此沉默。
皇宮裏,一群人正說話之間,好像是在密謀著什麼國家大事一般神神秘秘,每個人的神情都顯得無比莊嚴肅穆。